1、11 1、編制依據及編制原則編制依據及編制原則1.11.1 編制依據編制依據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提供的設計文件、指導性施組、設計圖紙及有關技術交底鐵路橋涵設計基本規范 (TB10002.1-2005)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TB10415-2003)客貨共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 (TZ 203-2008)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TB10424-2010)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鐵建設2005160 號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 (JGJ130-200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鋼結構設計規范
2、(GB 50017-2003)建設單位、設計單位下發的各項施工指令、通知和要求施工單位的施工經驗、現有技術力量、機械設備和人力資源等。1.21.2 編制原則編制原則 科學組織施工,滿足建設單位對本工程的施工期限及其它方面要求,合理的進行施工組織安排,充分利用各種條件,確保工程順利施工和保證施工安全; 根據本工程的施工特點, 建立適合于本工程的管理機構和質量保證體系,滿足于本項目質量、安全目標實現的需要。 盡量避免施工過程中對當地人民生產生活的干擾,設施不受破壞,創造一個良好的施工外部環境。(4)制定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文物保護措施,保護施工現場和臨近農田、水井、農業灌溉設施不受破壞。2 2、工
3、程概況工程概況22.12.1 橋址概述橋址概述橋址主要跨越南北向的總干排溝和辛楊干渠,總干排溝的主要功能為排洪,辛楊干渠主要功能為灌溉,河床與堤岸均為土質,辛楊干渠的堤岸較為規整,在辛楊干渠的一側有一條 3m 寬土路,改移至 D3K119+390.00處設涵洞通過。辛楊干渠及總干排溝河槽部分與河灘部分界明顯,水流平緩。河堤部分均被開墾為農田,渠堤兩側為水田,河堤兩側均有護坡林,地勢較為平坦。2.22.2 工程項目概述工程項目概述該橋中心里程為 D3K119+321.5,結構形式為 3-16m 連續剛架橋,全橋長 49.2m,基礎承臺厚 2m,中墻和邊墻厚 1.2m,梁部結構凈寬 17.26m,跨中梁高 1.2m,兩端梗肋處為 1.8m。本橋位于直線上,三線,線間距 5m,豎曲線半徑 R=10000m。2.32.3 自然條件自然條件2.3.12.3.1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