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工程質量管理手冊1、混凝土結構工程1.1 基本原則同一標段內根據各樓棟進度,在實測前隨機確定已拆完模板的樓層分別作為混凝土結構工程的實測層。1.2 截面尺寸偏差指標說明: 反映層高范圍內剪力墻厚度、 柱尺寸的偏差。允許偏差值要求:現澆墻、柱、梁結構尺寸允許偏差為:+8mm、-5mm。超過該允許偏差記為不合格。測量工具:5 米鋼卷尺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以鋼卷尺測量同一面墻/柱截面尺寸, 精確至毫米。(2)同一墻/柱面作為 1 個實測區,每套房累計實測實量 5 個實測區。每個實測區從地面向上 300mm 和 1500mm 各測量截面尺寸 1 次,選取其中與設計尺寸偏差最大的數,作為判斷該實
2、測指標合格率的 1 個計算點。21.3 表面平整度指標說明: 反映層高范圍內剪力墻、 砼柱表面平整程度。允許偏差值要求: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為:8mm。超過該允許偏差記為不合格。測量工具:2 米靠尺、楔形塞尺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剪力墻/暗柱:選取長邊墻,任選長邊墻兩面中的一面作為 1 個實測區。每套房累計實測實量 5 個實測區。(2)當所選墻長度小于 3 米時,同一面墻 4 個角(頂部及根部)中任取 2 個角。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累計測 23次表面平整度。這 2 個實測值分別作為該指標合格率的 2 個計算點。(3)當所選墻長度大于 3 米時,除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測量兩次表面平整度外
3、,還需在墻長度中間水平放靠尺測量1 次表面平整度。這 3 個實測值分別作為判斷該指標合格率的 3 個計算點。(4)砼柱:可以不測表面平整度。1.4 垂直度指標說明:反映層高范圍內剪力墻、砼柱表面垂直的程度允許偏差值要求:垂直度允許偏差為:8mm(層高5m) 、10mm(層高5m)。超過該允許偏差記為不合格。測量工具:2 米靠尺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4(1)剪力墻:任取長邊墻的一面作為 1 個實測區。每套房累計實測實量 5 個實測區。(2)當墻長度小于 3 米時,同一面墻距兩端頭豎向陰陽角 750px 位置,分別按以下原則實測 2 次:一是靠尺頂端接觸到上部砼頂板位置時測 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觸到下部地面位置時測 1 次垂直度,這 2 個實測值分別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 2 個計算點。(3)當墻長度大于 3 米時,同一面墻距兩端頭豎向陰陽角 30CM 和墻中間位置,分別按以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