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長墻裂縫控制1.1 裂縫控制策略混凝土結構裂縫防治的基本原則是 “抗” 和 “放” 有機結合。“抗”是指通過提高混凝土性能, 合理的配筋和結構構造處理等措施來提高結構的抗裂能力;“放” 是通過降低結構的約 束和自約束等程度, 從而達到減少或釋放約束應力的目的。“抗” 和 “放”原則的妥善應用對 結構裂縫的防治有明顯效果。1.2 裂縫控制方法以混凝土結構裂縫防治的 “抗” 和 “放” 基本原則為理論基礎,控制地下室混凝土長墻的原材料選擇、 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與優化、混凝土的澆筑與養護等關鍵技術,將會取得了良好防裂效果。1.3混凝土用材料的質量控制和配合比控制1)原材料混凝土不但要滿足強度和
2、抗滲等級的要求,還必須滿足施工現場對混凝土施工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的運輸、澆筑以及成型過程中不離析,易于操作,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有助于混凝土裂縫的防治。為了延緩水化放熱過程、降低溫峰,除了選用低熱類型水泥、減少水泥用量、適當添加 緩凝劑這些常用措施外,并充分發揮二次水化潛力和混凝土的松弛特性,盡量減少混凝土溫度應力。(1)水泥采用水化熱較低的 水泥配制混凝土,控制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水化升溫。 并保證水泥具有質量穩定、含堿量低、活性好、標準稠度用水量小,有較好的富余強度,泌水性小,收縮較小的特性。(2)摻和料混凝土中的摻和料不但起到分散、填充作用,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尤為重要的是摻和料還
3、參與水泥的水化作用,對混凝土的強度發展、密實度、抗滲性能都有較大貢獻。 本工程外墻混凝土中摻合料主要為粉煤灰,為提高混凝土性能,提高了粉煤灰等級,選用一級粉煤灰, 細度(45m 方孔篩篩余)12%,燒失量5.0%,需水量比95%,并根據 施工過程中氣溫的變化情況調整粉煤灰的摻量,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熱。(3)骨料粗骨料應選用石質堅固、連續級配好、粒形好、沒有堿骨料活性的碎石,細骨料選用沒有堿骨料活性的中粗砂,骨料均應嚴格控制含泥量、有機雜物含量等。 一般的,砂率越高,混凝土的塑性收縮越大,因此在保證混凝土和易性和施工性能的前提下,盡量降低砂率,增大粗骨料的用量。(4)外加劑最常用的外加劑是減水劑, 能使混凝土的坍落度增大, 不泌水,不離析,有合適的凝結時間,能降低混凝土的單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中毛細孔的數量、結構和分布狀況,提高混 凝土的耐久性。2)配合比(1) 依照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