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城煤礦北風井封堵施工方案康城煤礦北風井封堵施工方案二一五年十月1第一章第一章 東城井地質、水文、儲量情況東城井地質、水文、儲量情況一、自然情況一、自然情況1、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東城井田為古黃河泛濫形成的沖積平原,平均厚度 56.0m 。區內地勢較平坦,地表標高+36m+40m,由于幾十年的煤炭開采活動,使地表形成大面積塌陷并積水成塘,塌陷區水深可達 5m6m。礦區東南有寒武、奧陶紀石灰巖構成的為數不多的低山丘陵,大致呈 NE60方向延展。自西向東有大、小孤山、霸王山、九里山、琵琶山。其中以九里山最高,山頂絕對標高為+173.2m。2、水文、水文井田內地表水體主要為塌陷區積水。積水區常年水
2、位+34.3m;雨季最高水位+36.25m(1982 年 7 月 22 日) 。3 3、氣象、氣象根據徐州氣象資料,本區屬南溫帶魯南氣候區,具有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氣候過渡的性質,日照充足,年降水量充沛,冬寒干燥,夏熱多雨,春、秋季短,并有寒潮、霜凍、冰雹、旱風等自然災害。(1)降水量由于本區地處中緯度副熱帶和暖溫帶的過渡區,因此,降水有集中性高、年變化大的特點,平均年降水量 841.9mm,最大 1297.0mm(1958 年 ) ; 最 小 500.6mm (1988 年 ) 。 夏 季 平 均 雨 量 (6 8月)466.03mm,約占全年降水量的 55,其中以 7、8 月份雨量最多,形成
3、了冬干、春秋旱頻繁、盛夏常發生旱澇急轉,易澇、易旱的氣候特點。(2)蒸發量1440mm年。(3)風向、風速2全年多偏東風,平均風速 3.2ms,最大風速 24.3ms (1959年 6 月)。(4)氣溫年平均氣溫 14.13。 1 月份最低, 平均氣溫-0.6;7 月份最高,平均氣溫 27.4。(5)凍土凍土深度平均為 29cm。(6)霜期歷年平均初霜期為 10 月下旬,終霜期 4 月上旬。4、地震、地震徐州地區地震烈度為 7 度,根據 1956 年科學出版社資料,徐州地區地震記錄始于公元 522 年,訖于 1937 年,即 1415 年間發生地震21 次。其中破壞性地震占了 37 次。影響較大的有 1502 年 10 月 17日地震,壞城垣民舍;1668 年 7 月 25 日山東莒縣郯城 8.5 級地震,1937 年 8 月 1 日山東渮澤 7 級地震等。本區屬華北地震區,距郯廬斷裂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