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頁 共 19 頁外墻懸挑腳手架施工方案一、 編制依據: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2、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二、工程概況及腳手架特點本工程建筑面積:51009.01m2。結構類型:框剪結構。層數:39#樓地下一層,地上二十八層,高度 89.5m;40#樓為地下一層,地上二十四層,高度 75.2m。一次搭設雙排鋼管腳架到頂,不能滿足腳手架受力要求,且雙排到頂的鋼管腳手架一次性投入較大,為了節約投入以及保證安全,特做每六層一次的懸挑腳手,主體施工階段每六層向上翻搭一次腳手。裝修階段每六層向下翻搭一次。該腳手架可以減少一次性的投入,但外腳手
2、架增加一次的搭拆工作。該外挑腳手的適應范圍廣泛,就地取材,無需根據每個單體的特點特殊加工,搭設方便,布置靈活,一次性投入較少。(一)懸挑腳手架特點節點處理靈活,可根據實際需要靈活安排搭設高度,工作面安排靈活,節點經過處理后與一般外架的搭設完全相同。不影響施工工序的安排與流水節拍,架子搭設與施工完全同步,可第 2 頁 共 19 頁滿足從主體到裝飾整個施工過程的要求。(二)設計構思及工藝原理:整個體系由 16 號槽鋼懸挑梁和斜拉16 圓鋼和鋼管扣件雙排腳手架兩部分組成。通過在鋼砼墻上布置預留孔洞穿 16 號槽鋼并斜拉16圓鋼為支撐體系承受雙排架傳下的荷載。按照附圖三及附圖四搭設槽鋼支撐。所有單片的
3、 16 號槽鋼和16 圓鋼支架通過雙排腳手架形成一個空間體系協同受力,作為雙排腳手架的受力支撐平臺,承受整個搭設單元架子自重恒載和兩排腳手架施工活載、部分風載。所有荷載由斜拉16圓鋼、槽鋼支架傳到結構上。每一個搭設單元的高度為 10 步架,步距為 1.8 米,搭設高度為 18米,剪力撐滿布,水平夾角宜在 450-600之間,間距不超過 18M;立桿及槽鋼梁的間距不超過 1.8m。 結構施工時按一個單元布下的孔也可滿足裝修時幾個單元同時施工以搶工期。上升時,下單元向上升錯開兩步架(這樣處理外架搭設不影響結構施工的連續性,具體見附圖一所說明) ,在上單元槽鋼支架平臺處,搭設下單元雙排架時,立桿在此處采用搭接接頭,這樣不用拆除下單元架子即可直接開始上單元的搭設,然后即可拆除下單元架子,材料上翻周第 3 頁 共 19 頁轉使用,具體見附圖二。架子上翻使用后,下單元的部分斜撐桿可留下用于支設安全網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