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4 | 1 01 發展定位 在新的的時空格局中尋求核心區 1.1 新區起源與核心區概況 1.2 核心區潛力分析 1.3 核心區定位與職能 1.4 核心區主要功能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2 1.1 新區緣起與核心區概況 新區誕生 2015 年國務院批復將昆明主城區東西兩側的安寧市、嵩明縣、官渡區 等區域劃定為國家級滇中新區,初期規劃面積約 482 平方公里。 本次規劃的小稍片區,是滇中新區總體規劃確定的新區核心,亦是新區 各項核心職能與各類設施聚集的中心區域。 江北新區 深圳特區 南沙新區 舟山群島新區 浦東新區 兩江新區 貴安新區 西海岸新區
2、金普新區 西咸新區 蘭州新區 天府新區 濱海新區 湘江新區 福州新區 長春新區 哈爾濱新區 滇中新區 滇中新區誕生與國家使命 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重要支點 云南橋頭堡建設重要經濟增長極 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驗區 改革創新先行區 滇中新區的定位 國家使命 2016/4 | 3 滇中新區東片區中部; 長水國際機場東側; 距昆明市區約 30 公里。 核心區的區位 入滇通道集結之地 緊鄰云南省 “五出省 (滬 昆、深昆、京昆、渝昆、 滇藏)、四出境 (昆 河、 昆曼、 昆泰、 昆緬) ” 等多條重要區域通道的 交匯節點。 交通資源富集之地 國家門戶樞紐機場:長 水國際機場; 國家干線高速公路
3、大通 道 3 條:滬昆、渝昆、 杭瑞,便捷聯系廣昆、 京昆; 國家干線鐵路 3 條:貴 昆、滬昆客專、渝昆快 速鐵路(研究線路)。 臨界協同獨立之地 距離昆明市區 30km 的 距離,具備與昆明一體 化協同發展的條件。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4 面積:整體范圍約 100 平方公里; 建設:含小稍鄉集鎮與部分村莊、國有農場; 人口:人口規模較小,農業人口為主; 經濟:經濟總量較小,農牧業為主體。 小哨片區的整體范圍約 100 平方公里,含小哨鄉集鎮、部分村莊和國有農場。 片區內生態條件優越,現狀滬昆高速、320 國道和貴昆鐵路自東北至西南向穿過小 哨片區。
4、核心區現狀 由北向南望基地全景 山、田、河、村現狀 水庫 2016/4 | 5 滇池流域外,可以避免加重滇池生態環境負擔; 區內低丘緩坡資源豐富、適宜建設空間較大(約 65 平方公里); 擁有一定規模的國有農場用地,初期建設動遷成本低。 核心區的認識 認識 1:滇池流域外的理想建設腹地 核心區建設用地適宜性評價圖 昆明主城區 呈貢新區 經開區 高新區 核心區 滇池流域 核心區與滇池流域相對關系圖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6 認識 2:臨空區域“港 - 產 - 城”一體化核心之地 空港城發展規律以港促產、依港建城、以產興城 比鄰機場和臨空經濟區的位置,也決定了
5、未來核心區將成為臨空高端資源配置中心, 涵蓋產業總部、商貿金融、數據中心交易等大區域的、國際的服務功能。 現狀 (2014) 客流3230萬人 貨運31.67萬噸 主要空間為大板橋地區,產業低端、職能單一、 設施不齊、配套落后 規 劃 期 客流6000萬人 貨郵高于100萬 打造臨空高端資源配置中心,對外生產服務、 國際交往、消費娛樂、高端制造發育,綜合型 城市中心區初具雛形 遠 景 客流8000萬人 貨郵高于200萬 國際合作與交往職能全面展開,綜合型城市進 一步完善 以港 促產 依港 建城 以產 興城 “港 - 產 - 城”一體化發展的不同階段情境 空港地區距離與產業對應關系 范圍距機場功
6、能與產業 臨空制造貿易物流生產服務都市服務 航空城5公里通訊電子 通用航空 航食配餐 區際配送 保稅倉儲 中轉分撥 快遞物流 航空公司運營基 地 免稅購物 餐飲娛樂 奢侈消費 空港都市 區 10公 里 生物醫藥 出口加工 智能設備 增值物流 電子商務 轉口貿易 企業總部 科研孵化 金融商務 主題公園 會議會展 創意傳媒 外圍輻射 區 20公 里 特色加工 高新制造 裝備制造 展銷展示 采購檢測 后臺服務 涉外商務 度假療養 國際醫療 高端居住 空港地區距離與產業對應關系 2016/4 | 7 核心區將成為云南省落實國家戰略的先行區和示范區 核心區將成為承載云南國家級滇中新區核心功能的重點區 認
7、識 3:滇中新區的先行示范區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8 國際層面 1.2 核心區潛力分析 云南是西南地區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交往的中心 憑借自身區位與交通條件,云南將成為長江經濟帶(內)與南亞東南亞(外)的內外轉換 與輻射樞紐。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圈 云南 云南在“一路一帶”戰略中的區位 云南在國際區域合作戰略的樞紐區位 昆明是提升云南未來承載國際交往功能的核心城市 對外交往的三個轉變: 1. 類型由對外貿易向外向輻射的轉變, 2. 交往方式由邊貿向外向型服務轉變, 3. 場所由邊境城鎮向地區中心城市轉變。 昆明在云南主要進出境通
8、道關系 2016/4 | 9 核心區是昆明建設自由貿易區的重要潛力地區之一 昆明推進自貿區建設的多個潛在單元:昆明主城、大板橋、新區核心區、巫家壩等 核心區可依托多類對外通道資源:門戶機場長水國際機場, 昆印、 昆緬、 昆泰、 昆曼等多條國際陸路通道交匯。 核心區是國內“入滇”集結之地:深昆、滬昆、渝昆、成昆發展軸。 核心區緊鄰核心城市昆明:位于滇中經濟區核心地區,緊鄰省域發展核心城市。 高速公路 國道 省道 縣道 城市環線 核心區溝通國內外、承載國際交往功能的交通區位潛力 核心區承載自由貿易關系示意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10 國際層面 國家級新區功能的
9、四點特征 不同時期,國家對 17 個國家級新區在對外開放的“廣度”、創新功能的“高度”、產業聚集的“力度”、 理念及發展方式探索的“新度”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國家戰略設立時間新區名稱開放要求產業發展要求自主創新、示范、方式探索 沿海開放 1992.12浦東新區國際經濟等中心的核心區金融、航運、貿易等中心科學發展先行區 2006.5濱海新區我國北方對外開放門戶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 高水平的現代制造業轉化基地 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啟動內需 2010.5兩江新區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內陸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 2011.6舟山新區東部地區重要的海上門戶中國大宗商品儲運、中轉
10、加工交易中心; 中國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基地 海洋科技成果創新轉化 2012.8蘭州新區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西北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國家重要的產業基地 循環經濟示范、模式探索 2012.9南沙新區南方對外開放的重要海上門戶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創新高地, 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綜合服務組團 科技創新中心 內陸開放 轉型發展 2014.1西咸新區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樞紐西部大開放新引擎科技創新示范區 2014.1貴安新區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創新發展實驗基地 2014.6青島新區海洋經濟的國際合作先導區發展海洋經濟和海洋新興產業海洋科技自主創新 2014.6金普新區面
11、向東北亞開放合作新高地引領東北地區全面振興的重要增長極老工業基地轉變發展方式先導區 2014.10天府新區內陸開放經濟新高地以現代制造業為主的國際化新區, 現代高端產業集聚區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2015.4湘江新區長江經濟帶內陸開放高地高端制造研發轉化基地、創新、創意產業聚集區提升創新、創意能力 2015.6江北新區長江經濟帶對外開放合作平臺長三角地區現代產業集聚區創新驅動發展和新型城鎮化 2015.8福州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海峽合作東南沿海重要現代產業基地改革創新示范、生態文明先行區 2015.9滇中新區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重要支點云南橋頭堡建設重要經濟增長極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驗、創新先行
12、 2015.12哈爾濱新區中俄合作重要承載區東北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示范 2016.3長春新區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重要平臺新一輪東北振興的重要引擎創新經濟發展示范區 2016/4 | 11 國核心區具有探索國家級新區“四度” 功能的使命與潛力 不同時期,國家對 17 個國家級新區在對外開放的“廣度”、創新功能的“高度”、 產業聚集的“力度”、理念及發展方式探索的“新度”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廣”度: 契合國家對外開放戰略意圖,承載特定對外開放功能; “高”度: 承擔提升國家創新能力的特殊使命,培育科技創新功能; “力”度: 突出經濟要素資源的集聚效應,強調產業引領帶動功能; “新
13、”度: 促進發展方式轉變,承擔新模式、新理念的試驗、示范功能。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12 昆明層面 空間尺度:核心區是昆明都市區影響的空間臨界區域 核心區主體距昆明市區約 30 公里左右,具備與昆明一體化協同發展的條件; 但在該空間尺度下,功能應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完整性。 核心城市 - 昆明數據 城區城鎮人口:約 450 萬人; GDP: 約 4000 千億。 案例城市借鑒 表象空間尺度: 特大城市核心區規模約 30km*30km; 實際組織空間尺度: 各城市級中心距離一般在十公里左右,如上 海“一主四副”,主中心到副中心的距離約 8km。 北京五環:2
14、8km*28km 人口:2200 萬; GDP:約 2 萬億。 陸家嘴 花木 五角場 真如 徐家匯 10km 8km 8km 8km 上海外環:28km*25km 人口:2300 萬; GDP:約 2 億。 2016/4 | 13 功能協同:聯動昆明與呈貢,實現功能互補發展 借助空港(產業)與新區政策等資源,核心區在國際交往與貿易服務、產業研發與配套服務、高端生 產制造等方面具備與昆明主城區及呈貢新區互補發展的優勢。 對昆明都市區創新產業的布局判斷: 昆明主城重點發展依托城區型創新產業(創客); 呈貢新區發展依托高校型創新產業。發揮高校科研優勢 小哨核心區推進“新址塑造型”創新,集中發展產業孵
15、化與科研轉化。 昆明主城(巫家壩)國際綜合服務,商務、會議、展覽 大板橋綜合保稅物流 小哨核心區產業與創新服務,金融、消費、 案例:廣州、深圳、東莞間創新功能互補與錯位發展 依托城區型:深圳創客空間 依托高校型:廣州國際創新城 新址塑造型:東莞松山湖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14 空間協同:昆明都市區核心區重要組成部分 新區與昆明主城區共同構成昆明大都市,其中昆明主城區與東區核心區、大板橋 地區作為都市區核心區,西區與東區其他組團作為都市區外圍新城。 都市區核心區形成多中心結構,共同承擔昆明都市區作為區域中心城市的服務職 能。 昆明主中心 東區核心區 大板橋
16、 巫家壩 呈貢新區 昆明大都市區 昆明都市區核心區 2016/4 | 15 滇中新區東區層面 核心區將作為東片區的公共服務核心 為更好的輻射帶動滇中東區各組團整體發展,核心區應啟動行政、文化、商業、醫療、教育 等高水平城市服務設施的建設,集中打造綜合型中心城區,實現對東片區整體發展的帶動與 支撐。 東區結構:一主一副“雙心”,功能互補 “一主”,在小哨地區布局西南國門中心,強化東片區各項外向型高端服務功能的高效集聚, 重點將其打造為面向國際對外開放的區域核心。 “一副”,即西南區域商務副中心。在現狀大板橋及機場西北部地區布局西南區域商務中心, 重點將其打造為面向省域的商務、旅游等服務組織中心。
17、 軍長組團 嵩明組團 楊林嘉麗澤組團 秧草凹組團 小哨組團 大板橋組團 西南區域商務中心 小哨核心區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16 1.3 核心區定位與職能 核心區定位 國際層面: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交往新城 國家層面:國家級新區創新發展示范區 昆明層面:昆明都市區城市副中心 2016/4 | 17 從三個層面定位確定核心區主要職能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18 1.4 核心區主要功能 重點吸引大型跨國企業建立區域總部,推動外向型的為生產服務的國際金融、會議會展業務,加快培育領事館等國際政治功能。 商務金融:對外開放的核
18、心 發展定位產業分析 總 部 經 濟 會 議 展 覽 國 際 金 融 引進世界五百強企業設立區域總 部,吸引大型企業設立銷售總部、 研發總部、結算總部等 五百強區域總部 銷售總部 外資研發總部 國際結算總部 電子商務國際結算中心 離岸金融結算中心 企業會議 大型論壇 展覽展銷 支持跨境電子商務和國際結算業 務;推進云南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 試點 基于現有產業基礎, 全面發展會議、 展覽產業,促進區域整體商貿發展 2016/4 | 19 加速發展滿足消費者高端需求的免稅消費、主題公園、旅游組織集散與國際醫療等功能。 消費體驗:新的經濟增長點 發展定位產業分析 免 稅 消 費 主 題 樂 園 國 際
19、 醫 療 建設具有地標性、彰顯本土文化 特 色 和 集 購 物、 娛 樂、 休 閑 于 一 體 的 大 型 商 業 綜 合 體; 引 進 OUTLETS、工廠店和區域性品牌 總部 國際名品奧特萊斯 大型綜合購物中心 主題公園 航空文化體驗中心 高端醫院 養生基地 醫療研究基地 依托云南高原良好的氣候與生態環 境,打造國際醫療康體中心,養生 基地、生命醫療研究基地等 依托機場客流以及西南缺少國際大 型娛樂項目的機遇,引進國際知名 主題公園,打響昆明城市的知名度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20 重點吸引打造后臺及服務外包中心、科技研發中心以及總部運營基地,融合智慧
20、要素,打造智力生產和知識創造高地。 科技創新:全面創新的核心 發展定位產業分析 后 臺 及 服 務 中 心 科 技 創 新 孵 化 基 地 企 業 研 發 總 部 短期內發揮經濟要素價格優勢發展 后臺服務,中期發展附加值較高的 外包服務,遠期發展知識流程外包 信息服務外包 業務流程外包 知識流程外包 政府直屬和高校專業科研院所 高科技產業孵化器 企業研發中心 高科企業區域總部 智慧型企業區域總部 配套建設企業大學 利用機場發展機遇與本地經濟要素 價格優勢,吸引高科企業區域總部 培育創新研發能力,重點吸引企業 研發,兼顧政府直屬和高校專業科 研院所 2016/4 | 21 在高技術制造業領域,在
21、空港現有產業基礎上,重點突破發展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智能終端與智慧城市設備等。 高端制造: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發展定位產業分析 生 物 醫 藥 電 子 信 息 職 能 裝 備 利用地區的醫療相關研發資源,關 注醫療藥品行業增長潛力大的細分 行業,發展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生 產結合的生命科技集群 輕型醫療器械 生物醫藥 通信終端設備和工業控制電子 終端設備制造 工業機器人 智能數控機床等自動生產線 智能傳感器系統 裝備控制系統基礎零部件 以工業化前沿技術和未來趨勢為導 向,聚焦高端化、智能化設備研發 制造,配套高端裝備制造業升級等 升級已有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利用 機場保稅加工區,成為云南電子信 息產
22、業高端化升級基地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22 踐行產城融合,同步建設城市配套設施,打造城市智慧管理中心,建設高品質居住社區,完善行政、教育、醫療、康體、文化設施。 都市服務:產城融合與智慧管理的核心 發展定位產業分析 智 慧 管 理 中 心 高 尚 社 區 公 共 服 務 設 施 建設集智能市政、交通、社區等智 慧管理功能于一體、開放共享式的 城市智慧管理中心,讓市民體驗城 市職能科技化發展,參與城市互動 智慧管理中心 產業配套社區 高端國際化社區 度假別墅區 中小學 三甲醫院 體育場館 文化館、博物館 建設新區管理辦公機構,積極引入 優秀中小學建立分校,
23、同時建設完 善的醫療機構、體育健身場館、文 化設施等 建設環境品質優良的居住社區滿足 產業區的就業人口,同時打造高端 國際化社區,滿足高端商務人士與 度假療養人口需求 02 場地認知 以廣域視角對核心區進行 2.1 區域連接 2.2 資源環境 2.3 制約條件 2.4 要素匯總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24 2.1 區域連接 結構的沿承 交通的順承 軌道交通的前瞻性思考: 綜合交通規劃中明確,核心區內設有三條軌道交通,應隨著本次城市設計的 空間設計明確三條軌道交通的路游、站點、形式等。 (1)東西快線:35 公里,市域快軌,承擔長距離與昆明主城區的快速聯系,
24、 遠期在嵩明外延接昆曲城際鐵路,地面或高架軌道,應預留有軌道空間; (2)新區 1 號線:38km,沿主要客流走廊,串接區內各功能節點,串聯新 區東西兩帶,搭接 9 號線和 6 號線,分別聯系呈貢和昆明方向。在核心區的 北側進入縱向貫穿核心區腹地,南側走出; (3) 新區2號線 : 32km, 連接機場、 高鐵站、 核心區, 服務主要交通樞紐間聯系。 在核心區東北側進入,徑直貫穿核心區,至機場。 1、2 號線屬城市軌道交通,在高強度地區應屬地鐵形式,結合地下空間的開 發利用綜合布置;復雜地形區域、低密度區域可布置在地面或高架,降低成本。 站點距離可根據不同區域的開發強度,按照 1-2km/ 站
25、點考慮。 核心區的基本功能格局沿襲上位空間結構: (1)對外開放主導的綜合服務功能位于八家村水庫徑流以北地區; (2)高端制造產業聚集于 320 國道以南地區; (3)水庫徑流以生態保育、國際休閑功能為主; 且整體上呈現組團式布局的基本特征。 雙軸展城 現狀昆曲高速 320 國道 橫向劃分 臨空經濟 對外開放 區域產業聯動 三帶筑城 城市發展帶 生態景觀帶 產業發展帶 2016/4 | 25 2.2 資源環境 牧場 大山: 三足鼎立三山一谷的地形特征明顯,山谷地帶 多是淺丘緩坡的地形,總體上呈現東西高,中間低 的地貌形態。 小山: 小五山等西側背景呈現;小雞嘴等對景呈 現;五龍山東側背景呈現;
26、場地東南側也個別 隆起。 山的容貌 高程分析圖坡度分析圖坡度百分比分析圖坡向分析圖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26 水體形態各異,形成四種表情:水庫、河流、池塘、小溪。 水的表情 水體流量分析圖水體流向分析圖 水污染控制區水源保護核心區 (1000米) 、 重點污染控制區 (3000米、 壩區)均禁止新建、擴建工業園區、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的工業項目。 2016/4 | 27 水系潛在徑流分析: 基于在 ArcGIS 中建立的數字高程模型,進行自然地表面的水文分析。設定多種流量參數進行河網模擬,其結果 與現狀影像圖中水系、沖溝擬合比較,確定自然條件下最可能形成的河
27、網形態。 親水適宜度評價: 基于在 ArcGIS 中建立的坡度模型,對現狀水系進行梳理,根據坡度分級結合場地高程評估出河岸現狀親水適宜 度的等級,分為最佳、良好和較差三級,在規劃中加以利用或改善。 較高流量 正常流量 較低流量 坡度分析 場地高程 現狀水系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28 林田圍攏 (1)二級保護林地 場地內部西側及西南側存在二級保護林地,根據 云南省滇中產業聚集區(新區)林地保護利 用規劃(2010 2020 年),其是區內重要 生態調節功能區內予以保護和限制經營利用的區 域,以生態修復、生態治理、構建生態屏障為主 要目的。不宜占用。 (2)
28、基本農田 場地內的西部存在較多基本農田,主要集中于山 前緩坡地區。 (3)影像圖林地草地 現狀影像圖顯示現狀綠地覆蓋率較高,林地、草 地、耕地類型豐富,甄別出其中的優質林地。 林的懷抱 2016/4 | 29 2.3 制約條件 現狀建設動態 (1)核心區范圍內共涉及到三橫五縱共 8 條城市 主要道路。具體包括有昆嵩高速、昆曲高速和已定 線的機場北線高速三條高速公路,嵩昆大道、東南 繞城快速路和新 320 快速路三條城市快速路,以 及哨關大道和空港大道兩條城市主干道。其中嵩昆 大道南半段,東南繞城快速路西段和機場北線高速 尚未明確施工圖,但已定線。通過分析可以看出, 核心區內主要道路規劃建設已基
29、本成網,城市交通 骨架已基本形成。 (2)既有昆貴鐵路將主要承接核心區的貨物轉運 職能。核心區范圍內現有小哨站,北側有楊林站, 距離核心區范圍約 7.5km。會對場地形成一定的阻 隔作用。 70dB 圖例 70-75dB 75-80dB 80-85dB 設計范圍 無限高要求 鄰近機場的制約 (1)機場限高要求 參考數據來源: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公約 (2)噪聲影響分區 不受噪聲影響的用地類型: 倉儲物流 (W)、道路交通 (S)、公用設施 (U)、防護 綠地(G2)、 區域交通設施(H2)、 區域公共設施(H3)、 軍事用地 (H41)、采礦用地 (H5)、其他建設用地 (H9)、非建設用地 (E
30、) 禁止建設的用地類型: I 區:居住 (R)、教育科研 (A3)、醫療衛生 (A5)、 社會福利 (A6)、外事用地 (A8)、宗教用地 (A9) II 區:居住 (R)、行政辦公 (A1)、文化設施 (A2)、 教育科研 (A3)、醫療衛生 (A5)、社會福利 (A6)、 外事用地 (A8)、宗教用地 (A9)、商務辦公 (B2)、 其他服務設施 (B9)、安保用地 (H42) III 區:居住 (R)、公共管理與服務設施 (A)、商業 服務設施 (B)、工業用地 (M)、安保用地 (H42)、 公園綠地 (G1)、廣場用地 (G3) 無限高要求 150m 125-150m 105-125
31、m 85-105m 65-85m 45-65m 45m 圖例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30 適宜建設地區 適宜建設地 區 生態優先地區 生態優先地區 生態優先地區 生態優先地區 生態優先地區 生態優先地區 生態優先地區 2.4 要素匯總 山林、水體、機場等對核心區建設空間的限定 山林田壩 山峰水體 機場影響 03 設計理念及策略 有中國特色人居環境的 3.1 有效益,可聯動 3.2 有結構,可生長 3.3 有模式,可變化 3.4 有生態,可呼吸 3.5 有風景,可游憩 3.6 有鄉愁,可傳承 3.7 有韌性,可持續 3.8 有探索,可復制 2016/4 |
32、33 3.1 有效益、可聯動 科技創新產業聯動,高端制造產業聯動 昆曲高速 東北繞城高速 嵩昆大道 320國道 貴昆貨專 長水機場 呈貢方向 昆明主城區方向 哨關路 機場高速 小哨貨運站 農業科技園 綠色食品加工園 楊林工業園西區 職教基地 楊林工業園東區 保稅物流與出口加工區 曲靖方向 重慶方向 臨空高端消費 省域門戶商務區 楊林歷史文化古鎮 嘉麗澤休閑養生度假區 科技創新產業 高端制造產業 將核心區的科技創新產業和高端制造產業與整個滇中新區現有的產業園園區 聯動,通過新區最重要的兩條交通性干路嵩昆大道和 320 國道,與現有園區發 生聯動效應; 同時,基于未來貨運專線小哨貨運站的位置考慮,
33、將高端制造產業的兩個園 區布置在南側 ; 基于比鄰北部職教基地的區位條件, 將科技創新產業布置在北部, 并通過已經明確線位的哨關路將兩個產業區域在核心區內部進行聯系。 小哨貨運站 生物大健康產業園云南產業創新示范區國際科技合作試驗區 數據信息產業園智能裝備產業園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34 昆曲高速 東北繞城高速 嵩昆大道 320國道 貴昆貨專 長水機場 呈貢方向 昆明主城區方向 機場高速 哨關路 空港大道 小哨貨運 站 農業科技園 綠色食品加工園 楊林工業園西區 職教基地 楊林工業園東區 保稅物流與出口加工區 曲靖方向 重慶方向 臨空高端消費 楊林歷史文
34、化古鎮 嘉麗澤休閑養生度假區 省域門戶商務區 消費體驗功能 商務金融功能 消費體驗功能 商務金融功能和消費體驗功能則側重于依托于中心地帶優質的生態景觀帶和已 經明確線位的空港大道,與機場、空港新區和嘉麗澤生態文化休閑區進行聯動,免 稅購物休閑區、國際綜合服務區、國際醫療健康區未來都是提供過境人群消費的目 的地,同時既能展示生態景觀帶的優質景觀資源,又能使改功能區發揮經濟拉動的 效益。 免稅購物休閑區 國際綜合服務區 國際療養健康區 2016/4 | 35 至昆曲高速 昆曲高速 東北繞城高速 嵩昆大道 320國道 貴昆貨專 長水機場 呈貢方向 昆明主城區方向 機場高速 小哨貨運站 農業科技園 綠
35、色食品加工園 楊林工業園西區 職教基地 楊林工業園東區 保稅物流與出口加工區 曲靖方向 重慶方向 臨空高端消費 楊林歷史文化古鎮 嘉麗澤休閑養生度假區 省域門戶商務區 城市服務功能 哨關路 城市服務功能 城市服務功能則是通過核心區最重要的南北向的兩條交通性聯絡線進行聯 動,使城市不同類型的服務功能區,能夠高效、均等的服務于整個核心區。 消費體驗服務區 城市綜合服務區 生產貿易服務區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36 土地利用規劃圖 2016/4 | 37 創新科技 企業孵化、企業研發總部 商務金融 總部經濟、國際金融、外事領館 消費體驗 主題公園、國際醫療度假
36、智慧管理 海綿城市、智能管理 遠期近期 依托機場,新興產業引領創新 科技發展; 國際化功能拓展; 同步營城,建設公共服務 科技研發升級; 國際交往功能完善; 消費體驗發展; 智慧城市發展完善 創新 開放 升級 示范 創新產業 大數據、云計算、后臺服務 高端商貿 免稅購物、旅游組織 制造升級 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智能裝備 配套設施 國際社區、公共服務 國內新區用地增長經驗:最初的 5 年是用地快速增長時期,年均增量保持在 15-20 平方公里左右。據此預測新區核心區近期新增規模年均約 5-8 平方公里。 0 5 10 15 20 25 0-5年5-10年10-20年 國內新區用地年均增量變化規律
37、示意圖km2 土地利用近期建設規劃圖 分期建設指引 遠 景 上 限45-55平方公里 人 口 規 模50-60人 近 期 規 模20-25平方公里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38 3.2 有結構,可生長 文化旅游設施 + 山體邊界 文化旅游設施 山體邊界 現狀水系 + 匯水分析 水系 緩沖區 潛在匯水區 現狀地形 25 度坡地 陡坎避讓 200 米 機場噪音影響范圍 現狀林地 二級保護林地 運用 GIS 技術對現狀條件進行整理,落位現狀文化旅游設施,明確山體邊界,根據水文資料核準現狀水系并進行匯 水分析,圈定二級保護林地的范圍,對于坡地、陡坎、機場噪音等不適宜
38、建設的用地進行排除,綜合得出新區組團布局 的限定。 新區現狀組團布局的限定 新區現狀要素的疊加 可生長的新區空間結構 2016/4 | 39 1 2 3 核心區結構方面,我們立足建立一個 可生長的空間框架: 至渝 機 場 高 速 至 滬 至 深 至京 至重慶 至貴陽 至上海 呈貢火車站 二 環 昆明東站 昆明市城區 滇中新區東片區 崇明組團 楊林組團 軍長組團 核心區 機場 大板橋組團 嘉麗澤濕地 保護林地 保護林地 八家村水庫 水系 保護林地 保護林地 保護林地 西沖河水庫 保護林地 在生態景觀格局的基礎上,總規 實際上已經建立了一個完善的空間 結構, 既保留了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也體現了
39、城景有機融合,這 個結構也是可生長的; 受到溝谷地形的限制,新區呈現 帶狀結構,西側對接昆明主城 區,東側對接曲靖,實際上是大昆 明“放射”結構的一個分支; 新區順應帶狀生長方向,形成 三條發展帶, 分為城市發展帶、 生態景觀帶和產業發展帶。 城市發展帶 生態景觀帶 產業發展帶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40 可生長的核心區空間結構 軸帶城市結構 日本筑波科學城(Tsukuba,Scientific Town in) 在新區可生長結構的指引下,核心區的空間結構與區域結構形成生長性的對接,各個類型的服務設施充分與周圍組團進行聯 系與對接,保持可持續、可生長的態勢
40、。 軍長組團核心區 職教基地 楊林工業園區 長水機場 科學城坐落在日本茨城縣的筑波市市中 心,西南距東京 50 公里,距新東京國際機 場 40 公里,北依著名的筑波山,東臨日本 第二大湖個蒲湖,南北長大概有 18 公里, 東西寬大概為 6 公里,占地面積 28.4 平方 公里。 科學城運用軸帶城市結構,將市中心區 和住宅區結合起來,將各科研教育機構散布 在狹長的城市基地上,以交通干線將它們如 項珠般串綴起來。 2016/4 | 41 核心區內部結構則圍繞各類服務設施,形成若干個 1-2 萬人的開發單元,一方面保持核心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均等化服務效率, 一方面各個開發單元也配置自身的服務中心,同時
41、隨著開發建設的推進各個單元還能應對各種新的情況保持一定的靈活度。 組團開發模式 韓國大德科學城(Daedeok Valley) Zone1(27.8km2) 大德研究園區 ETRI 等政府出出資研究機關 和名劍研究所等研究機關的聚集 區,是由 KAIST 等研究為中心的 大學和風險投資合作園區等構成的 RD 聚集區。 Zone3(3.1km2) 大德產業園區 大德特區代表性產業中心 Zone2(4.3km2) 大德技術谷 大德研究園區的尖端行業研 究生產腹地 Zone4(30.2km2) 計劃新開發地區 韓國大德科學城位于韓國中部 的大田市,東連大田市,西靠雞龍 山,南有播城溫泉,北臨錦江。科
42、 學城市的建設充分尊重了周圍的景 觀環境,形成組團的建設模式,分 裝不同的項目和功能。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42 昆曲高速 東北繞城高速 貴昆鐵路 長水機場 昆明主城區方向 曲靖方向 呈貢方向 可生長的新區交通組織 新區與昆明的高速公路聯系新區交通組織核心區交通組織 交通生長關系呼應了功能生長,主要強調了從昆明 主城區向曲靖方向的交通聯系,通過昆曲高速、昆嵩高 速與大區域聯系。 內部主要是通過嵩昆大道、 320國道兩條快速路與南部的昆明主城區聯系, 可見滇中新區的干路系統也是強化南北向的聯絡性和可生長性。 核心區的交通組織則首先是立足于現有道路(昆嵩大道
43、、320 國道)已經完成定線設計的道 路線形,結合地形條件進行搭建,做到完整通達。 昆嵩大道 空港大道 昆曲高速 昆嵩高速 新 320 快速路 哨關大道 機場北線高速 東南繞城快速路 至東北繞城高速 至呈貢 至空港新區 接入云端路 至機場北航站 至二環路 至呈貢 至玉溪 接入昆石高速 至宜良 至重慶 至昭通 連昆曲高速 至嵩陽鎮 接入昆曲高速 至上海 2016/4 | 43 昆嵩大道 空港大道 昆曲高速 昆嵩高速 新 320 快速路 哨關大道 機場北線高速 東南繞城快速路 至東北繞城高速 至呈貢 至空港新區 接入云端路 至機場北航站 至二環路 至呈貢 至玉溪 接入昆石高速 至宜良 至重慶 至昭
44、通 連昆曲高速 至嵩陽鎮 接入昆曲高速 至上海 實際上三條高速路、“井”字型的快速路網以及中部南北向的空港大道,已將核 心區的干路骨干系統明確,在此基礎上,首先是保證增補的干路系統與北部的軍 長組團、 職教基地和楊林工業園區, 與南部的機場和保稅物流加工區的交通聯系; 同時在核心區內則因山就勢,在中部相對平坦的地帶以棋盤格網式布局為主,在 西部、東部、北部則結合地形起伏形成低沖擊模式的路網系統。 可生長的核心區交通組織 地勢平坦 棋盤格網式布局 地形起伏 因山就勢 地形起伏 因山就勢 地形起伏 因山就勢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44 3.3 有模式,可變化
45、宏觀用地布局強調功能的混合,破除空間上的隔離,以就業人 群縮短通勤距離及獲得生活上的便利。居住用地圍繞產業和服 務形成的雙環,形成一種互通和滲透的模式。 充分考慮未來新區容納的不同類型的就業人群,在住房供給上做 到高中低檔合理搭配,多元化供應。并隨產業的引入進行建設時 序的引導,以做到合理開發,供需平衡。 產城融合模式 城市尺度的用地布局 2016/4 | 45 INDUSTRAIL SERVICE station RESEARCH&PRODUCTION PUBLIC GREEN MIXED USE OFFICE RESIDENCE COMMERCIAL PUBLIC FACILITY exh
46、ibition SCHOOL 南北兩大片區的核心位置分別塑造一個混合街區,進行多元的功能 策劃,將工作、生活、交往、休憩融為一體,形成“24 小時活力城 區”,引導新區未來都市生活方式。 周圍區域將公共服務設施及綠地空間分解到街區組團中,縮小服務半 徑,增強其可達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中較為隨機的需求。以此鼓 勵社會交往,使居民建立歸屬感。 產城融合模式 街區尺度的用地布局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46 設計多功能用地,將其布局在設施用地和居住用地的邊界,徹底 打破分區的邊界,鼓勵一宗土地上存在兩種以上使用功能,強調 人性化尺度。 對于軸帶上核心地塊的開發,
47、引導功能混合的建筑形式,如一體化的工 作居住綜合體,底層保留外向型的功能,作為與城市對接的開放場所, 形成連續的流動的公共空間。 產城融合模式 地塊及建筑尺度的用地布局 2016/4 | 47 城際鐵路是快速溝通新區各 個組團的重要橋梁,通往昆 明主城區方向,并連接貴陽 等城市。小站中心站設于地 塊偏西一隅,是進入核心區 的重要客運門戶。 新區 1、2 號線增強了核心區域昆 明城區及機場間的聯系。在核心區 內屬于城市型交通工具,對原有規 劃加密了站點布置,并與周邊地塊 開發相整合。 有軌電車是穿行于中心區域的特色交通 工具,串聯了重要的公共設施和游憩設 施,形成閉合小型回路,為短途出行和 游覽
48、提供支撐。 快速公交的前期投入相對較少,是 新區內最容易實現的公共交通方式。 環形線路溝通了東西兩個板塊,設 置的大站間距在 600-800 米之間, 為整個區域的快速連接提供支撐。 TOD 模式 完善的綜合公共交通系統 圖例 城際鐵路 地鐵 有軌電車 快速公交 以 TOD 模式為理念進行核心區綜合公共交 通系統,在吸收綜合交通規劃對軌道交通的路游 設計的基礎上,結合空間布局,細化了具體的軌 道交通站點,并在此基礎上輔以快速公交環線來 組織核心區的公共交通系統。以此加強與機場、 市區及其他交通目的地的聯系,為人群的流動提 供多樣便捷的選擇,增強了本區域的吸引力。 城際鐵路 Railway 地鐵 Subway 有軌電車 Tram 快速公交 BRT 滇中新區小哨片區暨國際科技創新城城市設計 2016/4 | 48 圖例 城際鐵路 地鐵 快速公交 服務設施用地 TOD 站點服務范圍 TOD 模式 便捷高效的服務設施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