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頁 共 15 頁大型擋土墻專項安全施工方案大型擋土墻專項安全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七合同段起訖樁號 K131+640K138+630,全長6.99km。本合同段沿線地形為山嶺重丘區,地形陡峻,沿線林木較多,路線主要經過焦杖子、姚家溝、朱杖子和老李洞等村。施工范圍屬秦皇島市青龍縣燕山山脈東段,山脈蜿蜒盤曲,其分支沿東向西延伸,向東蜿蜒入海,地貌復雜,各種地形交錯分布,為變粒巖按不同風化程度分布侵入巖層,山坡多為較薄層殘坡積土。本合同段兩段擋土墻:LK135+410-LK135+925,LK135+935-LK136+075 全長 655m,位于堅硬巖類太古界三屯營組(ARS)混合巖化黑云斜
2、長角閃片麻巖、斜長角閃片麻巖地帶。二、編制依據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xx)2、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J07695)3、承秦高速第七合同段安全管理辦法、重大危險源識別、路基專項安全施工方案等。三、施工技術方案1、基坑開挖和檢驗基坑開挖嚴格按圖紙進行詳細的測量定位并標出開挖線,人工分段開挖基坑至設計標高,基坑開挖完畢后暴露時間不得超過 20 天。基坑開挖完成后,對基底進行承載力試驗,當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后,報請監理工第 2 頁 共 15 頁程師檢驗認可后方可砌筑墻身;如達不到設計基坑承載力要求時,上報監理工程師,通過變更設計程序,采取措施后方可繼續下一道工序施工。2、
3、漿砌擋土墻施工(1)施工前,做好場地臨時排水,保持基坑底干燥,如有積水隨時排出,并清理受水浸泡的基底。(2)砌筑時采用兩面立桿掛線法施工,外墻要順直整齊,逐層收坡,內墻可大致適順,在砌筑過程中經常校正線桿,保證砌體尺寸符合圖紙要求。(3)砌筑墻身時,先將片石表面加以清洗、濕潤,砌筑中斷后再進行砌筑時,要再次對表面進行清掃和濕潤;砌體分層施工,上層施工時不得振動下一層,不得在已砌好的砌體上拋擲、滾動、翻轉和敲擊石塊。石塊要大面向下,分層砌筑,丁順結合,砂漿縫飽滿。砂漿拌和采用機械拌和,確保砂漿質量。砌筑完后,方可進行勾縫。(4)砌筑嚴格按“施工技術規范”進行施工,采用“擠漿法”施工,石料均勻,色澤一致,勾縫美觀。(5)擋土墻在砌筑過程中,隨時掌握砌至一定高度后,按設計要求的尺寸位置設置泄水孔,并在進水孔墻背做好反濾防滲隔水設施,衡重式路基擋土墻第一排泄水孔高于原地面 30cm 處設置,擋土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