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M高架候車層混凝土結構“跳倉法”施工方案簡介一、結構概況 l高架候車層結構頂標高為(20.85m),高架候車層混凝土結構建筑面積約為5萬平方米,結構采用大跨度預應力梁結構,結構梁的截面高度高,跨度大,最大梁截面達到15003200,梁最大跨度達到3248米,柱采用鋼骨柱及鋼筋混凝土柱結構,結構層板的厚度為150220mm,為砼現澆板面。21M高架層結構平面圖主要的工程量簡介二、工期目標 l按照建設指揮部總施組的要求,工期目標如下:l2009年7月25日前,12米軌道層V構梁施工完成;l2009年7月30日前,高架層柱施工完成;l2009年9月10日前,高架層主跨梁板施工完成。目前施工現場進
2、度情況三、施工部署 1、采用“跳倉法”施工的原因由于21m高架候車層施工工期緊迫(僅45天工期),原設計單位設計的21M高架候車層后澆帶施工做法無法實現建設指揮部規定的施工工期,因此,建議取消后澆帶,采用“跳倉法”施工技術完成21M高架候車層混凝土結構的施工。2、高架層分倉設置 “跳倉法”分倉設置原則:結合21M高架候車層結構設計的實際情況,避開高應力區域設置,分倉長度不超過50M。施工計劃安排l2、“跳倉法”施工計劃l第一階段:完成D軸1/G軸各倉施工,砼澆筑施工日期從2009年8月1日開始;l第二階段:完成B軸D軸各倉施工,砼澆筑施工日期從2009年10月3日開始以軌道梁施工完成日期為準。
3、詳細的施工時間安排四、分倉施工縫處加強設計構造鋼筋設置l通過與設計單位協商,對分倉施工縫處設置加強的構造鋼筋,以控制施工縫處收縮裂縫。l根據我司的類似工程施工經驗,建議做法為在施工縫處板面的鋼筋間隔中增設1000mmX1000mm6的鋼筋網片,網片鋼筋間距同板面鋼筋。五、分倉施工縫處理構造措施l1、施工縫常見質量問題l(1)混凝土面沒有鑿毛,殘渣沒有沖洗干凈,使新舊混凝土結合不牢。l(2)在支模和綁扎鋼筋過程中,鋸末、鐵釘等雜物掉入縫內沒有及時清除掉,澆筑上層混凝土后,在新舊混凝土之間形成夾層。l(3)澆筑上層混凝土時,沒有先在施工縫處鋪一層水泥砂漿,上下層混凝土不能牢固黏結。l(4)施工縫沒有安裝止水帶。l(5)下料方法不當,使骨料集中于施工縫處。l(6)混凝土結構鋼筋過密,振搗困難,混凝土不密實。l(7)沒有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造成接茬部位產生收縮裂縫。l(8)施工縫的接縫形式選取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