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永平:以科技創新和數字化技術助力“十四五”和2035年能源發展(4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36399
2023-04-06
46頁
7.22MB
1、以科技創新和數字化技術助力“十四五”和2035年能源發展翟永平 亞洲開放銀行前首席能源專家、騰訊碳中和高級顧問2023.2.14在亞洲、非洲開發銀行工作發展中國家從事農村能源和電氣化投資30年老百姓對能源的訴求很樸素:用得起(可承受)用的上(不斷供)用著干凈(少污染)3供應安全供應安全(一次能源、發電結構、對外依賴度儲能、電網復原能力)經濟實用經濟實用(電價、油價、清潔炊事/供暖、可承受能力)氣候環保氣候環保(PM2.5、能源強度、CO2強度、人均排放)資料來源:World Energy Council,202042021年全球能源績效排名 Top 101、瑞典:84.3分2、瑞士:83.4分2、2(并列)、丹麥:83.3分3、芬蘭:82.7分4、英國:82.4分4(并列)、加拿大:82.3分5、奧地利:82.2分6、法國:81.1分6(并列)、挪威:81.0分7、德國:80.6分8、新西蘭:80.3分9、斯洛文尼亞:78.9分9(并列)、愛沙尼亞:78.7分10、美國:78.5分5中國能源績效總分:65.3分其中:能源安全=66.3分 經濟適用=71.8分 氣候環保=59.4分2000-2021年,能源供應經濟適用得分較高;能源供應安全得分相對穩定;清潔環保得分較低,但顯著改善。資料來源:World Energy Council,2020建言“十四五”能源規劃2021年3月23日發布3、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共十九篇65章,59次提到“能源”“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的“能源”篇章提到“能源”主要內容第一篇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7次第一章 發展環境世界經濟陷入低迷期,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能源供需版圖深刻變革。第三章 主要目標2020-2025年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18%。能源綜合生產能力大于47億噸標準煤。第二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 1次第四章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聚焦量子信息、光子與微納電子、網絡通信、人工智能4、生物醫藥、現代能源系統等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形成結構合理、運行高效的實驗室體系。“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的“能源”篇章提到“能源”主要內容第三篇 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22次第八章 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立足產業規模優勢、鞏固提升高鐵、電力裝備、新能源、船舶等領域全產業鏈競爭力。第九章 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產業。第十一章 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5、高能源供給保障能力。加快發展非化石能源,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舉,大力提升風電、光伏發電規模,加快發展東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發展海上風電,加快西南水電基地建設,安全穩妥推動沿海核電建設,建設一批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基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笆奈濉币巹澓?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的“能源”篇章提到“能源”主要內容第四篇 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構建新發展格局 2次第十二章 暢通國內大循環優化提升供給結構,促進農業、制造業、服務業、能源資源等產業協調發展。降低進口關稅和制度性成本,擴大優質消費品、先進技術、重要設備、能源資源等進口,促進進口來源多元化。第五篇 加快數字化6、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 2次第十五章 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構建基于5G的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開展試點示范。推動煤礦、油氣田、電廠等智能化升級,開展用能信息廣泛采集、能效在線分析,實現源網荷儲互動、多能協同互補、用能需求智能調控?!笆奈濉币巹澓?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的“能源”篇章提到“能源”主要內容第六篇 全面深化改革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次第二十章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 推進能源、鐵路、電信、公用事業等行業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放開競爭性業務準入,進一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加強對自然壟斷業務的監管。第九篇 優化區域經濟布局 促進區域協調7、發展 8次第三十章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 對重點開發地區、生態脆弱地區、能源資源富集地區等制定差異化政策,分類精準施策。優化能源開發布局和運輸格局,加強能源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基地建設,提升國內能源供給保障水平“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的“能源”篇章提到“能源”主要內容第十一篇 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8次第三十八章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完善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實施以碳強度控制為主、碳排放總量控制為輔的制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第三十九章 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全面推行循環經濟理念,構建多層次資源高效循環利用8、體系,推進能源資源梯級利用。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綠色服務等產業,推廣合同能源管理等服務模式。“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的“能源”篇章提到“能源”主要內容第十二篇 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 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1次第四十一章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拓展規則對接領域,加強融資、貿易、能源、數字信息、農業等領域規則對接合作。第十五篇 統籌發展和安全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6次第五十三章 強化國家經濟安全保障堅持立足國內、補齊短板、多元保障、強化儲備,完善產供儲銷體系,增強能源持續穩定供應和風險管控能力,實現9、煤炭供應安全兜底、油氣核心需求依靠自保、電力供應穩定可靠。第十六篇 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1次第五十七章 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深化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加強海洋、空天、網絡空間、生物、新能源、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領域軍民統籌發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共十九篇65章,29次提到“數字化”2022年3月22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提出“加快能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加快能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2025年發展目標發展目標:能源產業數字化初具成效,智慧能源系統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統籌高比例新能源發展和電力安全穩定運行,加快10、電力系統數字化升級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迭代發展。推動能源基礎設施數字化推動能源基礎設施數字化。加快信息技術和能源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能源產業數字化升級,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在能源領域的推廣應用。建設智慧能源平臺和數據中心建設智慧能源平臺和數據中心。面向能源供需銜接、生產服務等業務,支持各類市場主體發展企業級平臺,因地制宜推進園區級、城市級、行業級平臺建設,強化共性技術的平臺化服務及商業模式創新,促進各級各類平臺融合發展。實施智慧能源示范工程實施智慧能源示范工程。以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基地、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綜合能源服務、智能微網、虛擬電廠等新模式新業11、態為依托,開展智能調度、能效管理、負荷智能調控等智慧能源系統技術示范。智慧能源示范工程 智慧能源新模式新業態智慧能源新模式新業態。區域(?。┘墶⑹校h)級、園區(居民區)級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多能互補建設風光儲、風光水(儲)、風光火(儲)一體化示范,智慧城市、智慧園區、美麗鄉村等智慧用能示范。智慧能源平臺和數據中心智慧能源平臺和數據中心。多能互補集成與智能優化、用能需求智能調控、智慧能源生產服務、智慧能源系統數字孿生等平臺和數據中心示范。智慧風電智慧風電。風電智能化運維、故障預警、精細化控制、場群控制等示范應用。智慧光伏智慧光伏。光伏電站數字化、無人化管理,設備間互聯互感、協同優化,光伏電站智12、能化調度、運維等示范應用。智慧水電智慧水電。水電智能化建造、多目標運行管理、智能監測和巡查、流域水電綜合智慧管理等示范應用。智慧電廠智慧電廠。數字化三維協同設計、智能施工管控、數字化移交、先進控制策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5G 通信等示范應用。智能電網智能電網。新一代調度自動化系統、配電網改造和智能化升級等示范應用。推動企業建立健全碳計量體系2023年2月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關于促進企業計量能力提升的指導意見,要求:重點用能單位、排放單位還應當配備能源資源、碳排放相關計量器具,滿足能源資源、碳排放相關計量要求。鼓勵企業加強能源資源計量和低碳計量。加強重點用13、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平臺建設,組織開展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審查,持續開展能源資源計量服務示范活動。推動企業建立健全碳計量體系,研究建立重點排放單位碳計量審查制度,為企業碳排放“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提供計量支撐,服務國家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支持企業參與低碳、節能、節水、環保、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共性計量技術研發,營造企業節能減排和綠色低碳發展的良好環境?;ヂ摼W科技大廠可以助力能源數字化智能化升級但也不僅是數字化一個方面,還有創新、資金的優勢 Power of algorithms互聯網科技公司處于支持能源行業數字化的關鍵地位。這是因為,這些大型科 技 公 司 擁 有“算 法 能14、力”,能夠通過在線數字平臺連接數億供應商和消費者。有了這樣的算法能力,大型科技公司可以幫助能源公用事業公司改進決策,確保能源供應安全,并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ヂ摼W互聯網科技大廠:科技大廠:CBSCBS戰略定位戰略定位B:Business數字化助力產業低碳轉型C:Consumers引領消費者綠色生活方式S:Society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技術創新助力“十四五”和2035能源目標的實現,互聯網大廠可以從三個方面發力123C:Consumers引領消費者綠色生活方式接入低碳行為碳普惠平碳普惠平臺臺低碳產品和服務提供商減排受益消費消費者者企業伙伴公益機構120億噸排放億噸排放14億人口億人口515、-7億噸年減排潛力億噸年減排潛力打造碳普惠體系,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打造碳普惠體系,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碳普惠市場和國家自愿減排市場(和國家自愿減排市場(CCERCCER)緊密相連)緊密相連,確保公民減排行為的效益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數字技術解決碳排放衡量、衡量、披露和驗證披露和驗證(MRV)的基礎能力打造開放平臺開放平臺,鼓勵生態合作伙伴接入,實現快速大規模的覆蓋創造長期商業價值長期商業價值,實現便捷、高便捷、高效和有收益效和有收益的低碳生活方式通過科普知識傳播和教育,提升消費者的低碳意識和能力碳普惠平臺構建原則碳普惠平臺構建原則碳普惠可撬動的減排潛力巨大碳普惠可撬動的減排潛力巨大數字化低碳生活16、方式平臺數字化低碳生活方式平臺深圳案例:低碳星球小程序鼓勵綠色出行深圳案例:低碳星球小程序鼓勵綠色出行2022年深圳上線騰訊提供技術及運營支持的“低碳星球”小程序,用戶通過騰訊乘車碼參與的公共出行行為,科學核算二氧化碳減排量,積累相應碳積分,與騰訊乘車碼的兌換商店進行聯通,實現相應的積分禮品兌換。在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的監管下、經第三方核查機構核證后,“低碳星球”將用戶積累的減排量掛牌至深圳排放權交易所并完成交易,以地鐵乘車券的形式全額返還用戶。過去一年,在騰訊地圖綠色出行平臺的技術支持下,有超100萬深圳市民通過“低碳星球”積累碳積分,記錄公共出行減排量。深圳市民個人碳積分積累的最高記錄是83117、7分,相當于累計減碳量近1噸,可兌換69張乘車券。依據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深圳市低碳公共出行碳普惠方法學(試行),與一般市內交通出行相比,市民乘坐純電動公共汽車,每人每公里可減少26.9克二氧化碳排放,乘坐地鐵出行,每人每公里可減少46.8克二氧化碳排放。推廣低碳生活方式,實現消費者低碳行為轉變低碳星球低碳星球碳碳島碳碳島碳中和問答碳中和問答B:Business 數字化助力產業低碳轉型企業碳排放的衡量、報告、核查(MRV)平臺MRV平臺產品技術架構示例應用層應用層數據中臺數據中臺數據采集層數據采集層數據呈現數據核查數據洞察資產管理碳賬戶碳報告區域碳足跡產品LCA計算碳數據溯源第三方驗證碳數據18、趨勢減排重點建議企業碳資產管理碳資產看板企業部門碳賬戶企業公民賬戶碳數據報告導出MRV報告生成用戶用戶政府制定者碳交易市場第三方核算機構投資人重點排放企業溫室氣體數據庫數據清洗數據格式轉換數據標準化多源數據整合多方共識企業系統能源設備和表計溫室氣體傳感器方法學數據衛星數據碳補償數據小微企業個性化服務:個性化服務:根據具體場景,為各種用戶提供智能分析,提高社會決策效率數據準確性高:數據準確性高:提供一個多方共同認可的機制來提供唯一認可的數據源,并支持支持多方同時核對數據智能化、實時化:數據智能化、實時化:實現自動采集數據、自動編制報告、實時更新核算公式等功能,減少手工輸入28工業用電工業用電新能19、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生活用電生活用電軍用設施軍用設施風能發電風能發電太陽能發電太陽能發電火電廠火電廠儲能儲能生物質發電生物質發電電力網絡:電力網絡:通訊網絡:通訊網絡:智慧能源平臺智慧能源平臺潮汐發電潮汐發電核能發核能發電電地熱發電地熱發電Internet儲能儲能儲能儲能燃料電池燃料電池水力發電水力發電源源荷荷網網燃氣發電燃氣發電配 電 網配 電 網特 高 壓 輸 電特 高 壓 輸 電變 電 站變 電 站儲儲InternetInternetInternet儲能儲能儲能儲能儲能儲能面向能源行業的EnerLink和EnerTwin平臺產品打造零碳園區智慧能源平臺電弧爐(50MW)電弧爐(50MW)軋鋼20、機(30MW)鋼鐵虛擬電廠項目,可節省調峰費用鋼鐵虛擬電廠項目,可節省調峰費用40004000萬元萬元,等效每年減排等效每年減排90009000噸噸,若擴展至全國短流程煉,若擴展至全國短流程煉鋼廠,節省調峰費用鋼廠,節省調峰費用120120億億,可每年減排可每年減排270270萬噸萬噸,產品軋鋼機(30MW)廢鋼本地控制云平臺虛擬電廠虛擬電廠虛擬電廠:虛擬電廠:“互聯網互聯網+”環境下的源環境下的源-網網-荷荷-儲聚合管理模式儲聚合管理模式分布式能源分布式能源儲能儲能可調可調負荷負荷電力交易電力交易/輔助服輔助服務交易市務交易市場場波動性波動性靈活性靈活性平穩出力平穩出力項目示范:鋼鐵廠項目示21、范:鋼鐵廠數字化能力數字化能力支撐支撐S:Society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技術創新33時間緊:低碳技術需求時間緊迫高風險:低碳技術發展周期長而不確定性高低碳技術企業經歷的死亡谷比其他行業挑戰性更大 Denmark Consulate Silicon Valley跨領域:碳中和x所有行業 早期企業“小對大”,應用難度高配套系統與基礎設施尚缺乏“達到碳中和所需的技術中50%以上尚未商業化 市場大規模接納創新還需5年甚至更久”IEA階段實驗室TRL2-3小試TRL4-6 中試TRL7-8早期商用TRL9全面商用盈利額低碳技術死亡谷舉例核聚變CCUS納米材料電解水制氫海上風電光伏發電配套措施l 科研22、支持l 孵化支持l 實地試驗 l 大型示范項目l 項目融資l 生產支持l 商業人才招募l 商業計劃l 市場推廣政策、融資、產品碳排放、能源數據庫其他行業平均關鍵性未商業化碳中和技術零碳能源低碳材料深度減排基于自然解決方案(NBS)關注原因進行及溝通中項目l電網間歇性:能源系統占中國碳排超過電網間歇性:能源系統占中國碳排超過50%50%,可再生能源比例迅速,可再生能源比例迅速提高帶來間歇性問題,需要多重技術進步保證電力系統穩定性提高帶來間歇性問題,需要多重技術進步保證電力系統穩定性l零碳供暖:供暖減碳涉及民生且需因地制宜,脫碳難度高,同時與零碳供暖:供暖減碳涉及民生且需因地制宜,脫碳難度高,同時23、與電力系統有耦合關系,供暖脫碳可為能源系統脫碳帶來重要貢獻電力系統有耦合關系,供暖脫碳可為能源系統脫碳帶來重要貢獻l地熱地熱l虛擬電廠虛擬電廠l顛覆性創新機會:雙碳目標催生出現大量材料領域實驗室創新,如顛覆性創新機會:雙碳目標催生出現大量材料領域實驗室創新,如出現大規模商用有潛在機會降低中國社會對化石能源和高碳材料的出現大規模商用有潛在機會降低中國社會對化石能源和高碳材料的依賴依賴l建筑節能材料建筑節能材料l必需技術:綠氫生產、應用,必需技術:綠氫生產、應用,CCUSCCUS、SAFSAF是中國最后是中國最后30%30%減排必不可減排必不可少的技術,歐美在技術上仍有較大優勢,需盡快加速技術在中24、國的少的技術,歐美在技術上仍有較大優勢,需盡快加速技術在中國的商用,降低技術應用成本商用,降低技術應用成本 l二氧化碳礦化封存二氧化碳礦化封存l多重效益:多重效益:NBSNBS可帶來眾多收益,包括減緩氣候變化、促進經濟發可帶來眾多收益,包括減緩氣候變化、促進經濟發展、增進糧食安全、改善健康,以及抵御自然災害。在中國釋放全展、增進糧食安全、改善健康,以及抵御自然災害。在中國釋放全部潛力仍需要克服包括量化研究不足、對概念的理解狹隘,缺乏激部潛力仍需要克服包括量化研究不足、對概念的理解狹隘,缺乏激勵性政策等問題勵性政策等問題l海洋碳匯海洋碳匯l林業碳匯林業碳匯l節水抗旱稻節水抗旱稻低碳科技領域聚焦加25、速CCUS技術在中國的大規模應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是低碳技術領域的關鍵技術體系,也是工業和煤電等“難減排”行業實現碳中和的核心抓手之一。騰訊正在聯合冰島 Carbfix 公司,推廣 CO2 礦化封存技術,這是一種相對低成本且有廣泛 適用性的技術。該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如下圖所示,將 CO2 在一定壓力下溶于水后,注入地下高反應性、高孔隙度的巖層中,以實現 CO2 的較快固化。騰 訊正在推動該技術在中國的試點項目,該項目將是 CO2 礦化封存技術在亞洲地區的首個試點。應用方(各類有減碳需求的企業)應用方(各類有減碳需求的企業)低碳創新方(創業團隊)低碳創新方(創業團隊)對象對象Carbon26、(Plan)板塊板塊國際榜樣國際榜樣ClimateKIC數據數據資源資源內容內容示例示例針對社會需求,新建工具:CCUS技術數據庫氣候影響評估工具 Climate Impact Framework2022-23 一期“讓企業或組織更科學地找到和決策創新低碳技術”“幫助創新技術方拓展資金與獲取支持資源,提升資源透明度與影響力”EC3 新建新建鏈接鏈接聚合方、社會責任企業、協會、機構、地方創新中心、投資機構等,各方發布其助力低碳技術創業者的資金、技術、試點、賽事等各方面資源資源星球資源星球工具實驗室工具實驗室-開放創新數據與工具開放創新數據與工具Tools&Insights碳中和政策庫、招投標數據27、庫連接/本土化并開放低碳領域已有的好用工具雙碳投資人目錄數據庫資源星球開放性共創低碳資源庫:零代碼免費發布資源和管理報名工具實驗室數據與洞察工具庫:碳LIVE Passport開放的共創站點聯邦基礎:一個賬號通行所有站點39封存封存利用利用捕捉捕捉Pilot試點支持試點支持初創企業初創企業Investing能力建設能力建設Capacity building支持前沿技術走向工業示范具有正向經濟性潛能的新興技術,推動規?;虡I應用助力CCUS產業鏈基礎能力建設工業源捕捉、環境捕捉礦化利用、化工利用、生物利用、土壤利用玄武巖封存MRV技術和工具數據庫(如源匯匹配、碳封存)其他創新方案(如CCUS H28、ub建設、碳運輸等)申報對象申報對象百萬-千萬人民幣資助合作伙伴應用對接騰訊股權投資合作伙伴股權投資支持方式支持方式十萬-千萬人民幣資助數字化能力助力范范圍圍示示例例2030騰訊實現自身全價值鏈碳中和戰略升級,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應運而生戰略升級,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應運而生PCGPC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WXGWXG微信事業群IEGIEG互動娛樂事業群CSIGCSIG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TEGTEG技術工程事業群CDGCDG企業發展事業群SSVSSV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科技向善的探索者科技向善的探索者科技向善的踐行者科技向善的踐行者運用科技能力解決社會痛點科技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29、新騰訊公司合作機構社會各界人士探索高質量、可持續的實現路徑聚焦新發展格局下的重大議題英文為英文為Sustainable Social Sustainable Social Value OrganizationValue Organization,簡稱,簡稱 SSV SSV 包括包括“碳中和實驗室碳中和實驗室”騰訊碳排放總量騰訊碳排放總量騰訊2021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約為511萬噸二氧化碳當量0.4%萬噸CO2e(二氧化碳當量)騰訊騰訊2021年溫室氣體排放年溫室氣體排放為為騰訊主要排放活動及其占比騰訊主要排放活動及其占比范圍范圍1:公司直接擁有或控制直接擁有或控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范圍范圍2:30、公司購買的電力,熱力或蒸汽購買的電力,熱力或蒸汽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范圍范圍3:非公司所有或直接控制:非公司所有或直接控制但與公司活動有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包括上游和下游)公司自有車輛燃油制冷劑逃逸發電機,鍋爐燃料員工通勤自有及合建數據中心,樓宇,電動車用電自有及合建數據中心,樓宇采購供暖租賃的數據中心上游原材料,辦公用品的生產商務旅行運營廢物,垃圾處理原材料和商品的運輸服務器、建筑材料上游生產燃料的運輸,輸電損耗51146%54%騰訊碳中和路線圖騰訊碳中和路線圖在中國國情下,對在中國國情下,對標國際最佳實踐標國際最佳實踐在可行范圍內,盡在可行范圍內,盡量加速實現碳中和量加速實現碳中和核算覆蓋31、范圍盡量核算覆蓋范圍盡量詳細詳細自身減排與對外賦自身減排與對外賦能同等重要能同等重要優先自身減排、其優先自身減排、其次采購綠電、最后次采購綠電、最后購買減排量購買減排量2030全價值鏈碳中和 騰訊實現碳中和路徑騰訊實現碳中和路徑范圍1+范圍2范圍3主動減碳量碳匯抵消量碳抵消碳抵消可再生能源使用可再生能源使用低碳供應鏈打造低碳供應鏈打造員工減碳員工減碳辦公樓宇能效提升辦公樓宇能效提升數據中心能效提升數據中心能效提升實現碳中和主要舉措實現碳中和主要舉措碳中和路徑示意圖碳中和路徑示意圖騰訊碳中和在行動數據中心屋頂光伏低能耗數據中心貴安七星數據中心外景數據中心的余熱回收系統可再生能源采購Page 46confidential material from TencentTHANKSFOR WATCHING/科 技 向 善 共 享 發 展TECH FOR GOOD,TOGETHER FOR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