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編號:TTDC-ZY-JS-10(A0) 日期:2019/09/23|Page:1/127 天泰地產施工工藝標準手冊天泰地產施工工藝標準手冊 目錄 1目的.3 2適用范圍.3 3職責權限.3 4.施工工藝標準做法.3 4.1 土方工程.3 4.1.1 土方開挖施工工藝標準.3 4.1.2 土方回填施工工藝標準.6 4.1.3 降水工程.8 4.2 地基與基礎工程.15 4.2.1 灰土地基施工工藝標準.15 4.2.2 砂石地基施工工藝標準.18 4.2.3 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打樁工藝標準.20 4.2.4 泥漿護壁回轉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標準.23 4.2.5 擊入式土釘基坑支護.25 4.2.
2、6 預應力錨桿(索)+噴射砼支護.26 4.2.7 土釘墻基坑支護.28 4.3 地下防水工程.30 4.3.1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藝標準.30 4.3.2 防水卷材施工工藝標準.33 4.3.3 聚氨酯防水涂料冷作業施工工藝標準.35 4.4 主體結構工程.38 4.4.1 模板工程.38 4.4.2 鋼筋綁扎與安裝工程.48 4.4.3 磚混、外磚內模結構構造柱、圈梁鋼筋綁扎工藝標準.52 4.4.4 剪力墻結構大模板墻體鋼筋綁扎工藝標準.56 4.4.5 現澆框架結構鋼筋綁扎工藝標準.59 4.4.6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藝標準.65 4.4.7 砌體砌筑施工工藝標準.69 4.4.8 玻璃幕
3、墻工程.72 4.4.9 卷材防水屋面.78 4.5 安裝工程.92 4.5.1 室內消防栓系統安裝.92 4.5.2 弱電系統.93 4.5.3 通風工程安裝.94 4.5.4 空調安裝工程.94 4.5.5 電氣工程.97 4.5.6 電梯安裝工程.99 4.6 景觀工程.103 4.6.1 園建工程.103 4.6.2 綠化工程.105 編號:TTDC-ZY-JS-10(A0) 日期:2019/09/23|Page:2/127 4.7 裝飾裝修工程.106 4.7.1 抹灰工程.106 4.7.2 地暖地面工程.107 4.7.3 輕鋼龍骨吊頂工程.109 4.7.4 窗簾盒安裝.110
4、 4.7.5 石膏線安裝.111 4.7.6 輕鋼龍骨隔墻工程.112 4.7.7 涂飾(乳膠漆)工程.113 4.7.8 石材墻面濕鋪貼.115 4.7.9 飾面磚墻面鋪貼.116 4.7.10 木飾面墻面. 117 4.7.11 軟包墻面. 118 4.7.12 裱糊墻面. 119 4.7.13 地面磚、石材鋪貼. 120 4.7.14 實木、竹地板鋪裝. 122 4.7.15 戶內門安裝. 123 4.7.16 櫥柜安裝. 124 4.7.17 淋浴隔斷安裝. 126 4.7.18 衛生器具及管道安裝工程. 127 4.7.19 室內裝修電器安裝. 129 5.附加說明.131 編號:T
5、TDC-ZY-JS-10(A0) 日期:2019/09/23|Page:3/127 1 1目的目的 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統一建筑工程工藝標準,保證和提高工程質量。 2 2適用范圍適用范圍 天泰地產所有在建項目。 3 3職責權限職責權限 (1)工程技術部 1)監管施工工藝標準手冊在天泰地產各個項目的執行情況; 2)定期修訂施工工藝標準手冊。 (2)項目部 1)學習及執行施工工藝標準手冊; 2)收集施工工藝標準手冊在執行過程中的優化意見并反饋工程技術部。 4.4.施工工藝標準做法施工工藝標準做法 4.14.1 土方工程土方工程 4.1.14.1.1 土方開挖施工工藝標準土方開挖施工工藝標準 (1
6、)施工準備 1)土方開挖前,應根據施工方案的要求,將施工區域內的地下、地上障礙物清除和處理完畢。 2)建筑物或構筑物的位置或場地的定位控制線(樁)、標準水平樁及開槽的灰線尺寸,必須經過檢驗 合格,并辦完預檢手續。 3)夜間施工時,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標志,并要合理安排開挖順序,防止錯 挖或超挖。 編號:TTDC-ZY-JS-10(A0) 日期:2019/09/23|Page:4/127 4)開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溝時,應根據當地工程地質資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 至開挖面以下 0.5m,然后才能開挖。 5)施工機械進入現場所經過的道路、橋梁和卸車設施等,應事先
7、經過檢查,必要時要進行加固或加寬 等準備工作。 6)選擇土方機械,應根據施工區域的地形與作業條件、土的類別與厚度、總工程量和工期綜合考慮, 以能發揮施工機械的效率來確定,編好施工方案,并經審批通過。 7)施工區域運行路線的布置,應根據作業區域工程的大小、機械性能、運距和地形起伏等情況加以確 定。 8)在機械施工無法作業的部位和修整邊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應配備人工進行。 (2)操作工藝 工藝流程:土方施工準備測量放線切線分層開挖排降水修坡整平留足預留土層 (3)開挖基坑(槽)或管溝時,應合理確定開挖順序、路線及開挖深度。 1)挖土機沿挖方邊緣移動時,機械距離邊坡上緣的寬度不得小于基坑(槽)或管
8、溝深度的 1/2。如挖 土深度超過 5m 時,應按專業性施工方案來確定。 2)土方開挖宜從上到下分層分段依次進行。隨時作成一定坡勢,以利泄水。 3)在開挖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槽壁和邊坡的狀態。深度大于 1.5m 時,根據土質變化情況,應做好基 坑(槽)或管溝的支撐準備,以防坍陷。 4)開挖基坑(槽)和管溝,不得挖至設計標高以下,如不能準確地挖至設計基底標高時,可在設計標 高以上暫留一層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 暫留土層:一般鏟運機、推土機挖土時,為 20cm 左右;挖土機用反鏟、正鏟和拉鏟挖土時,為 30cm 左右為宜。 編號:TTDC-ZY-JS-10(A0) 日期:2019/09/
9、23|Page:5/127 (4)修幫和清底。在距槽底設計標高 50cm 槽幫處,抄出水平線,釘上小木撅,然后用人工將暫留土 層挖走。同時由兩端軸線(中心線)引樁拉通線(用小線或鉛絲),檢查距槽邊尺寸,確定槽寬標準,以 此修整槽邊。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5)質量標準 土方開挖工程質量檢驗標準(mm) 項序項目 允許偏差或允許值 檢驗方法樁基 基坑基槽 挖方場地平整 管溝 人工機械 主 控 項 目 1標高50305050水準儀 2 長度、寬度 (由設計中心 線向兩邊量) 200 50 300 100 500 150 l00 經緯儀,用鋼尺 量 3邊坡設計要求 觀察或用坡度尺 檢查 一 般 項 目
10、 1表面平整度20205020 用 2m 靠尺和楔 形塞尺檢查 2基底土性設計要求觀察或土樣分析 (6)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基底超挖:開挖基坑(槽)管溝不得超過基底標高。如個別地方超挖時,其處理方法應取得設計單 位的同意,不得私自處理。 編號:TTDC-ZY-JS-10(A0) 日期:2019/09/23|Page:6/127 2)基底未保護:基坑(槽)開挖后應盡量減少對基土的擾動。如遇基礎不能及時施工時,可在基底標 高以上預留 30cm 土層不挖,待做基礎時再挖。 3)施工順序不合理:應嚴格按施工方案規定的施工順序進行土方開挖施工,應注意宜先從低處開挖, 分層、分段依次進行,形成一定坡度,
11、以利排水。 4)開挖尺寸不足,邊坡過陡:基坑(槽)或管溝底部的開挖寬度和坡度,除應考慮結構尺寸要求外, 應根據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寬度,如排水設施、支撐結構等所需的寬度。 5)雨季施工時,基槽、坑底應預留 30cm 土層,在澆筑混凝土墊層前再挖至設計標高。 4.1.24.1.2 土方回填施工工藝標準土方回填施工工藝標準 (1)作業條件: 1)施工前應根據工程特點、填方土料種類、密實度要求、施工條件等,合理地確定填方土料含水量控 制范圍、虛鋪厚度和壓實遍數等參數;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參數應通過壓實試驗來確定。 2)填土前應對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進行檢查和中間驗收,合格后要作好隱蔽檢查和驗收手續。 3
12、)施工前,應做好水平高程標志布置。如大型基坑或溝邊上每隔 1m 釘上水平樁橛或在鄰近的固定建 筑物上抄上標準高程點。大面積場地上或地坪每隔一定距離釘上水平樁。 4)確定好土方機械、車輛的行走路線,應事先經過檢查,必要時要進行加固加寬等準備工作。同時要 編好施工方案。 (2)操作工藝 工藝流程:基底清理檢驗土質分層鋪土分層碾壓密實檢驗密實度修整找平驗收 1)填土前,應將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樹根、垃圾等雜物都處理完畢,清除干凈。 2)檢驗土質。檢驗回填土料的種類、粒徑,有無雜物,是否符合規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 范圍內;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
13、量偏低,可采用預先灑 水潤濕等措施。 編號:TTDC-ZY-JS-10(A0) 日期:2019/09/23|Page:7/127 3)填土應分層鋪攤。每層鋪土的厚度應根據土質、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性能確定。或按表 1-1 選用。 填土每層的鋪土厚度和壓實遍數表 1-1 壓實機具每層鋪土厚度(mm)每層壓實遍數 (遍) 平碾20030068 振動平碾600150068 蛙式柴油式打夯機20025034 4)碾壓時,輪(夯)跡應相互搭接,防止漏壓或漏夯。長寬比較大時,填土應分段進行。每層接縫處 應作成斜坡形,碾跡重疊。重疊 0.5l.0m 左右,上下層錯縫距離不應小于 1m。 5)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時,
14、應保證邊緣部位的壓實質量。 6)在機械施工碾壓不到的填土部位,應配合人工推土填充,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機分層夯打密實。 7)回填土方每層壓實后,應按規范規定進行環刀取樣,測出干土的質量密度,達到要求后,再進行上 一層的鋪土。 8)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應進行拉線找平,凡超過標準高程的地方,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標準高程 的地方,應補土找平夯實。 (3)質量標準 1)基底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的規定。 2)回填的土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的規定。 3)回填土必須按規定分層夯壓密實。取樣測定壓實后的干土質量密度,其合格率不應小于 90%;不 合格的干土質量密度的最低值與設計值的差,不應大于
15、0.08g/cm 3,且不應集中。環刀取樣的方法及數量 應符合規定。 (4)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編號:TTDC-ZY-JS-10(A0) 日期:2019/09/23|Page:8/127 1)未按要求測定土的干土質量密度:回填土每層都應測定夯實后的干土質量密度,符合設計要求后才 能鋪攤上層土。試驗報告要注明土料種類,試驗日期、試驗結論及試驗人員簽字。未達到設計要求的部位, 應有處理方法和復驗結果。 2)回填土下沉:因虛鋪土超過規定厚度或冬期施工時有較大的凍土塊,或夯實不夠遍數,甚至漏夯, 基底有機物或樹根、落土等雜物清理個徹底等原因,造成回填土下沉。為此,應在施工中認真執行規范的 有關規定,并要
16、嚴格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回填土夯壓不密實:應在夯壓時對干土適當灑水加以潤濕;如回填土太濕同樣夯不密實呈“橡皮土” 現象,這時應將“橡皮土”挖出,重新換好土再予夯壓實。 4)在地形、工程地質復雜地區內的填方,且對填方密實度要求較高時,應采取措施。(如排水暗溝、 護坡樁等),以防填方土粒流失,造成不均勻下沉和坍塌等事故。 5)填方基土為雜填土時,應按設計要求加固地基,并要妥善處理基底下的軟硬點、空洞、舊基以及暗 塘等。 6)回填管溝時,為防止管道中心線位移或損壞管道,應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圍填土夯實,并應從管道兩 邊同時進行,直至管頂 0.5m 以上,在不損壞管道的情況下,方可采用機械回填和
17、壓實。 在抹帶接口處,防腐絕緣層或電纜周圍,應使用細粒土料回填。 7)填方應按設計要求預留沉降量,如設計無要求時,可根據工程性質、填方高度、填料種類、密實要 求和地基情況等,與建設單位共同確定(沉降量一般不超過填方高度的 3%)。 4.1.34.1.3 降水工程降水工程 (1)工藝流程 1)輕型井點、噴射井點 施工準備井點管布置井點管埋設井點管系統運行井點管拆除 管井井點施工準備井點管布置井點管埋設水泵設置井點管系統運行井點管拆除 編號:TTDC-ZY-JS-10(A0) 日期:2019/09/23|Page:9/127 2)深井井點 施工準備做井口、安護筒+鉆機就位、鉆孔回填井底砂墊層吊放井
18、管回填管壁與井壁間砂濾層 安裝抽水控制電器試抽正常降水運行拆除 (2)施工操作要點 輕型井點降水 1)井點布置輕型井點降水系統的布置,應根據基坑的平面形狀與大小、土質、地下水位高低與流向、 降水深度要求而定。 平面布置當基坑或溝槽寬度小于 6m,降水深度小于 5m 時,可用單排井點,井點管布置在地下水流上 游一側;當基坑或基槽的寬度大于 6m,或土質不良、滲透系數較大時,則宜采用雙排線狀井點,布置在基 坑或基槽的兩側;當基坑或基槽的面積較大時,宜采用環狀井點布置。 高程布置當地下降水深度小于 6m 時,應采用一級輕型井點布置;當降水深度大于 6m、一級輕型井點 不能滿足降水深度時,可采用明溝排
19、水和井點降水相結合的方法,將總管安裝在原有地下水位線以下,以 增加降水深度,當采用明溝排水和一級井點相結合的方法不能滿足要求時,則應采用二級輕型井點降水方 法,即先挖去一級井點排干的土方,然后再在坑內布置第二排井點。 2)井點管埋設 井點管埋設程序。總管排放井點管埋設彎連管連接抽水設備安裝 井點管埋設井點管埋設一般采用水沖法, 包括沖孔和埋管兩個過程。 沖孔時, 先用起重設備將直徑 50 70mm 的沖管吊起,并插在井點位置上,然后開動高壓水泵,將土沖松,沖孔時,沖管應垂直插入土中, 并做上下左右擺動,以加劇土體松動,邊沖邊沉,沖孔直徑應不小于 300mm,以保證井管四周有一定數量 的砂濾層,
20、沖孔深度應比濾管底深 500mm 左右,以防沖管拔出時,部分土顆粒沉于坑底而觸及濾管底部。 各層土沖孔所需水流壓力詳見表 1.2 編號:TTDC-ZY-JS-10(A0) 日期:2019/09/23|Page:10/127 井孔沖成后,立即拔出沖管,插入井點管,并在井點管和孔壁間迅速填灌砂濾層,以防孔壁坍塌,砂 濾層的填灌質量是保證輕型井點順利工作的關鍵,一般應采用潔凈的粗砂,填灌要均勻,當填灌到濾管頂 上 11.5m,以保證水流暢通,井點填砂后,井點管上口須用黏土封口,以防漏氣。 各層土沖孔所需水流壓力表 1.2 土層名稱 沖水壓力 (MPa) 土層名稱 沖水壓力 (MPa) 松散砂土0.2
21、50.45可塑的黏土0.600.75 軟塑狀態的黏土、 粉 質黏 0.250.50礫石夾黏性土0.850.90 密實的腐植土0.5 硬塑狀態的黏土、 粉質黏土 0.751.25 密實的細砂0.5粗砂0.801.15 松散的中砂0.450.55中等顆粒的礫石1.01.25 黃土0.600.65硬黏土1.251.50 密實的中砂0.600.70密實的粗礫1.351.50 注:1.埋設井點沖孔水流壓力,最可靠的數字是通過試沖,以上表列值供施工預估配備高壓泵及必要 時的空氣壓縮機性能之用。 2根據國產輕型井點的最小間距 800mm,要求沖孔距離不宜過近,以防兩孔沖通,輕型井點間距宜 采用 800160
22、0mm。 3)井點管系統運行 井點管系統運行,應保證連續抽水,并準備雙電源,正常出水規律為“先大后小,先渾后清”。如不 上水,或水一直較渾,或出現清后又渾等情況,應立即檢查糾正,真空度是判斷井點系統良好與否的尺度, 編號:TTDC-ZY-JS-10(A0) 日期:2019/09/23|Page:11/127 應經常觀察,一般真空度應不低于 55.366.7kPa,如真空度不夠,通常是因為管路漏氣,應及時修好, 井點管淤塞,可通過聽管內水流聲,手扶管壁感到振動,手扶管子較熱等簡便方法進行檢查,如井點管淤 塞太多,嚴重影響降水效果時,應逐個用高壓水反沖洗井點管或拔除重新埋設。 4)井點管拆除 地下建、構筑物竣工并進行回填土后,方可拆除井點系統,井點管拆除一般多借助于倒鏈、起重機等, 所留孔洞用土或砂填塞,對地基有防滲要求時,地面以下 2m 應用黏土填實。 5)質量控制要點 集水總管、濾管和泵的位置及標高應正確。 井點系統各部件均應安裝嚴密,防止漏氣。 隔膜泵底應平整穩固,出水的接管應平接,不得上彎,皮碗應安裝準確,對稱,使工作時受力平衡。 降水過程中,應定時觀測水流量、真空度、和水位觀測井內的水位。 噴射井點降水 1)噴射井點布置與埋設 噴射井點布置與埋設方法與輕型井點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