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長沙銅官窯遺址保護總體規劃文本說明書(21頁).doc
-
資源ID:240076
資源大小:19.41MB
全文頁數:21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湖南省長沙銅官窯遺址保護總體規劃文本說明書(21頁).doc
1、長沙銅官窯遺址保護總體規劃基礎資料匯編長沙銅官窯遺址保護總體規劃基礎資料匯編第一章第一章概況概況一一 位置區劃位置區劃長沙銅官窯遺址地處東經 1132,北緯 2834,海拔高度均在 50 米以下,保存面積30 萬平方米,分布在湖南省望城縣銅官鎮區往南至丁字鎮石渚湖一帶湘江東岸的十里河濱與起伏的山丘上,可分為三區:一為銅官鎮區,位于現銅官鎮的北部,從湖南陶瓷公司六廠往北至誓港,在沿江千余米的廠房民舍的空隙之間,保存著蔡家段、沙灣寺、外興窯和興窯坡四處窯址。二為古城區,在銅官鎮南 5 公里處,地處望城縣丁字鎮彩陶源村(原為古城村,合村時更名),俗稱瓦渣坪。這是長沙窯的主窯區,保存面積 20 萬平方
2、米,遺址重點保護范圍、保護機構均設在此區內。其北依覺華山,西南濱湘江,東南臨石渚湖。三為石渚區,在石渚湖南岸,與古城區隔湖相對,距離約 1 公里。二二 遺址評估遺址評估長沙銅官窯遺址是唐至五代時期制瓷遺址,距今約 1000 多年。1956 年湖南省文管會在文物普查工作中發現,1957 年故宮博物院陶瓷專家馮先銘、李輝柄兩先生曾對長沙銅官窯遺址進行了調查,確認是唐至五代時期重要窯址,是一處不見文獻記載的民辦窯場。經文物部門 1964年、1978 年、1983 年、1999 年四次調查發掘,基本摸清了情況,遺址區域內的龍窯遺址、取泥礦遺址、文化堆積層、同時期的墓葬區等文化遺址均保存較好。核心保護區
3、于 1986 年已征用土地 49.5 畝。該區域內文化內涵豐富,有聞名世界并且是唐代以來保存最完整的一條古龍窯。重點保護區 400 畝,涉及 7 個村民小組,房屋 107 棟,居住人口 448 人。1988 年 1 月 13 日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研究中國古代陶瓷藝術、湖湘文化、對外交流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是湖南省最有可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地方,具有旅游開發的巨大潛力。長沙銅官窯遺址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的發源地,堪稱為陶瓷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長沙銅官窯釉下多彩的發明,突破了當時青、白瓷的單一色調,豐富了瓷器的裝飾藝術,為陶瓷裝飾藝術譜寫了重要的一頁,在陶瓷發展史上獨步一時,它還把中國傳統的書法、繪畫、雕塑、詩詞、諺語等溶入陶瓷裝飾之中。它以造型美觀、裝飾雅致、釉色勻潤、工藝多樣、題材豐富而著稱。長沙銅官窯的產品遍及亞洲,遠至非洲,開辟了一條通往南亞到北非的“海上陶瓷之路”,在東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