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通港總體規劃南通港地處長江下游河口段北岸,其地理坐標為東經 1204854,北緯 3245。距入海口 195.5 公里,距吳淞口 102 公里,距南京 264 公里。前言改革開放以后, 隨狼山海輪港區的建設, 南通港的發展實現了質的飛躍由內河封閉式港口向沿海開放型港口轉變。 南通港總體布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于 1988 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和交通部聯合批準實施。按照規劃重點發展了狼山、南通、江海等公共港區, 隨九十年代以來臨港工業的快速發展, 富民、 任港、 天生、 如皋等港區亦相繼發展, 2003年港口貨物吞吐量 5010 萬噸,其中外貿吞吐量 490.8 萬噸,集裝箱吞吐量 18.2 萬
2、 TEU。港口在全面發展過程中,其規模和空間上均突破了原規劃的范圍,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新形勢和挑戰:經濟全球化、港口功能日益拓展,港口的發展要適應多式聯運和綜合物流的要求;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的實施,江海轉運向專業化、大型化發展,港口面臨結構調整與優化的任務; 長江三角洲地區港口布局已初步形成, 進一步研究南通港的地位與作用非常必要; 南通市已知明確穩定深水港口岸線已基本得到開發, 急需解決港口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問題。為適應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 明確未來南通港的發展方向, 優化港口的規劃布局, 合理、有效地開發港口資源,促進港口與城市、腹地協調發展,充分發揮主樞紐港的作用,南通港務局與交通部規劃研究
3、院共同開展了規劃的修編工作,編制了南通港總體規劃 。該規劃描繪了港口發展的宏觀藍圖,是南通港發展、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和制訂中長期規劃、建設計劃及選擇建設項目的重要依據,呈報江蘇省人民政府和交通部批準后實施。第一章 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現狀及評價第一節 地理位置南通港地處長江下游河口段北岸,其地理坐標為東經 1204854,北緯 3245。距入海口 195.5 公里,距吳淞口 102 公里,距南京 264 公里。港口處在海、江、河的交匯處,是海輪進江后長江北岸第一個可停靠的港口, 是水上中轉的重要樞紐。 從長江口出海可達我國沿海和世界各港;上溯長江,可通往蘇、皖、贛、鄂、湘、川六省及滇、黔、陜、豫等省,位于沿海和長江兩條經濟軸線的交匯處, 對內對外的經濟輻射都極為有利。 內河運輸通過長江、 引河與通揚、 通呂等蘇北水系和京杭大運河相貫通。 疏港公路與國道、 蘇北公路網銜接,民航已通航,鐵路已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