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沿東隴海線產業帶建設總體規劃文本說明書(24頁).doc
-
資源ID:240145
資源大小:54.50KB
全文頁數:24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江蘇省沿東隴海線產業帶建設總體規劃文本說明書(24頁).doc
1、江蘇省沿東隴海線產業帶建設總體規劃(送審稿)序言建設沿東隴海線產業帶,是省委、省政府縱觀江蘇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增強江蘇綜合經濟實力的重大決策,是實施區域共同發展戰略、推進蘇北地區大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呼應國家西部大開發、建設隴蘭經濟帶的重要內容,對優化全省生產力布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必將對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產生重大影響。沿東隴海鐵路線地區是沿東隴海線產業帶的建設區域。本區包括徐州、連云港兩個市區和銅山、邳州、新沂、東海四個縣(市) 。2002 年人口 724 萬人,面積 0.99 萬平方公里,國內生產總值 801.8 億元,分別占蘇北地
2、區 22.7%、18.9%、32.9%,人均 GDP 為 11248 元,超過蘇北平均水平,為全省平均水平的 78.2%。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為 14.3:48.5:37.2,三次產業從業人員結構為 45.8:28.3:25.9。目前,本區處于工業化中期的初始階段,加速發展的特征明顯,發展潛力較大,是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區域。依托本區獨特的綜合交通條件,加快產業帶建設,促進運輸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的優勢,必將推進本區工業化進程,提高經濟發展水平,進而帶動蘇北地區加快發展,輻射周邊地區,提升淮海經濟區在全國生產力布局中的地位,促進西部大開發和隴蘭經濟帶的建設。根據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省發展計劃委
3、員會會同省委研究室共同編制了江蘇省沿東隴海線產業帶建設總體規劃 ,組織開展了東隴海地區主導產業選擇 、 蘇北地區工業化階段確定、特點和發展思路 、 蘇北地區工業化與城市化發展 、 蘇北地區產業政策指引 、 蘇北地區民營企業發展 、 東隴海地區礦產資源和地質環境質量評價等 6 個專題研究,參考了江蘇省徐連經濟帶規劃(蘇政發199683 號) ,吸收了相關部門專項規劃的成果。本規劃依據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編制,以2002 年為基期,20032010 年為規劃期,明確沿東隴海線產業帶建設的主要目標和任務,重點規劃了產業發展、城鎮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治理和保護等,是本區資源優化組合的方案,指導沿東隴海線產業帶的建設和發展。第一章發展基礎與目標第一節發展基礎1、區位優勢。本區位于我省最北端,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與環渤海地區的中間地帶,交通大動脈隴海鐵路和連霍高速公路橫貫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