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東源縣城市總體規劃方案文本說明書(2014-2030年)(21頁).doc
-
資源ID:242179
資源大小:37.07MB
全文頁數:21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廣東省東源縣城市總體規劃方案文本說明書(2014-2030年)(21頁).doc
1、東源縣城市總體規劃(2014-2030 年)一、規劃范圍東源縣縣域面積 4070 平方公里。本次規劃確定的中心城區城市規劃區范圍西至東源縣與河源市區交界處,東至義合鎮蘇家圍風景區,南至梧桐山山脈,北至桂山山脈,總面積 150 平方公里。二、規劃期限本次規劃的規劃期限為 20142030 年。三、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到規劃期末全縣綜合實力進入山區縣前列, 成為環珠三角地區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形成完善的特色產業體系,建成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宜居、宜業、宜商、宜休閑”的濱江園林城市。四、縣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依托粵贛高速、長深高速(梅河高速)、汕湛高速和 205 國道,形成“兩主兩副”的城鎮發展軸。1兩條
2、發展主軸:沿粵贛高速和梅河高速,形成兩條城鎮發展主軸。引導縣域人口和產業向兩條城鎮發展軸集聚。優先在兩條主軸沿線安排城市用地和產業用地。2兩條發展副軸:沿 205 國道和汕湛高速,形成兩條城鎮發展副軸。支持沿線城鎮在條件成熟時,爭取安排重大項目落戶。五、發展定位1環珠三角地區先進制造業和文化產業的承接地2粵東北地區重要的物流樞紐3河源市中心城區副中心4客家山區濱水園林城市六、發展規模到 2030 年,縣域面積 4070 平方公里,縣域人口約 66 萬人。中心城區城市規劃區面積為 150 平方公里,中心城區人口規模控制在40 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 48 平方公里以內,人均城市建設用地
3、面積控制在 120 平方米以內。七、中心城區空間發展格局遵循集約集聚、組團發展、產城融合、綠色低碳的發展思路,引導城市在現有功能的基礎上優化集聚, 對部分已建成地區進行功能置換,形成“三片”、“十區”、“六組團”的發展格局。1形成三大發展片。(1)東部生態旅游發展片。梅河高速和東環高速路以東片區,擁有熱水溫泉、東江源度假村、東江國家級濕地公園等生態和旅游資源。重點發展生態旅游功能,禁止新增工業開發,嚴格控制城市建設規模。(2)中部特色產業發展片。以仙銀大道為界,向東延續至梅河高速,引導工業項目集中布局,重點發展制藥、食品、高端定制等特色工業和園區原有傳統產業。引導與工業區相配套的居住、公服、商務等功能向蝴蝶嶺產業園區二期集聚。片區內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嚴格控制環境污染。片區與片區之間盡可能設立綠化隔離帶。(3)西部城市服務發展片。以仙銀大道為界,向西延伸至東源縣界,重點發展行政辦公、教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