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方案文本說明書(2014—2020年)(17頁).doc
-
資源ID:243225
資源大?。?span id="oaysym3" class="font-tahoma">155.04KB
全文頁數:1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方案文本說明書(2014—2020年)(17頁).doc
1、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20142020 年)為統籌長江經濟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各種運輸方式有機銜接,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特編制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規劃期為20142020 年。一、規劃基礎一、規劃基礎(一)現實條件。改革開放以來, 長江經濟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 路網規模持續擴大,結構布局不斷改善,技術水平明顯提升,運輸能力大幅增強,初步形成了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依托,水路、鐵路、公路、民航、管道等多種運輸方式協同發展的綜合交通網絡。與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要求相比,綜合交通網建設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長江航運潛能尚未充分發揮
2、,高等級航道比重不高,中上游航道梗阻問題突出,高效集疏運體系尚未形成。二是東西向鐵路、公路運輸能力不足,南北向通道能力緊張,向西開放的國際通道能力薄弱。三是網絡結構不完善,覆蓋廣度不夠, 通達深度不足, 技術等級偏低。 四是各種運輸方式銜接不暢, 鐵水、公水、空鐵等尚未實現有效銜接。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亟待加強。五是城際鐵路建設滯后,城際交通網絡功能不完善,不適應城鎮化格局和城市群空間布局。專欄專欄 1 1改革開放以來長江經濟帶綜合交通網建設情況改革開放以來長江經濟帶綜合交通網建設情況指標單位1978 年2013 年增長(倍)一、內河航道里程萬公里8.98.9高等級航道里程萬公里0.230.671
3、.9二、鐵路營業里程萬公里1.42.961.1高速鐵路里程萬公里00.4復線率%11.949.8電化率%2.769.7三、公路通車里程萬公里35188.84.4國家高速公路里程萬公里03.2四、輸油(氣)管道里程萬公里0.064.472.3五、城市軌道交通營業里程公里01089六、民用運輸機場數個20742.7(二)發展要求。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對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1.為內河經濟帶建設提供支撐。長江經濟帶建設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形成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的城鎮化格局,要求加快構建綜合運輸大通道,打造高效快捷的交通走廊,加快完善城際交通網絡,提高運輸能力和服務水平。2.為東中西協調發展奠定基礎。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地帶,是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載體。促進長江經濟帶上中下游協調發展,要求提高東部地區交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