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翁塘大橋下部結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9頁).doc
-
資源ID:245907
資源大小:235KB
全文頁數:29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黑翁塘大橋下部結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9頁).doc
1、黑翁塘大橋下部結構施工組織設計第一節工程概況、總體布置工程概況、總體布置一、工程概況K77+866.0 黑翁塘大橋橋梁起止點樁號:K77+768.0-K77+964.0,橋梁全長 196m,本橋南充岸接欒家山隧道進口,為跨越黑翁塘而設。橋址范圍均下伏粉質粘土及粉砂巖夾泥巖,部分地段夾雜塊石土。本橋最大橋高約 39m,橋梁上部結構采用 630m 預應力砼 T 梁,全橋共設置 1 聯。在兩岸臺口設置 80 型伸縮縫;結合橋位處地形情況,下部結構采用半幅雙柱方墩、樁基礎;兩岸橋臺均采用重力式橋臺、擴大基礎。全橋樁基礎按端承樁設計,施工時應根據開挖后的實際地質情況酌情調整基底高程。本橋下游為為蒼溪縣小
2、泊地大陽溝水庫,該水庫為蒼溪縣飲用水備用水源,施工生產、生活用水及其他的污水廢水必須集中收集,嚴禁排放到水庫中,成橋后橋面水應通過順橋向、豎向排水管將水引到橋下沉砂池中。二、總平面布置原則盡量少占耕地;充分利用現有的施工便道和場地,盡量有利現場施工,有利節省投資。臨時工程和設施不干擾永久工程的施工;有利生產、方便生活;與業主提供的施工現場和供水、供電、交通及通訊條件相適應。三、施工便道3.1 便道為橋梁工程的設備和材料進場, 在隧道進口原有機耕道基礎上經當地政府和建設單位同意,接入施工場內。3.2 施工用水利用附近的魚塘水作為施工用水。3.3 施工通訊對外聯系采用電話、傳真方式,內部聯系采用對
3、講機,本工程設固定電話 1 部,傳真機 1 部。第二節工期的安排工期的安排橋梁工程下部結構安排 8 個月(2009 年 6 月 1 日-2010 年 2 月 30 日)完成。其中樁基工程 4 個半月,2009 年 6 月 1 日-2009 年 10 月 15 日、墩柱、蓋梁工程 5 個半月,2009 年 9 月 15 日2010 年 2 月 30 日,橋臺工程 3 個月,2009 年 8 月 30 日2009 年11 月 30 日。第三節下部造施工1、設計概況下部構造工程主要:系梁、墩柱、蓋梁、及橋臺。橋墩墩柱形式為方墩式,蓋梁采用鋼筋砼蓋梁。2、施工方案選擇根據設計概況及工程地質水文條件,圓柱式實心墩采用定型大塊鋼模板分節施工。高度在 20 米以內用 25T 吊車配合安裝墩身模板及鋼筋等的垂直吊運工作,高度在 20 米以上的用萬能桿件井架配電動葫蘆施工。砼用吊車或井架上的電動葫蘆吊運入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