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ETAIL PLAN FOR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ARK 【中國.成都】 西部國際物流基地修建性詳細規劃 規劃說明書 - 0 - 規劃說明書 DETAIL PLAN FOR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ARK 【中國.成都】 西部國際物流基地修建性詳細規劃 規劃說明書 - 1 - 目 錄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項目背景項目背景項目背景項目背景.3 一、成都市物流發展條件分析.3 二、成都市物流發展框架體系.4 三、成都市及周邊地區物流園區(中心)比較.4 四、園區上位規劃評述.5 五、修建性詳細規劃與上位規劃銜接的主要內容.6 第二章第二
2、章第二章第二章現狀分析現狀分析現狀分析現狀分析.7 一、園區外部發展條件評價.7 (一)區域交通條件 .7 (二)區域設施支撐條件評價.8 (三)區域生態與環境條件評價.10 二、基地現狀條件與評價.11 (一)自然條件 .11 (二)經濟與人口狀況.11 (三)現狀建設情況 .11 (四)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13 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規劃目標、依據與原則規劃目標、依據與原則規劃目標、依據與原則規劃目標、依據與原則.14 一、規劃目標.14 二、規劃思路與策略.14 三、規劃依據.14 四、規劃原則.15 五、規劃范圍與期限.15 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功能定位與規模預測功能定位與規模預
3、測功能定位與規模預測功能定位與規模預測.16 一、功能定位.16 (一)總體定位 .16 (二)功能組成 .16 二、貨運量預測.16 (一)成都散貨需求量預測.16 (二)西部國際物流基地需求潛力.18 三、交通量預測.18 四、建筑量預測.19 五、人口與用地規模.20 (一)人口規模 .20 (二)用地規模 .20 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規劃布局及功能結構規劃布局及功能結構規劃布局及功能結構規劃布局及功能結構.21 一、規劃總體布局結構.21 二、各功能區布局.21 (一)聯運儲存區 .21 (二)加工服務區 .21 (三)國際物流區 .21 (四)商務辦公區(物流 CBD 及展銷辦公
4、區).21 (五)車輛服務區 .21 (六)配套居住區 .22 三、各功能區用地匯總及技術經濟指標表.22 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道路交通規劃道路交通規劃道路交通規劃道路交通規劃.26 一、規劃依據.26 二、外部交通分析.26 (一)宏觀交通分析成都與全國范圍內交通聯系.26 (二)中觀交通分析園區與成都市干線路網銜接.26 (三)微觀交通分析新青組團內集疏運線路選擇.27 三、園區道路交通系統規劃.28 (一)道路等級與道路橫斷面確定.28 (二)交通流線規劃 .29 (三)停車設施規劃 .30 (四)道路豎向規劃 .30 (五)道路建設時序 .30 (六)交通政策與管理建議.30 第七
5、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綠化景觀規劃綠化景觀規劃綠化景觀規劃綠化景觀規劃.31 一規劃原則.31 二規劃目標.31 DETAIL PLAN FOR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ARK 【中國.成都】 西部國際物流基地修建性詳細規劃 規劃說明書 - 2 - 三綠化景觀設計.31 四城市設計.31 (一)路徑 .31 (二)節點 .31 (三)界面 .31 (四)區域 .32 (五)地標 .32 五景觀要素設計.32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市政工程規劃市政工程規劃市政工程規劃市政工程規劃.33 一、給水工程規劃.33 (一)現狀概況 .33 (二)上層次規劃要求.33 (三)規
6、劃對策 .33 (四)用水量預測 .33 (五)給水水源 .33 (六)給水管道 .34 二、污水工程規劃.34 (一)現狀概況 .34 (二)上層次規劃要求.34 (三)規劃對策 .34 (四)污水量預測 .34 (五)污水管網規劃 .34 三、雨水及防洪工程規劃.34 (一)現狀概況 .34 (二)上層次規劃要求.35 (三)規劃對策 .35 (四)雨水量計算 .35 (五)雨水管網系統 .36 (六)防洪排澇規劃 .36 四、電力工程規劃.36 (一)現狀概況 .36 (二)上層次規劃要求.36 (三)規劃對策 .37 (四)負荷預測 .37 (五)35220 千伏架空線高壓走廊與電纜通
7、道規劃.37 (六)10 千伏電力系統規劃.37 (七)10 千伏電纜溝規劃.38 (八)道路照明 .38 五、通信工程規劃.38 (一)現狀概況 .38 (二)上層次規劃 .38 (三)規劃對策 .38 (四)電信規劃 .38 (五)郵政規劃 .39 (六)有線電視規劃 .39 (七)移動通信規劃 .39 (八)通信管道規劃 .39 六、燃氣工程規劃.39 (一)現狀概況 .39 (二)上層次規劃 .39 (三)規劃對策 .39 (四)氣源規劃 .39 (五)用氣量計算 .40 (六)燃氣管道規劃 .40 (七)安全防護 .40 七、管線綜合規劃.40 DETAIL PLAN FOR INT
8、ERNATIONAL LOGISTICS PARK 【中國.成都】 西部國際物流基地修建性詳細規劃 規劃說明書 - 3 -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項目背景項目背景項目背景 一、成都市物流發展條件分析一、成都市物流發展條件分析 成都地處中國西部地區的核心地帶,是承接東部、聯結西部的橋頭堡,具 有很強的輻射帶動作用,是西南地區重要的商品物資集散地,更是國務院確定 的西南地區的科技、金融、商貿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具有顯著的區位優勢, 具備發展現代物流業的良好的基礎條件。 1、交通樞紐地位明顯、交通樞紐地位明顯 成都有四大鐵路主干線(成渝、寶成、成昆、達成) ,形成了以成都為中心 的西南最大的鐵路樞紐,
9、貨物中轉量巨大。成都也是全國公路網密度最大的中 心城市之一,公路出海通道有兩條:成都北海出海通道,成都上海出海通 道;擁有全國六大地區性樞紐機場之一的雙流國際機場,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海 關、檢驗檢疫、邊防等口岸管理機構和綜合服務體系,已初步形成集鐵路、公 路、航空、水運等多種運輸方式于一體的現代化的綜合運輸網絡,交通條件極 為優越。 2、經濟增長迅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經濟增長迅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2009 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4502.6 億元,增長 14.7%,其中:第一產業 實現增加值 235.5 億元,增長 5.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 1504.0 億元,增長 18.9%;第三產
10、業實現增加值 1584.9 億元,增長 13.6%。一、二、三產業比例 關系為 7.1:45.2:47.7。 3、制造業快速發展、制造業快速發展 現已初步形成電子信息、機械(含汽車)、醫藥、食品(含煙草)、冶金建材、 石油化工六大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的迅速發展帶動了物 流需求的不斷增長。 4、物流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物流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1)公路設施建設。以加快建設國道主干線、西部大通道和成渝環線等為 重點,全面建成 13 條進出川大通道。完善路網建設,基本形成市(州)通往成 都的快速通道。完成市(州)之間、市縣之間的二級公路改造。完善大件公路 運輸體系,滿足重大裝備運輸需要
11、。加快農村公路建設與改造。到 2010 年,四 川全省公路預計總里程 13.6 萬公里,高速公路達到 3100 公里。 (2)鐵路設施建設。加強進出川通道建設,開辟新通道。打通內部通道, 增強路網靈活性,全面提高運輸能力。強化成都樞紐,使點線能力協調發展。 以成都北編組站、成都集裝箱中心站、成都鐵路局大彎貨站等項目為重點,把 成都建成我國西南最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到 2010 年,四川全省鐵路達到 3500 公里,復線里程 1446 公里,電氣化里程 3056 公里。 (3)航空設施建設。四川將進一步完善樞紐,合理規劃支線機場,形成干 支合理、密切配合的航空運輸網絡。 (4)水運設施建設。加快
12、長江水運主通道建設,完成嘉陵江航道川境段渠 化。啟動岷江渠化工程,提高岷江通航能力和大件運輸能力。進一步提升瀘州、 宜賓和樂山的港口功能。2010 年全省通航里程達到 1.2 萬公里。 (5)綜合運輸網絡建設。按照物流運作需要,四川省將形成公路、鐵路、 水路、航空聯運網絡,發揮整體優勢,實現運輸服務與物流的融合。 (6)市政基礎設施 項目場地周邊水、電、氣、通訊、寬帶、光纖已通達,文化、教育、市政、 醫療齊備,建設條件完全具備。 5、存在的主要問題、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總體來看,成都物流業還處于傳統倉儲運輸業向現代物流業過渡的階段, 物流業發展沒有統一規劃,物流產業發展政策不配套,物流標準化體系
13、尚未建 立,物流設施布局分散,物流資源利用率不高,物流成本較高,物流企業規模 偏小、專業化程度較低、信息化水平相對落后,基礎設施、配送體系與成都作 DETAIL PLAN FOR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ARK 【中國.成都】 西部國際物流基地修建性詳細規劃 規劃說明書 - 4 - 為西南地區“三個中心、兩樞紐”的地位極不相稱,制約了成都市現代物流業 的發展。 二、成都市物流發展框架體系二、成都市物流發展框架體系 為實現成都市物流發展戰略定位和戰略目標,成都市將構建以“一網二平 臺(物流快速網絡、物流信息平臺、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平臺)、三園區四中心、 若干個物流服務站”
14、為主要內容的現代物流業發展框架體系。 該框架體系以物流產業政策為基礎,建立物流發展的支撐保障體系,主要 包括物流快速網絡和公共物流信息平臺、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平臺,即“一網二 平臺” 。在此保障體系的基礎上重點建設“三園四中心、若干物流服務站” 。其 中: “一網”物流快速網絡。一方面打通連接外部的貨運快速通道,實 現公路、鐵路、航空、水運之間的有機聯結與溝通。 另一方面利用城市道路交 通設施,建設暢通有序、方便快捷的市內物流配送網絡,為商貿企業、城市居 民提供高效及時、低成本的物流配送服務。 “二平臺”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平臺和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前者主要 是指加快鐵路、公路、航空建設。其中鐵路方面
15、重點之一是推動成都鐵路集裝 箱中心站、成都鐵路局大彎貨站的開工建設;促進原有幾個主要貨站的擴能改 造和達成鐵路、成昆鐵路、襄渝鐵路四川段復線的擴能改造以及滬漢蓉鐵路貨 運干線的建設進程。公路建設方面加快公路貨運站場的整合,完善物流園區、 物流中心的配套道路,促進成都與周邊省市高速公路網的聯結,推動區域高速 公路的網絡化進程。后者指建立以交通貨運信息、物流供需信息、網上物流在 線跟蹤、物流政策法規、物流投資項目查詢為主要內容的物流公共信息查詢系 統和以物流大通關為主要內容的物流電子政務信息系統,為社會各界提供物流 信息服務。 “三園”三個輻射西部地區乃至全國、連接國際的國際性樞紐型物 流園區。包
16、括都青白江物流園區、成都國際集裝箱物流園區和成都航空物流園 區。 “四中心”四個輻射四川周邊經濟區域和臨近省市的區域性綜合型 物流中心。包括成都新都物流中心、成都龍泉物流中心、成都雙流物流中心和 成都保稅物流中心。 “若干物流服務站”二環路以外設立的市域性的物流服務站。主要 承擔市域貨物的倉儲配送、加工包裝、運輸貨代、展示交易、信息等物流服務。 三、成都市及周邊地區物流園區(中心)比較三、成都市及周邊地區物流園區(中心)比較 西部鐵路物流中心項目是對“兩站兩園一中心” 的總稱(“兩站兩園”: 成都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大彎貨站,成都國際集裝箱物流園區、成都青白江物 流園區;“一中心”:集行政管理、
17、商貿會務、交易展示于一體的配套服務中 心) 。該項目是全省 50 個重大項目之一,也是全省 30 個重點支持項目之一,計 劃總投資約 55 億元,規劃用地 12300 畝,商業配套用地占其中的 30%,遠期預 留用地 5000 畝。 西部鐵路物流中心建設是省委、省政府實施“一樞紐、三中心、四基地” 戰略的重要舉措,是承接國際國內產業轉移、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重要載 體。目前,隨著對災后重建恢復的支持和成都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成都國際集 裝箱物流園區的開工,項目建設已進入全面推進階段,為加快建成立足成都、 服務四川、輻射西部、鏈接全球的國際性、樞紐型西部內陸港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成都市域及其
18、周邊地區重慶、德陽、綿陽、樂山等地方現狀已 有和已規劃的主要的物流園區(中心)有 15 個,其中,成都除國際集裝箱物流 園區外有 9 個,重慶 3 個,綿陽和樂山各 1 個。 DETAIL PLAN FOR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ARK 【中國.成都】 西部國際物流基地修建性詳細規劃 規劃說明書 - 5 - 在“一網二平臺三園區四中心”的區域物流網絡格局,以及“兩站兩園區” 整體運作的運作實際,以及重慶等周邊城市在物流基礎設施、鐵路等運輸設施 方面的加速發展的競爭格局之下,青白江散貨物流園區應該揚長避短,從公鐵 聯運、區域配送和工業配送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服務出發,
19、實現與其他物流 園區的錯位競爭發展。 四、園區上位規劃評述四、園區上位規劃評述 成都青白江散貨物流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確定的主要內容 1、園區戰略定位及目標、園區戰略定位及目標 以 “高效” 、 “便捷” 、 “可操作”為原則,打造“綜合型樞紐型物流園區” 為發展導向,以成都青白江區物流園區(大宗散貨物流園區)戰略規劃報告 為基礎依據,進行合理的用地功能布局、高效的集疏運交通組織,完善的設施 配置;以剛性控制與彈性引導相結合的土地開發原則,制定合理的規劃控制指 標體系,并提出更利于實際操作的分期實施策略,為規劃管理者提供技術依據, 為園區建設者提供有效的規劃引導,保證園區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20、 2、功能定位與規模預測、功能定位與規模預測 功能定位:立足成德綿,輻射大西南;以綜合運輸為通道,以物流增值服 務和大宗商品集散為重點,以鮮活物流、機電物流、原料物流為特色;打造西 部領先的第四方物流服務平臺,建設成為綜合型樞紐型物流園區。重點發展多 式聯運、機電物流、鮮活物流和工業原材料加工配送等功能。 總就業人口規模為 3.52 萬人。 園區物流功能地塊的總用地規模控制在 3651 畝。 成都市域及周邊地區物流園區情況表 園區名稱規模功能定位 主要依托的 交通設施 航空物流園 區 規劃用地面積 3500 畝;貨 物年處理能力 250 萬噸 依托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輻射西部地區乃至全國、連接國
21、際 國內主要城市的國際性樞紐型物流園區。為高附加值、時效 性貨物提供倉儲配送、中轉分撥、保稅監管、增值加工、信 息服務、貨運代理、展示交易等全程物流服務 機場、公路 青白江物流 園區 規劃用地面積 2500 畝;散 堆貨物年處理 能力 1000 萬 噸 依托成都鐵路樞紐散貨站而建設的輻射西南地區、聯結全國 各大城市,以處理鐵路散堆裝貨物業務為主的樞紐型物流園 區;為鐵路整車貨物、散堆貨物、零擔貨物提供公鐵聯運、 中轉倉儲、分撥配送、加工包裝、信息等全程物流服務 鐵路、公路 新都物流中 心 規劃用地面積 2400 畝;公 路貨物年處理 能力 2100 萬 噸 依托成都北面的成綿高速公路建設的輻射
22、四川北部經濟區域 及北面臨近省市,承擔北部市域配送的區域性綜合型物流中 心;為成德綿、川陜經濟帶和北部市區公路運輸貨物提供倉 儲配送、中轉分撥、加工包裝、信息、展示交易等物流服務 鐵路、公路 雙流物流中 心 規劃用地面積 1800 畝;公 路貨物年處理 能力 1900 萬 噸 依托成都南面的成樂高速、成雅高速、川藏公路建設的輻射 樂雅攀西經濟區和西藏、云南,承擔南部市域物流配送的區 域性綜合型物流中心;為上述區域的公路運輸貨物提供倉儲 配送、加工包裝、運輸貨代、展示交易、信息等物流服務 公路 龍泉物流中 心 規劃用地面積 2200 畝;公 路貨物年處理 能力 2400 萬 噸 依托成都東面的成
23、渝高速、成南高速而建設的輻射成渝經濟 帶、川東川南經濟區域和貴州,承擔東部市域配送的區域性 綜合型物流中心;為上述區域的公路運輸貨物提供倉儲配送、 中轉分撥、加工包裝、運輸貨代、展示交易、信息等物流服 務 鐵路、公路 保稅物流中 心 規劃用地面積 800 畝 依托成都出口加工區,建設的輻射西部地區加工貿易企業、 進出口貨物的區域性專業型的保稅物流中心;為西部地區進 出口貨物、保稅貨物提供中轉、倉儲配送、保稅監管、加工 包裝、信息等全程物流服務 機場、公路 中儲成都物 流中心 占地面積 5.4 公頃 為市域及周邊提供倉儲保管、貨運代理、配送、分揀包裝、 加工整理、庫存管理、信息等服務 公路 公路
24、國際物 流中心 占地面積 9.7 公頃 是成都地區目前唯一具有國際、國內集裝箱多式聯運和其他 運輸服務配套的大型現代物流綜合服務基地;主要提供國內 集裝箱多式聯運,國際集裝箱中轉、海關監管查驗、出入境 檢驗檢疫、進出口貨物集散、倉儲、物流配送、國際貨物代 理等各種物流服務 公路 西南成都物 流中心 總用地面積 1244 畝 以物流倉儲、城市配送、專業物流為基礎,配套適量專業市 場、加工服務,為武侯區、高新區、雙流國際機場乃至全市 提供綜合物流服務,并作為成樂(雅)、川藏方向物流的配套 場站,近期以市域物流、專業物流、城市配送為主;中遠期 以區域國際物流、綜合物流為發展方向 公路 土主重慶 鐵路
25、物流園 規劃用地面積 5 平方公里 以重慶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為核心的以集裝箱及貨物運輸、倉 儲、配送、加工、包裝等功能為主的鐵路集裝箱物流中心 鐵路、公路 九九物流園 區 占地 240 畝 以物資交易與配送為主的現代化大型物流交易、倉儲、配送 物流基地 鐵路、公路、 機場 保稅物流園 區 規劃用地面積 約 2 公頃 港口、鐵路、 公路 新皂物流園 區 規劃用地面積 1300 畝 集大中型生產企業、海關、檢驗檢疫、鐵路口岸、公路口岸、 集裝箱堆場、公共型保稅倉庫和大型批發市場為一體,具有 運輸、裝卸、包裝、倉儲及商貿等功能的貿易中心 鐵路、機場、 公路 棉竹物流園 區 規劃用地面積 300 畝 以
26、物流信息、零擔運輸、鐵公水聯運、集裝箱運輸、貨物倉 儲等功能為主的物流園區 公路 DETAIL PLAN FOR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ARK 【中國.成都】 西部國際物流基地修建性詳細規劃 規劃說明書 - 6 - 3、園區交通規劃、園區交通規劃 根據戰略規劃對園區貨運量進行的預測與各運輸方向的分配比例,控規進 行園區交通量預測、對外集疏運通道選擇、園區內外交通銜接與組織、道路系 統規劃、道路豎向設計、交通節點與橫斷面設計和交通設施規劃等工作。 4、功能布局、功能布局 根據戰略規劃確定的初步戰略功能布局,控規原則確定園區空間結構及功 能布局,并提出各主要功能區的發展
27、策略; 5、控制指標體系、控制指標體系 根據戰略規劃確定的核心業務功能的特點,控規結合各功能地塊控制指標 要素的研究,提出相應的土地控制和開發強度要求。 五、修建性詳細規劃與上位規劃銜接的主要內容五、修建性詳細規劃與上位規劃銜接的主要內容 1、根據控規確定的園區的園區發展目標,修規通過分解與落實,提出更為 詳細的園區規劃目標與策略; 2、根據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園區對外交通規劃、對外集疏運通道選擇,在此 基礎上合理謀劃園區內外交通銜接與組織、完善道路系統、道路豎向設計、橫 斷面設計和交通設施規劃等工作,并提出交通管制引導措施; 3、根據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的功能布局,修規進行功能細化與建筑形態設 計
28、,確定園區建筑空間結構,并明確地塊開發建設規模容量。 4、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指標體系,結合園區發展需求,修規進一步明確園 區用地與人口規模,并根據現實開發情況,提出各階段、各主要功能區的土地 開發時序; 5、根據控制性詳細規劃中相關市政規劃內容,修規進行市政管網設施的細 化與深化設計,并明確市政管網走向、管徑、標高、設施布點等內容。 DETAIL PLAN FOR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ARK 【中國.成都】 西部國際物流基地修建性詳細規劃 規劃說明書 - 7 -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現狀分析現狀分析現狀分析 一、園區外部發展條件評價一、園區外部發展條件評價 (一)區
29、域交通條件 1 1、鐵路、鐵路 成都處于我國西部與中部的交匯地帶、西南和西北的通道,具有承東啟西, 聯北進南的重要作用,是西南最大的鐵路客貨運樞紐。成渝、寶成、成昆、達 成鐵路在成都交匯,在成都市區外圍形成呈環形的成都鐵路樞紐,該樞紐以成 都站、成都東站為中軸,寶成線、北環線、達成線構成北環,成昆線、西環線、 成渝線構成南環形成“8”字型環形樞紐,是溝通西南地區和全國各地的政治、 經濟、軍事重要通道。其中,寶成鐵路溝通西南與華中、華北諸省;達成鐵路 溝通西南與華中、華北、華東地區;成渝鐵路由西北向東南橫貫四川省中部, 連接成都與重慶;成昆鐵路溝通川、滇兩省與西北、華北地區。樞紐內成都站、 成都
30、南站、成都東站、成都西站等 7 個車站,主要承擔樞紐內干線及城市鐵路 客運任務;成都北編組站、青白江、大灣鎮、雙流、洪安鄉、石板灘等 12 個車 站,主要承擔樞紐內干線貨運及城市近郊區客貨運輸服務。 2 2、公路、公路 經過成都和以成都為起訖點的國道主干線和國道干線共 9 條,分別為二連 浩特河口(成綿廣高速) ;上海成都(成渝高速) ;上海成都支線(萬縣 成都,成渝高速支線) ;北京昆明(川陜公路) ;蘭州磨憨(成灌公路) ; 成都那曲(成灌公路) ;上海聶拉木(成溫邛公路) ;廈門成都(成渝公 路) ;廣州成都(成渝公路) 。 經過成都和以成都為起訖點的公路干線共 7 條,包括:成都巴中;
31、成都 雙流國際機場;成都美姑;成都樂山;成都青川;川西旅游環線以及 成都攀枝花。 成都市境內有幾條主要高速公路,分別為: 成渝高速:成都至隆昌段,是四川省第一條高速公路,連接成都和重慶 兩大城市,在四川省的經濟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成綿高速:是省內聯系德陽、綿陽,也是通往中原經濟圈、華北地區的 重要交通走廊。 成雅高速:國道 108 線和國道 318 線在四川境內的共用段,是通往云南 省和西藏自治區的主要通道,聯系川、滇、藏三省的紐帶。 成南高速:是國家規劃的“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上海至成都公路的一 段,橫貫整個長江產業帶,與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形成快速通信。 川陜公路:聯系西北部地區,
32、將成都與歐亞大陸橋連接,使內陸路出口 貿易成為可能。 3 3、航空、航空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位于川西平原中部,距成都市中心西南約 16km,有高速 公路與市區相通,是中國西南地區重要的航空樞紐港和客貨集散地。年平均客 座率 62%,載運率 58%,有較為充裕的運輸能力,開通國際、國內航線 260 余條, 通航國際、國內 59 個大中城市。 4 4、水運、水運 成都市沒有河流水運,但四川省有河流 540 多條,其中通航河流 62 條,通 航里程共 7356.8km。水運對成都物流的影響也相當重要,主要借助的港站為瀘 州港和重慶港。其中,瀘州集裝箱多用途碼頭建設規模為年吞吐量 5 萬標箱, 近期按
33、2.5 萬標箱和 20 萬噸框架直立式泊位 1 個。 重慶港其主要業務有集裝 箱運輸、大件運輸、汽車滾裝運輸、散貨運輸。 根據東部沿海港口情況和國家鐵路建設規劃,成都市乃至西南地區的出海 港口為上海港、深圳港、防城港及連云港,此外還可以通過天津和青島兩地出 海。 DETAIL PLAN FOR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ARK 【中國.成都】 西部國際物流基地修建性詳細規劃 規劃說明書 - 8 - (1)連云港出海通道:是由現狀寶成鐵路和隴海鐵路兩條鐵路干線組成。 經過的主要城市為:寶雞西安鄭州徐州連云港。 (2)上海出海通道:由達成線、襄渝線和寧西線到上海。上海目前是
34、成都 最大的集裝箱出海口岸。 (3)深圳出海通道:是聯系西南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及香港地區的便捷通道。 由成達、襄渝接京廣鐵路或由成渝線、川黔線、黔桂線和規劃的柳廣線組成。 (4)防城港出海通道:是大西南地區物資中轉、集運基地,是與東南亞地 區聯系便利的出海通道。由現狀成渝線、川黔線、黔桂線和柳防線組成。 5、小結 成都交通區位優勢顯著,擁有發達的公路、鐵路網絡,在西部地區,成都 已經成為中國中西部聯系的重要交通紐帶。成都位于我國西部與中部的交匯地 帶,是西北、西南聯系的通道;通過寶成、成昆、成渝三條鐵路干線構筑了與 華東、西北、西南的經濟發展通道,是我國西部地區鐵路運輸的主樞紐;綜合 交通發展水
35、平較高,擁有國內排名第六位的雙流國際機場和即將建設的亞洲最 大的鐵路編組站,與區、縣及其它大中城市基本都有高等級的公路聯系。成都 所具有的交通區位優勢和相對發達的綜合交通水平,為建設西部交通運輸樞紐 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園區提供了較為完善的對外聯系通道。 (二)區域設施支撐條件評價 1 1、區域市政設施支撐評價、區域市政設施支撐評價 (1 1)給水工程)給水工程 水資源分析水資源分析 降水:青白江區多年平均降雨量為 911.8 毫米,降水量年際變化不大,年 降水量變差系數較小。一年中降水量主要集中在 69 月,約占全年的 70%,暴 雨一般發生在 510 月,最大 24 小時暴雨量為 281.
36、7 毫米(1981 年 7 月 31 日) 。 地下水資源:青白江區地下水主要為重碳酸-鈣型水,其次為重碳酸、硫酸 -鈣型水。城區除攀成鋼、川化所在局部地區地下水質較差外,其余大部分地區 地下水質較好。 給水工程現狀給水工程現狀 A.周邊給水設施對規劃區的支撐分析 青白江區現有自來水廠 1 座,即青白江水業股份有限公司所屬的青白江自 來水廠,生產能力為 5 萬 m3/ d,實際供水能力 4 萬 m3/ d。水源為青白江工業 渠,供水范圍包括大彎、華嚴、大同、彌牟、城廂、姚渡和清泉等鎮,供水面 積達 12 平方公里。其余鎮區為自建水廠供水。散居人口為打井取水。 目前城區工業區部分為自建水廠供水,
37、從工業渠年取水量為 5300 萬噸,其 中供廠區生活用水 800 萬噸。 區域供水管網現已形成兩線。東線:城區姚渡清泉人和,其中至清 泉為 DN300,人和段為 DN200;西線:城區祥福,管徑 DN300。 B.存在的主要問題 原有青白江水廠的設計生產能力有限(實際供水能力 4 萬 m3/ d) ,在不擴 容的情況下難以承擔原供水區域的供水任務。而原有建制鎮(鄉)的小型水廠 除生產能力不能滿足發展的要求外,還存在處理工藝簡單,安全、衛生、可靠 性均差,保證率低等問題。 C.相關規劃解讀 根據成都市青白江區分區規劃(20072020) (以下簡稱分區規劃) ,控 規保留現有青白江自來水廠,該水
38、廠現狀規模為 5 萬立方米/日,近期擴建至 10 萬立方米/日,可滿足規劃區近期用水需求。根據分區規劃 ,中、遠期水 七廠、水六廠向青白江區供水,遠期可以滿足規劃區用水需求。 在規劃區內沿規劃道路敷設 DN200DN500 的供水管,并相互連接成環狀, 提高供水安全。 DETAIL PLAN FOR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ARK 【中國.成都】 西部國際物流基地修建性詳細規劃 規劃說明書 - 9 - (2 2)污水工程)污水工程 周邊排水設施對規劃區的支撐分析周邊排水設施對規劃區的支撐分析 由于青白江城區是成都市重要的化工、鋼鐵工業生產基地,工業污水產生 量大、污染
39、物濃度高,而各工廠缺少有效的污水預處理設施,污水均排入市政 管網,由污水處理廠處理,故青白江污水處理廠的運行負荷很重,難以有效地 控制水體污染,并曾發生過嚴重的污染事故,存在較大的水環境安全隱患。另 外,城區管網建設不完善,污水收集率不高,還存在污水直排水體的現象。各 鄉鎮的污水、雨水合流直排水體也造成水體的污染。 污水工程現狀污水工程現狀 青白江區現有污水處理廠 1 座,處理能力為 5 萬噸/日。由于工業區缺少有 效的污水預處理設施,污水直接排入污水廠處理,難以保證出水水質。管網基 本為雨污合流制。其余小城鎮均未建設污水處理廠。 相關規劃解讀相關規劃解讀 根據青白江散貨物流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40、規劃 (2008-2020) ,污水工程 規劃如下: 本區塊污水納入規劃區北側青白江污水處理廠處理范圍內。但是由于青白 江污水處理廠已經滿負荷,同時與相關部門協調,本地塊污水排入規劃區南側 工業園區新建污水處理廠。 規劃區內主要道路敷設 d300d600 的污水管。 (3 3)雨水及防洪工程)雨水及防洪工程 雨水及防洪工程現狀雨水及防洪工程現狀 A.現狀概況 規劃區內無現狀雨水設施,雨水就近排入附近水體。 青白江區河流主要以排洪和灌溉為主,青白區洪水主要有三種類型:由都 江堰寶瓶口分來的岷江洪水,由岷江部分洪水與區間暴雨形成的洪峰相遇合組 成的大洪水,由成都平原上的區間暴雨產生的大洪水。其中,
41、對青白江區威脅 最大的是第三種類型的洪水,洪水主要發生在 510 月,尤其 78 月居多。 青白江區現狀城市的排澇水平不到 2 年一遇的標準,綜合防洪能力接近 5 年一遇標準。 B.存在的主要問題 現狀河道防洪標準低,河道兩岸易受淹。 相關規劃解讀相關規劃解讀 根據青白江散貨物流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 (2008-2020) ,規劃區周 邊有秀川河、北流河以及南流河,目前三條河道正在改造,本規劃區的雨水系 統結合最新的河流改造方案,在主要道路上敷設 d800d1350、A1.51.8x1.2 的 雨水管渠,以最短距離分散排入改造后河道內。規劃南流河以及其下游羊叉河 排泄青白江主城區外圍洪水,在
42、南流河規劃區段規劃河底寬 5 米,同時左右兩 岸各新建護堤,堤防等級為 4 級;規劃北流河上游新建一處節制閘,洪水期閘 門關閉,將洪水主流排入南流河,同時其按照 5 米的河底寬度整治,兩側新建 護堤,堤防等級為 4 級。提高規劃區內河道防洪標準,按 50 年一遇洪水標準設 防。 (4 4)電力工程)電力工程 周邊電力設施對規劃區的支撐分析周邊電力設施對規劃區的支撐分析 區內無發電廠,主要電力依靠區外送入;區內有一座小水電站,裝機容量 400kW,為徑流式電站。青白江區共有 220kV 線路 4 條,110kV 線路 8 條,35kV 線路 12 條,10kV 線路 33 條。 相關規劃解讀相關
43、規劃解讀 根據青白江散貨物流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 (2008-2020) ,規劃高壓 走廊: 220 千伏青白江站南區站與 220 千伏龍攀站南區站 2 回架空線,采 用同塔雙回,沿道路兩旁的綠地內敷設,走廊控制寬度 30 米。 規劃 35 與 110 千伏電纜溝:規劃 110 千伏青白江站大彎站與 35kV 化肥 DETAIL PLAN FOR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ARK 【中國.成都】 西部國際物流基地修建性詳細規劃 規劃說明書 - 10 - 廠大彎線路以電纜方式敷設,電纜溝斷面規格為 2(1.4m1.6m) ,建于道路 南側或東側人行道下。 規劃區的 10
44、 千伏電源由位于區外現狀 110 千伏大彎變電站與區外規劃的 220 千伏南區變電站聯合提供。 (5 5)通信工程)通信工程 周邊通信設施對規劃區的支撐分析周邊通信設施對規劃區的支撐分析 根據青白江散貨物流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 (2008-2020) ,片區內郵 政業務由位于規劃區外的大彎郵政所提供;電信業務由位于規劃區內外的大彎 電信模塊局提供;廣播電視業務由位于規劃區外青白江廣播電視分中心提供。 (6 6)燃氣工程)燃氣工程 周邊燃氣設施對規劃區的支撐分析周邊燃氣設施對規劃區的支撐分析 現狀工業用氣量 228 萬標準立方米/日,根據青白江區天然氣供給發展規 劃的預測,至 2020 年青白
45、江工業用氣量為 300 萬標準立方米/日。根據青 白江區分區規劃 ,工業設計供氣量可達 300 萬標準立方米/日,加上正在擬建 的工業配氣站供求能力可達 400 萬標準立方米/日;民用供氣量為 200 萬標準立 方米/日。另外,還有儲量為 100 立方米的液化石油氣儲配站一個。因此,未來 規劃區的供求要求是完全可以得到保障的。 相關規劃解讀相關規劃解讀 根據青白江散貨物流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 (2008-2020) ,燃氣工程 規劃如下: 規劃燃氣氣種為天然氣,來自規劃拓展工業園區配氣站,管道接自規劃貨 運大道 DN250 上層次規劃市政燃氣中壓管道。本片區規劃燃氣管道為中壓 A 級 配氣系
46、統,設計壓力為 0.4 兆帕。管道接自規劃貨運大道上層次規劃市政燃氣 中壓管道,規劃管徑為 DN250、DN150,管材采用燃氣專用 PE 管,直埋敷設于 道路西、北側人行道下或綠地下。供氣方式采用調壓計量后低壓進戶使用。 (三)區域生態與環境條件評價 1 1、市域生態與環境評價、市域生態與環境評價 山、水、綠地是構成成都市自然生態環境的三大核心元素,也是成都實現 “宜居花園城市”和“山水生態城市”發展目標的基礎保障要素。 根據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30) 的生態控制要求,圍繞“山” 、 “水” 、 “綠地”這三大元素的是河湖濕地、山體、都江堰灌區、城市開敞空間、 氣流通道、生態綠
47、地、生物多樣性通道等七項生態環境控制要素。 河湖濕地是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具有高敏感性。總規將其劃定 為河湖濕地保護區,以控制周邊建設,保護河湖濕地的格局、水質和生態環境。 山地屬于生態高敏感區,容易因人類活動而環境惡化,產生植被破壞和水 土流失的問題,且受破壞后不易恢復,總規將其劃定為限制建設區。 都江堰精華灌區的范圍為規劃區郫縣、溫江和雙流組團建設用地之間,由 基本農田、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等構成的楔形保護區域。總規將其劃定 為限制建設區。 城市開敞空間具有城市氧源基地、微風通道、水源涵養、保護物種多樣性、 防塵降噪等多種生態功能,并能為市民提供休閑、游憩的場所,在地震等自然
48、災害發生時可作為疏散停留場所,具有公共安全意義。總規將其劃定為限制建 設區。 在規劃區東北方向新都青白江組團和龍泉組團之間,保留氣流通道。總 規將其劃定為限制建設區,嚴格控制城市建設和片區內水域與土地的污染,使 之成為中心城區重要的氧源基地。 生態綠地主要包括一定比例的林地、果園、山坡地、牧草地等。總規將其 劃定為限制建設區,其保護除了實施必要的建設密度控制,還應促進未利用土 地的保護與整治、生物走廊的預留、多余人工建筑物的退建還耕、還綠等等。 DETAIL PLAN FOR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ARK 【中國.成都】 西部國際物流基地修建性詳細規劃 規劃說明書
49、- 11 - 在城市建設中預留生物多樣性通道,維護生態多樣性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重 要內容之一,要盡量避免因人造建構筑物對生物遷移造成的影響。 通過這些生態環境要素的控制,實現總規所提出的資源與環境控制目標。 2 2、新青組團生態與環境評價、新青組團生態與環境評價 新青組團處于總規確定的都江堰精華灌區、城市開敞空間、氣流通道三 個控制要素所包圍的城市建設區域,需重點控制: 青白江、毗河等主要河流及沿線的水域生態環境; 處于城市上風向,需控制有大氣污染的工業、產業項目; 控制組團與其它區域間的生態隔離綠地、城市開敞空間和交通干線兩側的 防護綠地。 3 3、小結、小結 成都青白江物流園區位于新青組團,
50、由于其處在總規所確定的氣流通道 內,因此在生態環境上應控制的生態要素包括: 作為毗河支流的繡川河及沿線的生態環境應得到保護; 控制有大氣污染的產業項目進駐; 與其它片區之間的隔離綠地和鐵路、快速路沿線的防護綠地應得到保 證; 應加強園區內部的綠化環境。 二、基地現狀條件與評價二、基地現狀條件與評價 (一)自然條件 1 1、氣候、氣候 規劃區范圍內屬于亞熱帶溫濕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 16.2,常年主導風向為北東和東北風。該區居長江流 域沱江水系,由西向東流經該區域的主要河流有繡川河、北流河。 2 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規劃區地處成都平原地區,區內地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