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城鎮化成為時代烙印,去鄉村化不可逆轉,當城鎮化成為時代烙印,去鄉村化不可逆轉, 傳統鄉村將成為幾代人的最美好記憶。傳統鄉村將成為幾代人的最美好記憶。 當工業病、城市病、社會病引發的問題日趨突當工業病、城市病、社會病引發的問題日趨突 出,逃離城市將成為市民的心靈渴望。出,逃離城市將成為市民的心靈渴望。 當便捷交通連通城鄉,一邊是令人生畏的鋼筋當便捷交通連通城鄉,一邊是令人生畏的鋼筋 水泥,一邊則是恬靜淡雅的美麗鄉村。水泥,一邊則是恬靜淡雅的美麗鄉村。 當美麗鄉村邂逅便捷交通,一條條的道路將成當美麗鄉村邂逅便捷交通,一條條的道路將成 為一道道時光轉換的通道!為一道道時光轉換的通道! 逃離城市逃離
2、城市回歸鄉野回歸鄉野 研究對象 本規劃的研究對象為下壩村全村區域,總面部約14.9平方公里。 核心研究區域面積約為7.9平方公里。 下壩村位于湄潭縣北部四縣交界處,距西河鎮鎮政府僅3km, 西河鎮有縣道306直通湄潭縣城。 機遇條件 1. 道安高速:現正施工建設中,將于2015年6月正式開通,下壩 村距離下匝口約5公里。 2. 湄汶線:為待建二級公路,計劃于2017年開通。 3. 昭黔鐵路:貫穿西河全境,預計2016開工建設。 項目概況 隨著道安高速的開通、湄汶公路的升級建設,美麗的下壩村將不再深閨無人問, 將成為便捷交通下的城市居民的向往之地! 前言 由發展而論發展 一、當下中國的發展問題
3、二、城市居民的需求渴望 三、下里巴人的慢悠時光 當下中國的發展問題 工業病、城市病、社會病交織作用下,人們需要什么? 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用30年的高速發展,完成了歐美數百年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的進程,取得了令世界為之驚嘆的發展成就,同時也 集中引發了讓世界為之震驚的一系列重大問題: 快速的工業化,引發了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中國大地大氣污染、污水橫流、垃圾成山讓美麗中國霧霾籠罩; 迅猛的城鎮化,引發了愈發嚴重的城市問題中國城市人口膨脹、交通擁堵、房價飆升讓桃源中國漸行漸遠; 突飛的現代化,引發了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中國百姓急功近利、忙碌焦慮、壓力山大讓和諧中國遙不可及;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工業
4、病、城市病和社會病的交織作用下,未來的人們,最需要什么? 悠然閑適 牢籠枷鎖 當下中國的發展問題 食品危機食品危機城城 市市 擁擁 堵堵 水體污染水體污染 大氣污染大氣污染 生活忙碌生活忙碌 富富 士士 康康 事事 件件 城市居民的需求渴望 人們需要的是告別快、忙、累與污染的身心回歸(7R) 由于工業病、城市病與社會病的巨大困擾,中國工業化越深入、城鎮化越發 展、現代化越加快,人們就越需要一片桃源凈土,來告別快、忙、累與污染,以 實現身心的全方位回歸。 Refresh:精神的恢復 Retreat:心靈的靜養 Rebuild:信心與信念的重構 Renew:人際關系的重建 Reengineerin
5、g:能量的補充 Refine:自身素質的提升 Relearn:體驗中的再學習 實現 身心全方位回歸 告別 快、忙、累與污染 那么,在哪里? 人們可以找到這樣一片能夠實現身心全方位回歸的桃源凈土! 天藍、地綠、水凈、風清、心平、氣和 中國湄潭下壩國際慢鄉村:下里巴人的慢悠時光 下里巴人的慢悠時光 第一部分 綜合分析篇 一、對接發展大勢 二、下壩發展訴求 三、區域供需分析 四、綜合分析結論 附:重慶需求偏好 一、對接發展大勢 1、鄉村旅游是貴州旅游主推戰略抓手 鄉村旅游被認為有助于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扶貧開發和 生態保護,更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統籌城鄉發展的 重要抓手。 自2002年貴州省發布
6、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意見以 來,鄉村旅游在我省旅游產品體系中逐漸成為主流。 近年來西江千戶苗寨、貴定音寨等鄉村旅游點逐漸成為 貴州旅游的知名品牌,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慕名而來。 2、遵義市以鄉村旅游為重點,推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以“5個100工程建設”為重點,遵義全面推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遵義鄉村旅游建設要求:依托重點打造的3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 “四在農家”和“美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農村觀光游、體驗游、度假 避暑游等,全面提升鄉村旅游服務檔次。 西河鎮都應牢牢抓住省市機遇,加快鄉村旅游開發,推進鄉村旅游服 務、設施現代化,打造道安高速上的鄉村旅游明星產品。 3、鄉村旅游是黔渝戰略合作
7、的重要支撐 立足重慶市人民政府貴州省人民政府全面戰略合作協 議,以“交通一體化”促進“產業一體化”,將旅游服務 業打造為戰略性支柱產業,成為黔渝一體化的重要內容,從 而促進黔渝合作。 借道安高速開通之際,依托便捷暢達的區位交通條件, 西河鎮能快速抵達重慶。特別是下壩村,要變資源優勢和交 通優勢為經濟優勢,大力開發鄉村旅游業,引導道安旅游走 廊旅游需求,撬動湄潭縣北部區域旅游綜合發展,積極融入 重慶城郊休閑帶。 重慶城郊休閑帶 二、下壩發展訴求 1、西河旅游是湄潭全境旅游戰略的重點突破口 湄潭鄉村旅游的全境化。旅游業作為湄潭縣重要的支柱 產業,其發展呈現“南優北貧”的局面,湄潭旅游若要實現 全境
8、鄉村旅游,必先撬動湄潭北部旅游的大發展。 西河具備撬動湄潭北部旅游大發展的潛質。西河鎮處于 湄潭的最北端,極具旅游開發的潛質和價值。以西河旅游作 為戰略突破口,能夠力促全縣旅游的整體發展。 2、下壩旅游是西河鎮“旅游興鎮”的排頭兵 西河鎮確立了“茶旅一體化”的發展構想,明確了“生態 立鎮、邊貿活鎮、產業強鎮、旅游興鎮”四大發展戰略,極 大突出了旅游業對鎮域經濟的巨大作用。 當前,西河旅游尚處于未開發階段,下壩村的旅游開發, 將是西河旅游的開篇之作。 以下壩村作為西河旅游的先行工程,對于探索西河鎮“旅 游興鎮”戰略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通過下壩村的旅游開發,貫徹落實西河鎮的“旅游興鎮” 戰略,并以
9、下壩村旅游模式為標桿,帶動西河旅游整體發展。 生 態 立 鎮 邊 貿 活 鎮 產 業 強 鎮 旅 游 興 鎮 茶 旅 一 體 化 3、下壩旅游有條件成為西河鎮“旅游興鎮”的戰略突破口 下壩村具備極佳的交通條件。借助即將開通的道安高速,以及湄汶二級公路的升級改造,西河鎮成為便捷交通下的幸運者,能便捷地“北上 重慶,南下貴陽、西達遵義”。 下壩村作為西河鎮最具開發潛力的村落之一。下壩村擁有完整的山水田園景觀體系,即“二山夾一谷,一水穿谷流”的山水格局,下壩村儼 然一派慢悠格調下的鄉村景象。 在便捷交通的驅動下,下壩村完全有條件成為西河鎮旅游發展的戰略突破口。下壩村鄉村旅游的成功開發,對于構成湄潭縣
10、鄉村旅游全域發 展有著積極意義。 4、下壩旅游的成功打造具有積極的戰略價值 以下壩村為代表的廣大鄉村區域,擁有 “潔凈的水源,純凈的空氣、綠色的食 材、天然的美景、度假的氣候、純樸的 村落” 看似原始的美麗鄉村,卻是城市居民特 別是大城市居民所渴求的向往。 優勢轉化 以便捷交通連通城鄉,將城市的消費力, 通過鄉村旅游的手法,搬運至鄉村。 以道安高速、湄汶二級公路為紐帶,下 壩村通過鄉村旅游的開發,能夠有效吸 引重慶、貴陽的城市休閑消費力。 消費搬運 下壩村鄉村旅游開發,探索“便捷交通 導向下的鄉村旅游開發模式”、“慢鄉 村理念下的美麗鄉村開發模式”。 為西河鎮鄉村旅游發展探索開發模式。 為“雙
11、十河-石家寨”旅游開發探索開 發路徑。 模式探索 三、區域供需分析 需求市場分析:需求強勁推動區域旅游大發展 道安高速貫通后,下壩村基本確立北接重慶、南聯貴陽的旅游客源市場對接格局。這種 選擇不僅考慮了交通通達性,更因為重慶與貴陽的人均GDP都已超過7000美元,有較為旺盛 的出游欲望,也有充足的旅游消費能力。 因此下壩村應探索重慶-貴陽,及遵義三大主要市場的旅游需求,打造能夠滿足目標游客 群旅游興趣的項目體系,以交通為紐帶溝通市場與客戶,成為兩大市場的鄉村旅游首選地。 重慶(2013年) 常住人口2945萬人 年人均GDP為42978元 貴陽(2013年) 常住人口452.19萬人 年人均G
12、DP為46109元 資源環境 一致性 目標市場 一致性 開發方向 一致性 下壩村的諸多資源環境特點區位優勢、氣候適宜、物產豐富、生態良好、民 風純樸同樣也出現在周邊諸多村鎮,這些特點并不為下壩村所獨具。以湄潭 縣域和下壩村旅所依賴的旅游動脈道安高速沿線地區而論,下壩村資源環境特點 都不能成為其領跑區域旅游的優勢所在。 整個黔北地區都以重慶和貴陽作為旅游主要目標市場。待道安高速開通后,公路 沿線區域將會針對這兩個市場展開更為激烈的競爭,而下壩村也并非對接兩大市 場交通最為便利的旅游點。 結合道安高速沿線、湄潭縣及周邊縣市的實際旅游資源情況,下壩村所在大區域 內的旅游開發將多以鄉村旅游、休閑度假為
13、導向,屆時將形成區域旅游同質化的 局面。 在區域內資源環境、目標市場、開發方向都趨向一致的情況下,下壩村旅游必須以主題營造與產品設 計為特色,打破區域旅游同質化的尷尬局面,成為道安高速旅游帶上鄉村休閑游的龍頭和亮點。 供給市場分析:區域一致性導致旅游開發的同質化 四、綜合分析結論 下壩旅游的開發路徑 1. 突破資源單體價值,整合下壩“山水、田園、村落”等營造美麗鄉村意境。 2. 突破區域旅游一致化困境,以全新“慢鄉村”領跑鄉村旅游開發。 3. 依托道安高速、杭瑞高速,承接“重慶-貴陽-遵義”千萬級市場需求。 下壩之優 1. 近在咫尺的道安高速 2. 重慶千萬級客源市場 3. 優美的下壩村落環境
14、 4. 舒適宜人的度假氣候 5. “慢鄉村”的開發理念 下壩之憂 1. 景觀價值相對平庸 2. 民族特色相對平淡 3. 建筑風貌相對單調 4. 區域旅游同質化嚴重 5. 基礎配套有待提升 核 心 競 爭 力 關 鍵 困 惑 1、出游欲望旺盛 重慶市總人口3144萬人,其中主城區985萬人,其中渝中、九龍坡、渝北、江 北、南岸、沙坪壩、涪陵七個區的2013年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19個區縣的人 均GDP突破6000美元,全市人均GDP6939美元。重慶市民愛旅游,據權威部門統 計,重慶市市民出游率已連續多年高居全國前三強。 0 10 20 30 貴州省四川省遵義市 2013年區域旅游市場
15、增長速率變化 形勢圖 游客規模增長速率旅游收入增長速率 0 20 40 桐梓縣赤水市江津區 2013年周邊縣市市場增長速率變 化形勢圖 游客規模增長速率 旅游收入增長速率 2、出游距離偏近郊游 重慶游客一半的選擇在周邊省市,選擇港澳臺以 及出國旅游的被訪者不足10%。市內旅游的與國內長 途旅游的比例較為接近,在20%左右。除市內旅游外, 出游距離與選擇人數有明顯的負相關關系,即出游距 離越長,出游人數越少。 18% 50% 25% 出游方式 市內游周邊省區國內長途 港澳臺出國旅游 附:重慶需求偏好 3、觀光、休閑、度假多層次需求疊加 重慶市人口基數大,經濟發展不均衡,39個區縣人均GDP從25
16、00美元到20000美元不等,處在2400-3999美元、4000-6999美元、7000以 上的區縣分別是11個、15個、12個,觀光、休閑、度假為主導的客群都比較龐大。 4、避暑度假游需求潛力巨大 重慶市為我國主要的火爐城市之一,重慶居民避暑旅游在夏秋兩季需求尤為旺盛,避暑出游也在重慶出游市場中占極其重要的地位。 避暑旅游出游方式 重慶游客避暑出游方式,最重要 的是好友結伴、跟家人一起出游,單 位組織、跟隨旅游團、以及個人獨自 出游的比例較小。 對避暑出游地的看重要素 氣候適宜、服務質量、景觀質量、 目的地安全,四個因素是影響重慶游客 出行的重要因素。下壩村縣夏季氣候涼 爽,濕潤舒適,對重
17、慶市游客極具吸引 力。 出游次數與天數 重慶市被調查有出游計劃的游客中, 出行兩次以下的占到86%。這表明絕大部 分重慶游客,暑期避暑度假次數較少。有 部分游客是因為避暑旅游周期長,導致出 游次數較少。 重慶市絕大部分度假游客出游2-3天。 行程2-3天自駕出行比重最大景色優美的自然景區全程游覽1-2個核心景區住在一處徹底放松 好耍、好吃、好熱鬧 總體特征 第二部分 發展定位篇 一、理念導入 二、發展定位 理念導入:慢鄉村 何為慢鄉村? 慢鄉村,是慢生活需求與美麗鄉村的完美結合。通過對美麗鄉村的“自然生態、人文風情”的深度挖掘,以及主題化的打造手法,梳理出極 具市場吸引力的鄉村生活方式,充分對
18、接城市居民慢生活格調的需求。 慢鄉村的模式 慢鄉村的實質 慢鄉村,是一種生活方式。它不是懶人的聚集,更不是消極的怠慢生活,其實質是一種放慢節奏的鄉村生活形態形態,是在美麗鄉村環境下, 所追求的一種高素質,高品質,慢節奏的生活方式; 慢鄉村,是一種發展模式。它不是慢慢地發展,更不是漫無目的地發展,其本質是“綠色發展、理性發展、全面發展、永續發展”,是以綠 色產業為先導,以區域綜合全面發展為目標,突出強調經濟的可持續、社會的和諧、文化的傳承、生態的宜居、人性的回歸。 慢鄉村,是一種戰略實踐。慢鄉村城的打造,貴在契合中國當前發展大勢與國人對于健康生活方式的現實需求。慢鄉村的發展,依托生態、 傳承文化
19、、尊重人性、致力發展,這正是我國廣大中西部農村區域所期盼的理性發展,是美麗中國構想下鄉村發展的戰略實踐。 去快速化 以慢生活導向的 生命價值回歸 生活方式 去同質化 追求個性,本土 與歷史的傳承 文化特色 去工業化 以特色產業主導 經濟健康發展 產業發展 去標準化 追求個性化的特 色村落 鄉村發展 慢餐飲(SLOW Food) “慢餐飲”不單單要慢慢品嘗,更需要一種懂得珍惜和欣賞 的生活態度。慢的真義是指你必須能掌握自己的生活節奏,掌握 自己的品味,世界才會更加豐富。 慢交通(SLOW Vehicle) 慢交通,突破交通工具運輸功能,更多地強調其延展的體驗 功能以慢節奏的生活方式,更加注重交通
20、工具的體驗感,與有氧 運動的結合,如自行車,慢行觀光車等。 慢運動(SLOW Motion) 慢運動由慢速度、慢動作組合而成,它能消耗一定的體力, 又不讓你感覺很累,使人收獲心靈的寧靜和身體的健康。其形式 包括慢跑、太極、瑜珈、跳舞、高爾夫、釣魚等。 慢休閑(SLOW Tourism) 拒絕走馬觀花式的“到此一游”,更多地強調在旅行過程中 的感悟與休閑。旅游的真義應該是放慢前行的腳步,感受慵懶的 陽光,傾聽內心的聲音。 慢鄉村生活方式 “慢鄉村”案例德國Marihn 位于德國北部的Marihn于1306年建成,緩緩起伏的山坡上一路都是用石頭 搭建的房屋,迄今已經有 200多年歷史的宮殿被改成一
21、處全新的酒店,此外還有 一個酒館、一個巨大糧倉和一個生產馬車的工廠。 Marihn不但有各種觀賞植物點綴其間,還有許多可供食用的植物種類,真正 做到了名副其實的“秀色可餐”。小城的生活方式符合慢城的理念,其入口的 “綠色”更是吻合了世界上“慢餐”的潮流只有綠色的農業產品方能入口。 “慢鄉村”案例高淳椏溪 位于高淳游子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麓,是一處整 合了丘陵生態資源而形成的集生態觀光、農事體驗、 高效農業、休閑度假為一體的農業綜合旅游觀光景 區。 依托淳美鄉村和意境田園,構建閑適宜、低碳、 綠色、風情、浪漫的純美中國意境鄉村,形成系列 的慢生活體系。 在2010年蘇格蘭國際慢城會議上,被世界慢城
22、組織授予“國際慢城”稱號。 高淳慢城的打造,為高淳鄉村旅游帶來豐厚的 回報,其旅游迅速崛起,吸引年百萬級游客前來享 受高淳式慢生活。 發展定位 總體定位 以國際慢鄉村構建為核心目標,充分挖掘湄潭茶鄉文化韻味,以下壩村為原鄉生活體驗載體,形成極具下壩味道的慢悠生活方式,分流大重 慶千萬級旅游市場群,承接大貴陽城市圈鄉村旅游休閑。 中國湄潭 下壩國際慢鄉村 下里巴人的慢悠生活 釋意:釋意: 1. 1.國際慢鄉村:國際慢鄉村:以“國際慢城”為參照,打造我國首個國際慢鄉村,突出強調“休閑方式國際化,鄉村特色本土化,生活方式慢悠化”。 2. 2.下里巴人:“下里巴人:“下里巴人”原指通俗的藝術,這里延伸
23、出鄉村化的生活藝術。 3. 3.慢悠生活:慢悠生活:意指下壩將來所要營造的生活意境,在這里,無論是外來的游客,還是原住民都是慢節奏、悠然自樂的生活狀態。 發展定位 目標定位 以即將開通的道安高速為紐帶,立足西河鎮、湄潭縣、 遵義市,以及道安旅游走廊,確立下壩旅游發展的目標, 并以探索“國際慢鄉村”發展模式為終極目標。 西河鎮旅游興鎮的先行者 湄潭縣鄉村旅游的新標桿 遵義市鄉村旅游的升級版 道安旅游走廊的重點節點 國際慢鄉村的模式探索者 發展定位 產業定位 基于“一村一品”的發展構想,在現在農業種植基 礎上,充分對接國際慢鄉村的打造,形成三大產業體系, 即農業種植、鄉村旅游及傳統手工業,構成下壩
24、國際慢 鄉村體系下的泛旅游產業體系。 基礎農業(茶葉、煙草及何首烏等),苗木(經濟果木、景觀樹 種、盆景)、環境營造(竹、花卉等)。 基礎產業:農業種植業 以國際慢鄉村打造為目標,創造鄉村休閑新模式,引導重慶、貴 陽及遵義等地市民休閑需求。 核心產業:鄉村旅游業 以湄潭區域傳統手工藝為藍本,通過體驗化的改造,形成具備獨 特吸引力的產業發展體系。 特色產業:傳統手工藝 泛旅游產業 傳統手 工業 鄉村旅 游業 農業種 植業 發展定位 市場定位 1.以道安高速為紐帶的“重慶旅游市場”和“貴 陽旅游市場”為核心市場; 2.以杭瑞高速、湄汶二級公路為紐帶的遵義城市 圈旅游市場,及以黔西、黔東兩大區域市場
25、為 拓展市場; 3.以京津冀,東北、中部等區域為代表的北方廣 大區域旅游市場為機會市場。 第三部分 規劃設計篇 一、基地分析 二、規劃構思 三、規劃布局 四、概念總平 五、方案意向 六、慢行體系 七、景觀視線 八、公服設施 一、基地現狀 場地規劃總面積:14.9平方公里 田園風光、黔北民居是基地主要的要素。 基地內有水系貫穿整個片區,水質良好。 基地山體環繞,呈現出良好的景觀氛圍。 用地現狀 EXISTING LANDUSE 用地現狀分析 一、基地現狀 場地現狀 The site situation 場地現狀分析 全村呈現“兩山夾一谷” 的空間格局,谷中有清龍水南 北穿過。 溶洞、溪流、山谷、
26、山 林、農田、茶山穿插其中,相 得益彰,共同構成了環境優美、 鄉味十足的下壩村。 下壩村的主要水系為清龍水,貫穿村落南北, 有兩處源頭,一是由清龍洞引出,另一由下壩村北 端的山谷引出。 河道沿線景觀層次豐富,部分池塘隨枯水季和 水季的到來呈現不同蓄水量,水系存在部分不通暢、 生活垃圾等。 現狀水系 EXISTING RIVER 一、基地現狀 現狀水系分析 選著生態敏感性、坡度、日照強度作為開發適 宜性評價因子,進行單因子條件下地塊開發適 宜性評價。并用權重法疊合因子,進行多因子 條件下地塊開發適宜性評價。 開發適宜性分析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ALYSIS 一、基地現
27、狀 開發適宜性分析 選擇高程、坡度、坡向、水體、地表覆蓋類型、 水體緩沖作為生態敏感性評價因子,進行單因子 條件下地塊生態敏感性評價。并用權重法疊合因 子,進行多因子條件下地塊生態敏感性評價。 生態敏感性分析 ECOLOGICAL SENSITIVITY ANALYSIS 一、基地現狀 生態敏感性分析 優勢條件 基地坐擁道安高速與湄汶二級公路,交通區位優越。 基地內水系貫穿,水質良好,有利項目未來景觀的塑造 基地四周環山,中間為田園,地表植被景觀效果優美,自然生態環境良好。 基地內村落風格較為統一,為營造黔北文化風情打下基礎。 劣勢條件 基地文化資源和獨特自然資源較少。 基地道路交通設施較為匱
28、乏,內外交通缺乏完整體系。 一、基地現狀 發展條件分析 二、規劃構思 三、規劃布局 功能主題分區 Topic partition function 四、項目布局圖 五、方案意向圖 慢行體系設計 Slow system design 六、慢行體系圖 在整體設計上考慮了各景點之間的豎向以及看與 被看的關系,每個區域均有自己的觀景點,同時 也是被觀的對象,各景點之間保持視線通暢,形 成遠景相望的對景效果。 景觀視線 Landscape line 七、景觀視線圖 公共服務設施設計分別以入口服務中心和救護放 飛臺為中心,在其300米的服務半徑內,分別設 有:停車場、咨詢、管理、換乘站、詢問處、洗 手間、
29、垃圾桶、指示牌等服務設施。為游客提供 了全面周到的服務。 公共服務設施設計 ECOLOGICAL SENSITIVITY ANALYSIS 公共服務設施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八、公服設施圖 第二部分 主題打造篇 一、慢游產品體系 二、氛圍營造工程 三、項目投資概算 民居客棧 慢飲食 慢運動 慢居住 慢旅行 慢文藝 鄉村農家 精品酒店 瑜伽 太極 拓展 自行車 漫步 慢交通電瓶車 自行車 DIY佳肴 綠色食材 土特風味 步行 山地車 深度游 沙發游 創意 手工 攝影 民俗 音樂 讀書 對弈 造夢游 曲藝 閱讀 繪畫 咖啡 享茶 購物 慢休閑 健身 田園慢鄉村 田園
30、慢鄉村 生活方式 潔 凈 的 空 氣 綠 色 的 食 材 山林慢鄉村 溪谷慢鄉村 垂釣 溪谷慢鄉村 茶田慢鄉村 山林慢鄉村 溪谷慢鄉村 田園慢鄉村 溪谷慢鄉村 田園慢鄉村 溪谷慢鄉村 田園慢鄉村 各項重點支撐板塊各項重點支撐板塊 充 足 的 陽 光 純 凈 的 水 源 品酒 藥膳調理 茶田慢鄉村 SPA 茶田慢鄉村 禪茶齋 整個慢鄉村 田園慢鄉村 田園慢鄉村 山林慢鄉村 溪谷慢鄉村 茶田慢鄉村 整個慢鄉村 慢鄉村生活方式 美麗的鄉村 一、慢游產品體系 通過對慢鄉村的深入研究,并結合下壩村現狀條件, 以“慢生活、慢養生、慢休閑、慢運動”四大主題整合區 域綜合開發,形成下壩村獨特的慢鄉村旅游體系。
31、 慢游產品體系是下壩村旅游開發的主要建設內容,也 是游客前來下壩可以開展觀光、休閑、游覽、體驗活動的 旅游產品集合。 通過打造漫游產品體系,營造出下壩國際慢鄉村的慢 悠氛圍,使產品能夠充分與主題定位相契合,使下壩村成 為名副其實的“慢悠原鄉”。 “慢生活”主題片區:以清龍水 為主線,溪水農田,小橋人家映 入眼簾。游人漫步于濃厚鄉村田 園氛圍之中,感受下壩輕松愜意, 忘卻生活紛擾。 清龍水 田園慢鄉村 “慢養生”主題片區:位于下壩村 北部溪谷內。以“首烏”引申出 “養生”,營造出一處溪谷飄香、 山花爛漫、山泉溪流的極具度假氛 圍的養生溪谷。 養生谷 溪谷慢鄉村 “慢休閑”主題片區:為下壩村 現有
32、及擬增茶園片區,營造竹茶 交映的禪意氛圍,在清凈從容、 悠然舒緩的時光中,讓疲憊的身 心得到真正的釋放和休息。 禪茶山 茶園慢鄉村 “慢運動”主題片區:以馬蜂堡為 核心,布局適合各年齡段游客的鄉 村戶外運動產品,形成富有鄉野趣 味、全家皆宜的健康綠色鄉村嘉年 華。 馬蜂堡 山林慢鄉村 清龍水休閑長廊 四季花海 清龍水云間 六藝工坊 鄉村嘉年華 十八農家 項 目 構 成 約4200畝 項 目 構 成 項 目 構 成 項 目 構 成 約2250畝 約1800畝 約2850畝 山花溪谷山泉SPA首烏園 竹林茶舍千畝茶田茶經長廊茶園人家 馬蜂堡奇遇鄉村運動營 清龍水田園慢鄉村 慢休閑慢休閑 輕娛樂輕娛
33、樂 微生活微生活 規劃思路:清龍水是下壩村慢游產品體系的精華主題 區,也是下壩村旅游開發應全力打造的重點片區,重點營 造田園式慢鄉村生活方式。 主題功能:農事體驗 鄉村娛樂 民居住宿 綠色餐 飲 慢鄉村營造:以清龍水為田園慢鄉村的主線,通過清 龍水景觀水岸的精心設計,以水為媒,聯動田園、小橋、 水車、人家,營造極富鄉村意境的田園生活畫卷。 項目構成:清龍水休閑長廊、清龍水云間、四季花海、 十藝工坊、十八農家、鄉村嘉年華 1、清龍水休閑長廊 整條清龍水貫穿南北,根據清龍水所處的環境及溪流狀況, 有針對性營造清龍水休閑長廊。 充分考慮到清龍水的休閑及景觀價值,以慢鄉村生活方式 的營造為主導,其駁岸
34、設計主要有自然式駁岸、平臺臨水、硬 質駁岸三種。 平臺臨水主要位于親水的木質平臺處,硬質駁岸則分布于 各休閑空間周邊。 為了減少對自然場地的破壞,大部分駁岸保持了原始的自 然駁岸形式。 清龍水田園慢鄉村 1、清龍水休閑長廊 景觀小品 在清龍水駁岸設計的基礎上,通過景觀小品布局,營 造一個景觀優美、環境宜人的休閑環境。 主要景觀小品有:風雨廊橋、龍骨車、水車、濱水游 憩道等 風雨廊橋:修繕九疊水上游的風雨廊橋,保留原木結構, 依據下壩村整體風格對外立面做一定裝飾,作為村文物 在橋頭立說明木牌。并以古廊橋為原型,在九龍灘南側 修建新廊橋。 龍骨車、水車:原址恢復龍骨車和水車,尺寸規格結合 清龍水水
35、力與村內老年人回憶共同確定。 濱水游憩道:分布于九疊水之后的清龍水中上游兩岸, 以木棧道和生態河堤交替,供游人漫步、騎行。 清龍水田園慢鄉村 1、清龍水休閑長廊 休閑業態 九疊水南側至清龍水中上游西岸區域,結合水岸 游憩道分布鄉村休閑業態,匯集約10-15家小型休閑 館(舍/廳),為游人提供多種選擇的休閑消遣去 處。 主要休閑業態:包括咖啡室、風味小食社、品茗 室、水吧、棋吧、茶餐廳和土特產商店等 建筑要求:風格上要與村內民居相協調;建材上 以木質或竹質建材為主體;高度上不宜過高,以1-2 層為宜。 清龍水田園慢鄉村 清龍水田園慢鄉村 2、清龍水云間 水云間,是一種意境,旨在打造出一處清新脫俗
36、的鄉村式生活 空間,讓游客在自然而又不刻意的精致中,體驗隨心、隨性。 項目位置:位于龍洞瀑布的東側,風雨廊橋的北側三角地帶區 域 主題定位:精品鄉村酒店、中高端鄉村旅游接待、西河鎮政務 接待中心 功能構成:特色餐飲、鄉村主題客房、會議中心、鄉村娛樂中 心、停車場。 項目特色: 擁有開闊的視野,可遠眺田園、茶山、村落; 優美的山水環境,擁有清龍瀑布、九疊水、龍洞等景觀; 慢悠的生活方式,在這里,提供的服務盡顯鄉村味道,突出慢 悠的旅居體驗。 清龍水田園慢鄉村 3、六藝工坊 以保護傳承我國傳統手工藝為核心精神,在下壩 村建設10個傳統手工藝、農產品加工工藝的工坊,游 人可參觀傳統工藝制作流程甚至親
37、身參與其中,更可 購買制成品。 水力碾坊:風雨廊橋旁,原址恢復原水力碾坊。設 計外包裝,出售“下壩碾坊”成品米。 制茶坊、灰豆腐作坊、辣椒醬手工作坊、竹編坊、 苗家繡坊:主要分布于清龍水北山下民居地帶,每 間工坊面積約2030 ,具體視實際操作而定。鼓 勵下壩村及附近地區掌握相關手工藝技能的居民前 來創業,政府出臺鼓勵政策。 清龍水田園慢鄉村 4、四季花海 項目位置:X306西北的谷地農田內,是整個下壩村最 集中的農業種植區域。 策劃思路:通過土地扭轉,由鎮(村)統一運作農業 種植。充分考慮下壩自然條件與經濟,選取向日葵、馬鞭 草、百合、萬壽菊等經濟型農業種植品種,營造美麗浪漫 的下壩鄉村意境
38、。 項目價值:在保證經濟收益的前提下,通過農業景觀 的營造,能夠讓游客于旅游季各時段來到下壩都能感受到 夢幻花境。 清龍水田園慢鄉村 5、十八農家 對下壩村內愿意參與鄉村游接待的農家進行裝飾升級,定 期開展服務培訓,與禪茶山主題片區的民宿形成統一運營平臺。 參考貴州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管理辦法(試行), 制訂更細致深入西河鎮和下壩村實際情況的鄉村民居管理運 營制度,使本地鄉村旅游的運營更有章可循,鄉村旅游住宿 行業更為規范。 每戶民宿提供的游客房間不應少于兩間,每間不少于15 ; 注重房前屋后與客房環境布置,要能與下壩村的茶、竹、花 氛圍相呼應。 除住宿設施以外,民宿還提供餐飲服務。每戶
39、民居至少能擁 有一個特色菜,全村形成以本地特色農產品(如灰豆腐和辣 椒醬)為下壩旅游吸引點的“下壩農家宴”。 清龍水田園慢鄉村 6、鄉村嘉年華 項目位置:位于X306西北、與村道交回,緊鄰 自駕營地,打造適合幼齡兒童的輕娛樂游戲區。 著重突出鄉村田園的游憩方式,以農田為基底, 以農作物為題材,通過簡易的生態建設物為游戲創造 無盡樂趣。 改寫兒童游樂的傳統城市范式,創造主題游樂的 全新模式,打造“田園游樂場”、“童話小屋”、 “迷你農莊”等項目。 田園游樂場:以農具為元素、與農作物為材質, 以歐美的鄉村游樂為原型,設計打造的稻草盒子、田 園迷宮、稻草蹦蹦床、瘋狂竹筒、奶牛小火車、南瓜 保齡球等系
40、列農場游樂園。 清龍水田園慢鄉村 童話小屋:以當今兒童熟知的童話故事為原型,設計建造離 奇有趣、令人遐想連篇的生態小屋,成年人也能在這里找尋到曾 經的童年夢想。 迷你農莊:將課本上的農業知識實景化、情景化、游樂化、 體驗化,以創意的活動激發兒童的求知欲望,在玩耍中品讀鄉村 的奧秘,在快樂中健康成長。 養生谷溪谷慢鄉村 溪谷水溪谷水 慢養生慢養生 微度假微度假 規劃思路:規劃區內現有首何烏種植及加工基地, 以此為基礎,結合幽靜的山水環境,充分挖掘溪谷區域 養生度假元素,通過慢鄉村主題化打造,構成獨特特色 的慢鄉村養生體系 主題功能:溪谷休閑 首烏養生 山泉度假 慢鄉村營造:溪谷片區是下壩村的秘密
41、,景色優美, 環境幽靜,山谷溪水人家,構成極美養生度假環境, 是一處能夠讓游客靜下心,留下來的好地方。 以此營造集聚山水人家、浪漫溪谷、山泉度假、首 烏養生等于一體的慢養生的鄉村生活方式。 項目構成:首烏園、山泉SPA、山花溪谷 養生谷溪谷慢鄉村 1、首烏養生園 以現有何首烏種植田為核心,在谷內、尤其是溪流兩側增種其他藥材, 豐富谷內保健藥材種類,形成中藥種植園,打造集草藥種植,中草藥初加工、 保健藥膳、種植園區觀光于一體的首烏主題園區。 藥膳坊:首推首烏藥膳作為養生谷的招牌餐飲,并陸續開發新品藥膳養 生菜品。藥膳坊為特色餐廳,規模不宜過大,裝飾宜清雅優雅,與養生谷氛 圍相符。 游客可在種植工
42、人的指導下親自采挖首烏,購買作為旅游紀念品。 加大首烏制品研發力度,出品各類型、各檔次首烏禮品,于首烏食園外開 辟銷售柜臺,供游客選購。 養生谷溪谷慢鄉村 2、山泉SPA 以下壩村清龍水水上游的優良山泉為賣點,在山腳下為游客提 供鄉野之中令人驚喜的放松身心療養之旅。聆聽耳畔汩汩的溪谷泉 聲,看著眼前創意的泉水景觀,品味著山泉沖泡的云間茶,享受真 正的泉生活。 主題定位:精品SPA養護中心、中高端鄉村酒店 功能構成:“山珍鄉味”特色餐飲、山泉主題客房、山泉SPA養 生中心。 山泉意境:充分發揮山泉SPA精致的山林溪谷用地,保持環境的 自然生態,將禪意小屋種在林畔溪間,讓溪流之水自然穿行其間, 讓
43、身心融入博大的山水禪意之中。 項目特色: 結合本地藥材與茶,創立獨特養生SPA流程, 有專業老師教習瑜伽與太極等“慢”運動,動靜之間身心舒緩。 養生谷溪谷慢鄉村 山泉SPA意向圖 養生谷溪谷慢鄉村 3、山花溪谷 區別于清龍水四季花海的經濟花卉作物,此處以 養生谷內的兩條山間溝谷打造野花谷,播種純景觀野 花組合花種。 以爛漫山花的浪漫氛圍喚醒游人柔軟的心靈,營 造明信片般的鄉野景色。 山間溝壑地帶打造更富有鄉野味道的大地景觀, 與“清龍水”片區的“四季花海”形成景觀對比。 禪茶山茶山慢鄉村 茶之味茶之味竹之意竹之意禪之境禪之境 規劃思路:擴張現有茶園種植面積,營造茶 山連綿、竹茶交映的詩畫意境,
44、構成慢鄉村禪意 生活。 主題功能:茶園種植 禪意休閑 鄉村接待 禪意營造:“以竹造境 以茶品禪 禪茶一 味 竹茶一體”,通過精心的游憩環境設計,讓 游客行走于竹林、茶田,禪意于心。 項目構成:千畝茶園、茶經長廊、竹林茶舍、 茶園人家 禪茶山茶山慢鄉村 1、千畝茶田 按照湄潭縣茶產業總體布局,結合西河 鎮的茶園種植指標,下壩村將新增1600畝 茶園面積。 本規劃結合西河鎮茶產業總體布局,于 現有茶園基礎上,擴大茶園種植面積,營 造更大區域的茶園景觀,并融入整個湄潭 縣的茶鄉一體化旅游計劃之中。 游客可在此觀光、賞景,在茶園小徑間 呼吸吐納,也可跟隨茶農識茶、辨茶。 禪茶山茶山慢鄉村 2、茶經長廊
45、 茶經長廊為禪茶山主題的重要休憩節點。 建于茶山之上,是下壩較高海拔處的景觀建筑。 力求選用本地竹木作為建筑原材料,與茶園素 雅環境相襯;形式與制式模仿清龍水片區的風 雨橋,山上山鄉形成呼應。 以竹刻茶經飾于長廊一壁,游客在此 或誦讀茶經,或賞山下千畝茶園。 禪茶山茶山慢鄉村 3、竹林茶舍 在茶園深處建造一間茶道體驗館,從山下有 石徑可達。整間茶舍為竹林所掩映,使用本地 的竹木原材料,體現原始而樸素的觀點。 提供湄潭出產的優質茶供茶客品嘗,并有專 業茶道教師為客人提供服務。 另辟有素食餐廳提供禪茶齋,滿足茶客凈滌 身心之需求。 禪茶山茶山慢鄉村 4、茶園人家 位于禪茶山山腳下。如同清龍水的“十
46、八民 居”,“茶園人家”也是由本村村民參與的民宿 及餐飲配套設施,與清龍水片區的民宿實行統一 運營。 房屋外部環境需根據茶園整體氛圍進行美化, 栽種竹、桃樹、梅樹等多年生木本植物,成為交 相掩映的畫中意境。 食罷食罷 一覺睡,起來兩碗茶;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一覺睡,起來兩碗茶;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 樂人惜日樂人惜日 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 白居易白居易兩碗茶兩碗茶 馬蜂堡山林慢鄉村 慢運動慢運動微休閑微休閑重體驗重體驗 規劃思路:馬蜂堡片區,因其較為破碎的地形,此 區為開發最少的區域。借山勢及地形起伏,馬蜂堡及周 邊開發為拓展運
47、動場地,適合青少年及成年人游樂,重 點營下壩鄉村的慢運動主題區。 馬蜂堡探秘將以喀斯特山體為依托,通過游戲情境 化的設計,能夠形成極具娛樂參與性的戶外探秘活動。 主題功能:山地運動 企業拓展 生態保育 項目構成:馬蜂堡探秘、鄉村運動營 1、馬蜂堡奇遇 借馬蜂堡現有的奇趣形態,加以拓展 修飾,成為下壩最有趣味、也是下壩旅游 代表娛樂產品之一。適合各年齡段人群參 與,是極好的親子游、親友游項目。 馬蜂堡內巷道延伸至山外,以玉米、 向日葵或稻草垛構成露天迷宮,成為即是 農業觀光又是娛樂游戲的產品,與馬蜂堡 一齊構建為一個大型自然迷宮。 馬蜂堡山林慢鄉村 2、鄉村運動營 以馬蜂堡片區的多山地形為依托,
48、開展戶外拓展 運動。以功能齊全的鄉村拓展娛樂,打造滿足戶外拓 展、實踐教學、旅游觀光等多種需求。 鄉村運動營適應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學生和游 客的需要,集企業拓展培訓、青少年社會實踐、團隊 活動以及休閑旅游為一體的大型鄉村運動營。 鄉村運動營主要由戶外拓展基地、從林CS野戰場、 青少年運動營等部分構成。 馬蜂堡山林慢鄉村 二、氛圍營造工程 氛圍營造工程 基礎配套工程 完善基礎功能完善基礎功能 1. 綜合服務 2. 慢行體系 3. 導視系統 4. WIFI工程 環境營造工程 營造詩意氛圍營造詩意氛圍 1. 生活化場景營造 2. 傳統手工藝展示 3. 節慶活動化打造 村落整治工程 美化村落環境美化
49、村落環境 1. 建筑風格優化 2. 村落衛生整治 3. 河流綜合治理 氛圍營造工程是下壩村打造國際慢鄉村的基礎性工程,是營造慢旅游氛圍的關鍵所在。 通過“村落整治工程、環境營造工程及基礎配套工程”三大工程的整體打造,使下壩村更美麗、更有韻味,更加貼切城市旅游者對鄉村慢生 活方式的期望。 基礎配套工程 基礎配套工程,是下壩慢鄉村打造的基礎性保障工程,涉及到旅游綜合服務、道路交通、水電管網、VI導視等眾多方面,本規劃僅從“綜合 服務、慢行體系、導視系統”三大基礎工程進行總體布局,以及極具個性化的“WIFI工程”。 1、綜合服務 綜合服務主要則鄉村景觀大門、游客服務中心、 旅游集散廣場、電瓶車換乘中
50、心、鄉村停車場、 自駕營地等構成 。 鄉村景觀大門:位于下壩村入村公路口,建筑 風格上突顯湄潭茶城的鄉村格調,并融入慢鄉村 文化元素。 游客服務中心:提供旅游咨詢服務,并提供電 瓶車售票服務,向游客集中展示下壩村村容風貌、 鄉村美景、節事活動以及生活方式。 旅游集散廣場、電瓶車換乘中心、鄉村停車場、自駕營地: 四大基礎配套集中打造,利于集約化基礎配套。其中,集散廣場與游客 服務中心相鄰,電瓶車換乘中心與鄉村停車場空間共享,自駕營地與鄉村停 車場相連。 項目建設內容風格意向規模/數量 鄉村景觀大門規模/體量鄉村味、生態型 游客服務中心小型游客服務中心黔北民居風格1畝 旅游集散廣場小型廣場休閑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