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南部生態農業建設規劃說明書(18頁).doc
-
資源ID:247144
資源大小:30KB
全文頁數:18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河南省西南部生態農業建設規劃說明書(18頁).doc
1、一、基本情況(一)生態環境狀況*縣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陽盆地西沿,引丹工程上游,轄 1 6 個鄉鎮,289 個行政村,總人口 63 萬人,總農戶數 1 3 萬戶,其中農村人口 5 7 萬人,土地總面積 2303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 7 1 萬畝,林地面積 148 萬畝,經濟林地 56 萬畝,森林覆蓋率達 47,是一個以林牧為主的山區農業縣。*縣屬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光熱充足,雨水充沛,全縣水資源總量 689 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 626 億立方米,地下水 O63 億立方米;另有中型水庫 3 座,小型水庫 46 座,年降水量798 毫米。農業生產以種植業、牧業和林業為主,常年農作物主要有小麥、
2、玉米、小辣椒、紅薯等,畜牧養殖業以豬、牛、羊、雞為重點。改革開放以來,全縣依據山區資源優勢,大幅度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使整體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以經濟林、養殖業為主的優勢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確立了主導地位,以*食品有限公司為龍頭,帶動了我縣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為此,縣委、縣政府狠抓農村生態能源建設,努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條件,圍繞生態農業建設,積極實施了以沼氣為重點的農村能源工程建設項目,同時示范推廣了“豬一沼一菜(果、糧等)”多種生態農業模式,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提高了綜合效益,實現畜禽糞便資源高效開發利用,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至目前全縣累計完成戶用 8 立方沼氣3.6 萬戶, 50300
3、立方中型沼氣工程 36 處, 300 立方以上大型沼氣工程 23 處。(二)生態農業建設現狀近年來,圍繞生態農業建設,我們主要推廣應用了以下六種沼氣實用模式。一是“豬沼發電種植”循環經濟模式。我縣是全省的養殖大縣,大型養殖場較多,以前均沒有糞污處理設施,造成環境污染嚴重,與周邊群眾關系惡化。不僅影響到養殖業的發展,而且也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縣*公司是一家大型現代化養豬企業,近幾年來利用亞行貸款農村能源生態建設項目等項目,共建設了6003300 立方的大型沼氣工程 21 處。公司目前用沼氣發電,年發電量達 380 萬度,不僅可以照明、豬舍取暖、沼氣火槍消毒,而且可以滿足動力用電。僅此一項,年可節支電費 230 萬元。用沼液沖刷豬舍,不僅節水,而且可減少消毒液用藥次數,此項年可節支 100 萬元。用沼液喂豬, 每年可節糧 300 萬公斤。 同時沼液每年可灌溉農田和果園 1500余畝,每年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