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淮南地處安徽中北部,是華東最大的能源基地,市區背依淮河,田家庵是主城區坐落在中國地理分界線上,跨越南北的一座現代化能源城市!三山鼎立,三水環繞,三城互動,三業齊飛;是一個坐落在山水之間的美麗城市。商行高鐵、京福高鐵、合蚌客運專線交匯于此;1952年建市,全市人口240萬,城市人口106萬,城區面積100多平方公里;安徽兩個“雙百”城市之一,和重慶、大連、青島為13個“較大城市”安徽第二大城市,我國118座特大城市之一,享有地方立法權1985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對外開放城市是省會都市圈成員,正大力推進“合淮”同城化2010年城市人均工資全國第26位,安徽第一能源史在2009年悄悄劃過107年,是國家
2、6個大型煤電基地之一國內首個億噸煤炭基地亞洲第一礦顧橋所在地華東電網第一主力城市速描淮南市位于中國華東腹地,是安徽省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東與滁州毗鄰,南與合肥接壤,西南與六安相連,西及西北與阜陽、亳州交界,東北與蚌埠相交。是安徽省中北部重要中心城市。 淮南是安徽省經濟實力以及城市發展勢頭位居第二的地級市。城市交通發達,外環省級高速公路較多,鐵路沿線貨運、客運交通方便,這是城市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淮南是合肥與安徽經濟交流、長三角經濟帶產業梯度轉移的“橋頭堡”!地理位置淮南地區礦產資源豐富,探明儲量153億噸,占全省的74%,占華東地區的32%,占全國儲煤量的19%;淮南市的支柱產業為煤、電、化工
3、。行政區劃、人口淮南于1952年建市,市轄田家庵、謝家集區、八公山區、大通區、鳳臺縣、潘集區5區一縣1個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47個鄉鎮,19個街道,19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603個村民委員會。城市規劃區范圍853.7平方公里。2008年年末全市總人口243萬人。城市人口約113萬。2010年全市GDP為603.5億元,比上年增長13.0%,人均GDP35000元;目前淮南城市人口構成特征城市人口基礎較大,城市化率高鄉鎮人口城市化明顯外來人口比例偏低,以本地人為主 淮南依城市規劃可劃分為:一個主城區、兩個副中心!主城區已呈“三足鼎立”之勢!主城區又分為:東部城區、西部城區和山南新城;兩個副中心分別為:潘集區、和鳳臺縣。東部城區:以居住、商貿、金融、高新產業、教育為主;西部城區:以生活服務、加工制造、旅游服務為主;山南新城:以居住、文體教育、行政辦公、商業服務、 高新產業為主城市規劃整個淮南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