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舍建設牛舍建設牛場的建設與規劃技術牛場的建設與規劃技術一、場址的選擇牛場場址的選擇要有周密考慮,統盤安排和比較長遠的規劃。必須與農牧業發展規劃、農田基本建設規劃以及修建住宅等規劃結合起來, 必須適應于現代化養牛業的需要。 所選場址,要有發展的余地。1、地勢高燥。肉牛場應建在地勢高燥、背風向陽、地下水位較低,具有緩坡的北高南低,總體平坦地方。切不可建在低凹處、風口處,以免排水困難,汛期積水及冬季防寒困難。2、土質良好。土質以沙壤土為好。土質松軟,透水性強,雨水、尿液不易積聚,雨后沒有硬結、有利于牛舍及運動場的清潔與衛生干燥,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發生。3、水源充足。要有充足的合乎衛生要求的
2、水源,保證生產生活及人畜飲水。水質良好,不含毒物,確保人畜安全和健康。4、草料豐富。肉牛飼養所需的飼料特別是粗飼料需要量大,不宜運輸。肉牛場應距秸稈、青貯和干草飼料資源較近,以保證草料供應,減少運費,降低成本。5、交通方便。架子牛和大批飼草飼料的購入,肥育牛和糞肥的銷售,運輸量很大,來往頻繁,有些運輸要求風雨無阻,因此,肉牛場應建在離公路或鐵路較近的交通方便的地方。6、衛生防疫。遠離主要交通要道、村鎮工廠 500 米以外,一般交通道路 200 米以外。還要避開對肉牛場污染的屠宰、加工和工礦企業,特別是化工類企業。符合獸醫衛生和環境衛生的要求,周圍無傳染源。7、節約土地。不占或少占耕地。8、避免
3、地方病。人畜地方病多因土壤,水質缺乏或過多含有某種元素而引起。地方病對肉牛生長和肉質影響很大,雖可防治,但勢必會增加成本。故應盡可能避免。二、設計原則修建牛舍的目的是為了給牛創造適宜的生活環境, 保障牛的健康和生長的正常運行。 花較少的資金、飼料、能源和勞力,獲得更多的畜產品和較高的經濟效益。為此,設計肉牛舍應掌握以下原則。1、為牛創造適宜的環境。一個適宜的環境可以充分發揮牛的生產潛力,提高飼料利用率。一般來說,家畜的生產力 20取決于品種,40-50取決于飼料,20-30取決于環境。不適宜的環境溫度可以使家畜的生產力下降 10-30。此外,即使喂給全價飼料,如果沒有適宜的環境, 飼料也不能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畜產品; 從而降低了飼料利用率。 由此可見,修建畜舍時,必須符合家畜對各種環境條件的要求,包括溫度、濕度、通風、光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氨、硫化氫,為家畜創造適宜的環境。2、要符合生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