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隧道施工質量通病防治手冊1.超欠挖1.1 原因分析測量放樣不精確;巖石隧道爆破施工不到位或圍巖坍落;挖掘機開挖時直接開挖到設計預留的開挖輪廓邊緣;地質情況較差、土體垂直節理發育、穩定性差、局部出現坍塌;掌子面開挖后架設拱架前不進行初噴,導致粉質黃土失水松散掉塊;1.2 防治措施測量放樣時要精確標出開挖輪廓線,在開挖過程中控制好開挖斷面,做到測量精確;巖石隧道爆破開挖時要嚴格按照爆破施工技術交底進行提前準備,精確控制好炮眼間距,并嚴格按照技術參數裝入藥量,不能忽多忽少;在開挖過程中還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預留變形量,應將施工中可能發生的圍巖變化情況(掉塊或坍落)進行考慮;在施作超前小導管時要控制好外
2、插角,防止因外插角過大造成超挖;預留開挖輪廓邊緣線,在開挖過程中采用人機配合,避免機械開挖造成超、欠挖現象;地質情況較差、局部出現坍塌時根據實際情況盡快施作初期支護進行封閉處理;開挖到設計輪廓線位置后立即進行初噴封閉開挖面,再架設型鋼拱架;2.超前小導管外插角、孔距、孔深偏差超標2.1 原因分析施工人員不認真,現場交底和監控不夠。2.2 處理措施(1)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布點、施作,對標檢查,并經監理工程師檢查符合設計即驗標要求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施工。(2)加強技術交底,使一線施工操作人員心理明白。(3)嚴格工序質量責任制,嚴格獎罰兌現。3.黃土隧道開挖后的坍落3.1 原因分析黃土隧道開挖后裂
3、縫發育較快,若為富水地段,在自重作用下可隨時出現坍落。粉砂質黃土內聚力差。3.2 防治措施黃土隧道應在開挖后盡快施作臨時支護,及時封閉成環,并加快混凝土襯砌施作,以保證施工安全。粉砂質黃土加密掛網,先采取小風壓初噴一層。4.富水隧道隧底開挖時拱頂沉降量大4.1 原因分析黃土顆粒間潛水量大,xx 力降低;隧底泥化嚴重,清理淤泥耗時太長;超挖的 20cm 采用濕噴工藝噴射 C25 耗時太長,早期強度增長慢,可能會受到踩踏;4.2 防治措施拱腳加大至 80cm,增加力的傳遞面積,減少沉降;人工配合機械開挖至設計標高時立即進行隧底清理,然后采用干噴工藝噴射 20cm 厚混凝土封閉堵水,再架設鋼架。 (此方法較前者可縮短 23 小時,從而實現早封閉、快成環,從而減少沉降量);5.初期支護分層噴射混凝土掉層脫落5.1 原因分析第一次噴射層和鋼架表面塵土污染清理不徹底,降低了新舊混凝土的黏結力;噴射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