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第一章城市基本情況城市基本情況一、自然條件一、自然條件1地理位置蘇州市位于北緯 30463202,東經 1201112116,地處長江三角洲東南部。西南瀕臨太湖,北依長江,東接上海,西連無錫,南鄰嘉興、湖州,滬寧鐵路東西橫越,京杭運河南北縱貫。2氣候條件蘇州地處溫帶,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3地形地貌蘇州地處長江三角洲的太湖平原, 境內土壤的發育, 受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和河港交錯、湖蕩棋布的地理環境等影響,地貌屬流水地貌型。全市地勢低平,平原占總面積的 55%,水網密布。因境內地勢平坦,西高東低,水流一般由西向東和由北向東南流動為主。4土地資源截至 2006
2、 年末,蘇州全市總面積為 8488 km,其中耕地面積 2575 km,園林地 3458km, 城鎮工礦用地 1460 km, 交通用地 247 km, 水域面積 3553 km, 其他用地 307 km。5水資源全市水面約 3553 km, 約占總面積的 41.86%, 境內全年徑流量可達 96 億立方米以上。全市有大小河道 2 萬余條,其中縣級以上河道 147 條,通江河道主要有張家港、十一圩港、望虞河、常滸河、白茆塘、七浦塘、楊林塘、瀏河、婁江、吳淞江、太浦河等;內部主骨干河道有江南運河、元和塘、橫涇塘、鹽鐵塘等。大小湖蕩 323 個,除太湖外,較大的湖泊有陽澄湖、淀山湖、澄湖、昆承湖、
3、元蕩、獨墅湖等。長江蜿蜒流經張家港、常熟、太倉 3 縣市,全長約 147 公里。境內長江水域面積約 500 平方公里,江面平均寬 7 公里以上,最寬處瀏河口達 14 公里。蘇州地區屬典型的江南水網化平原地區,因而淺層地下水的補給形式以垂直補給為主,主要有大氣降水補給。深層地下水是工業和生活所必須的地下水資源(同時也是能源),天然狀態下的補給、徑流、排泄循環條件已為人工開采所破壞。6礦產資源蘇州礦產資源有高嶺土、瓷石、硫、花崗石、石灰石、石英、煤、天然氣、銅、鐵、鉛、銦、鎘、銀、磁鐵等 16 種。礦產以非金屬為主,其中高嶺土、花崗石以儲量豐富、質量優異名冠全國。7農業資源主要種植水稻、麥子、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蘇州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素有“人間天堂”之美譽。二、歷史沿革二、歷史沿革有近 2500 年歷史的蘇州古城,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