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三國吳都風光帶四期概念性規劃設計方案文本(13頁).doc
-
資源ID:248685
資源大小:119.54KB
全文頁數:1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鄂州市三國吳都風光帶四期概念性規劃設計方案文本(13頁).doc
1、鄂州市三國吳都風光帶四期概念性規劃設計鄂州市三國吳都風光帶四期概念性規劃設計方案一方案一一、項目概況鄂州市位于湖北省的東部,長江中游南岸。這里曾為三國吳王故都,是歷史文化名城。從其悠久的城建歷史來看,鄂州城市發展一直和長江航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建國后,因其他主要交通方式的發展,鄂州的城市發展重心向內陸偏移,濱江老城區的功能正在被慢慢轉移。隨著“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鄂州成為湖北省對外開放的窗口,是國家確定的開放城市和對外開放口岸。在此背景下,作為環境景觀形象突出的鄂州城市濱江地帶也納入了重點規劃建設的視野。2006 年,鄂州市政府組織編制了鄂州市城市濱江帶概念性規劃 ,將西起樊口大閘,東至池
2、湖港十公里長的濱江地帶,規劃為“生態鄂州、古城鄂州、人居鄂州、花園鄂州、港口鄂州”五大功能區段。三國吳都風光帶四期西起古城路,東止五丈港碼頭,南至沿江大道南側,北至沿江岸線,全長 4460m。北與黃岡市隔江相望,南臨居住用地及公共綠地。根據項目任務書的定義,三國吳都風光帶四期是人居鄂州的濱水開放空間,是展示花園鄂州的魅力窗口, 是城市的沿江生態景觀長廊, 是弘揚鄂州歷史文化和塑造現代開放文化的載體。二、上位規劃解讀2.1湖北省鄂州市濱江地帶控制性詳細規劃定位:定位:文化娛樂、健身游憩、旅游居住等復合功能集聚帶城市風貌展示帶和城市新的形象聚焦帶帶動城市沿江發展及舊城更新的增長帶規劃目標規劃目標:
3、 :(1)完善城市濱江公共空間,打造活力地段。通過現有用地的功能置換,滿足城市功能需求,營造宜人濱江公共活動空間,恢復地段活力。(2)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長江孕育了鄂州的文明與發展,設計中要體現對于自然的尊重,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3)以線帶面,梯度發展。濱江地帶環境的改善和功能的恢復,促進周邊土地的級差效益,使周邊成為城市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4)打造濱江旅游品牌,再造城市濱江名片。按照城市總體規劃提出的“襟江抱湖枕名山”的框架,山、水、園林、城渾然一體是城市特有的景觀格局。本次規劃要打造一個鄂州城市濱江名片,使之成為高檔的濱江旅游品牌。(5)合理保護和利用歷史文化遺存。充分挖掘鄂州吳、楚文化底蘊,妥善合理地保護和利用地段內地歷史遺存,加強現代和歷史的對話和交流,使人們身居其中,賞自然山水,感吳楚遺風。2.2 其他業主提供按百年一遇的防洪標準最高水位25.62 米最低水位9.27 米規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