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方案文本(2016-2025年)(34頁).pdf
-
資源ID:257495
資源大小:416.07KB
全文頁數:34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積分:
2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安徽省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方案文本(2016-2025年)(34頁).pdf
1、安徽省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 (20162025 年) 未來十年,是決戰決勝全面小康、建設五大發展美好安徽的重要時期,也是我省城鎮化發展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的關鍵時期。為推進我省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依據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 年)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省安徽總體方案等,編制安徽省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20162025年)。 第一章 規劃背景 第一節 現實基礎 “十二五”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省堅持工業化、城鎮化雙輪驅動,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試點省建設,城鎮化水平快速持續提升。 質量和速度雙提升,開始進入城市主導
2、型社會。全省城鎮人口五年增加約 550 萬人,城鎮化率年均提高 1.5 個百分點,超過全國平均速度,城鎮常住人口首次超過農村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 50.5%,初步進入城市主導型社會。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穩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取得階段性成效。 承東啟西和聯南接北作用雙發揮,在全國的地位顯著提升。我省在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重要樞紐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合肥市成為長三角副中心城市和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皖江八市納入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阜陽、蚌埠成為中原經濟區重要中心城市,安慶、六安成為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中心城市,黃山、池州成為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核心城市
3、。 集聚與帶動效能雙加速,網絡化城鎮體系基本形成。合肥都市圈不斷壯大,以 19%的國土面積集聚了 25%的人口,創造了 34%的地區生產總值,城鎮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2 個百分點,在全省發展中的核心帶動作用日益突出;皖江城市帶綜合競爭力顯著增強,成為全省城鎮化和工業化的重點地區;皖北城市群逐步探索出農業地區“四化”協調發展的城鎮化路徑,發展實力不斷提升。 規模與品質雙增強,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提高。規模等級不斷完善,合肥市區常住人口規模超過 400 萬,蕪湖、蚌埠、阜陽、淮南、淮北市區常住人口規模超過100 萬,馬鞍山、安慶、六安、宿州、銅陵、亳州市區常住人口規模超過 50 萬,市區常住人口規模 50 萬人口以下小城市 65 個,建制鎮 843 個。綜合承載力不斷提升,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市宜居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吸納了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在城鎮化快速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