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數字經濟“十四五”發展規劃方案文本(2021—2025年)(46頁).doc
-
資源ID:257544
資源大小:100KB
全文頁數:4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重慶市數字經濟“十四五”發展規劃方案文本(2021—2025年)(46頁).doc
1、 1 重慶市數字經濟“十四五”發展規劃(20212025 年)為加快打造“智造重鎮”、建設“智慧名城”,不斷激發我市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活力,再創數字經濟發展新優勢,引領全市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根據國家數字經濟“十四五”發展規劃有關要求和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結合重慶實際,制定本規劃。規劃期限為 20212025 年,展望至 2035 年。一、 “十三五”發展回顧“十三五”期間,全市上下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 構建“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 集聚“云聯數算用”全要素群,塑造“住業游樂購”全場景集,加快推動數
2、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充分挖掘大數據商用、政用、民用價值,著力用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全市數字經濟呈現加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并取得了積極成效。數字底座不斷夯實。 全市累計建成開通 5G 基站 4.9 萬個, 躋身全國第一梯隊。兩江國際云計算產業園形成 1.9 萬架機柜、24萬臺服務器的數據存儲能力,數據中心規模位居西部前列。建成 2 全國首條、針對單一國家、點對點的國際數據專用通道中新(重慶)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建成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省際直聯城市超過 32 個,省際互聯網出口帶寬達 36.8T。數字產業不斷壯大。全市數字產業增加值高速增長,截至20
3、20 年底達到 1824 億元。加速推進智能產業補鏈成群,著力構建“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筆記本電腦產量連續 7 年位居全球第一。扎實推進中國軟件名城創建工作,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規模突破 2000 億元。 加快建設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 中國智谷(重慶)科技園、渝北仙桃國際大數據谷、重慶高新軟件園等戰略平臺,集聚大數據智能化企業 7000 余家。融合發展不斷深化。實施 2780 個智能化改造項目,建成 67 個智能工廠和 359 個數字化車間。打造十大工業互聯網平臺,累計服務企業“上云”7.1 萬余戶、連接設備 150 萬余臺。推廣 BIM 技術應用工程項目 800 個,實施智慧工地 2630 個、數量居全國第一。建成市級智慧農業試驗示范基地 200 個, 市級農業生產智能化示范基地 370 余個。電子商務升級出新,集聚電商(網商)近 66 萬家。數字治理不斷強化。全面實施“云長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