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環境智能公共服務平臺方案建議書目錄城市環境智能公共服務平臺方案. 3一、項目概況.3(一)本項目編制依據.3(二)項目提出的理由與過程.4(三)項目建設目標、規模、周期. 6(四)項目建設內容一覽表. 7(五)項目預算和資金來源.10(六)建設運營模式及示范性.10二、可行性分析.12三、項目建設目標與任務.14(一)項目建設任務、范圍和規模.14(二)項目本期的建設任務、范圍和規模.15四、項目建設原則和技術路線.15五、項目建設總體框架設計.22六、項目應用系統設計.24(一)環境有害氣體監測平臺.24(二)水質監測平臺.25(三)環境及碳排放監測平臺.26(四)小型氣象站.29七、項
2、目數據設計.31八、項目計算機及網絡平臺系統設計.33(一)網絡平臺.33(二)計算平臺.34九、項目投資概算.35十、項目建設及運行管理.36十一、項目建設進度.36十二、項目成功的關鍵因素分析.38城市環境智能公共服務平臺方案一、項目概況(一)本項目編制依據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下達的關于開展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文件。(二)項目提出的理由與過程當前,我國環境狀況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環境矛盾凸顯,壓力繼續加大。一些重點流域、海域水污染嚴重,部分區域和城市大氣灰霾現象突出,許多地區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過環境容量。農村環境污染加劇,重金屬、化學品、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及土壤、地下水等
3、污染顯現。部分地區生態損害嚴重,生態系統功能退化,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核與輻射安全風險增加。人民群眾環境訴求不斷提高,突發環境事件的數量居高不下,環境問題已成為威脅人體健康、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全球性環境問題的壓力不斷加大。環境保護法制尚不完善,投入仍然不足,執法力量薄弱,監管能力相對滯后。同時,隨著人口總量持續增長,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能源消費總量不斷上升,污染物產生量將繼續增加,經濟增長的環境約束日趨強化。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中指出,到 2015 年,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城鄉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質大幅提高;重金屬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等污染防治成效明顯;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水平得到提升;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扭轉;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能力明顯增強,核與輻射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環境監管體系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