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表 1施工組織設計文字說明一、一、工程概況工程概況1 1、工程基本情況:、工程基本情況:( (1 1) )項目名稱及意義項目名稱及意義a、本建設項目為岳陽市高發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國道 G106線平江通城界至黃泥界公路改建工程項目。106 國道是連接湖北,廣東的重要省際干線公路,本項目位于 106 國道湖南境內最北部,現有道路坡陡、彎急、路窄、街道化嚴重,交通事故頻繁,已經成為 106 國道全線卡脖子的路段,該項目的實施為改善 G106 公路網的地位、大力發展區域經濟,優化干線公路網,改善平江老區的交通條件有重要的意義。 本公司參加的是平江通城界至黃泥界公路改建工程項目第 D 合同段的投標。
2、b、設計標準:按二級公路標準,設計行車速度 60 公里/小時。路基寬 10-12 米。橋面凈寬 11.5 米,橋涵設計荷載為公路-級,設計洪水頻率 1/50(路基、小橋、涵洞) 、1/100(大中橋) 。( (2 2) )標段工程范圍及內容標段工程范圍及內容本標段為 G106 國道平江通城界至黃泥界公路改建工程項目第D 合 同 段 , 位 于 平 江 縣 境 內 , 起 點 位 于 平 江 縣 枚 仙 鎮 黛 璋 村K44+600, 終 于 平 江 縣 三 陽 鄉 大 眾 村 K55+000, 全 長 10.4KM。 除K52+600-K55+000 新建外,其他均為利用老路。項目主要工作內容
3、2為路基、路面底基層和基層、封層、結構物橋梁、圓管涵、蓋板涵、防護排水、綠化等土建工程。( (3 3) )自然條件自然條件a、 地形及地貌: 本標段路線經過地區主要為剝蝕低山丘陵地貌,地勢北高南低,山體多為北東向和北西向,植被較發育。b、地質、水文及地震:路線沿老路布設,地質構造從出露地層新到老依次有:第四系、白堊系、元古界及花崗巖等地層,相對穩定狀態,不良地質主要表現為軟土,主要分布于沖溝。項目區地表水系發育,主要有汨羅江、昌水、石漿水等 3 條河流,本標段地下水豐富,且埋深較淺,水位高,地下水主要為松散堆積層孔隙水,基巖裂隙水,受天然降水及地表水補給。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質對砼無侵蝕性。所在區域地震動峰加速度系數為小于 0.05g,地震活動相對較弱,地震烈度為區,構造物采用簡易設防。c、氣象及氣候:路區處于大陸性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嚴寒期短、暑熱期長,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