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鮮區的經營模式 在生鮮區的設計中,超市的生鮮經營方式對規劃投資和各生鮮部門的安排有著很大影響,特別是生鮮加工區設計。一般來講生鮮經營有三種形式: 無加工生鮮經營:初級或者最高級的經營形式 經營方式生鮮商品全部由供應商配送供貨,少量現場加工也由供應商人員以租賃方式,布局規劃以標準區位檔口為主。 優點:場地節約、品質監控、投資少、無物業限制、人員配置少;如果是在生鮮供應鏈的生鮮經營聯合體方式下運作,符合專業化分工要求,設計組合管理得好將是一種十分成功的經營模式。 缺點:在初級經營水平上,由于商品組合控制能力較弱,會導致生鮮商品品類不全;現場缺少氣氛和活力;價格空間和毛利有限;整體經營力很弱,通常
2、也是不成功的現場加工的生鮮經營方式的歸宿! 關鍵:生鮮經營整體規劃和運作能力。 現場加工經營:單店式大型綜合超市 經營方式大型單店中有相當部分生鮮制成品現場加工制作,加工區面積相對較大 優點:生鮮區氣氛較好;經營毛利高和品種變化較多,具有較大的整體經營運作空間。 缺點:占地較大;投資量增加;物業消防限制;自營生鮮管理難度和復雜性大幅增加。 關鍵:完善的生鮮經營管理體系建設。 生鮮加工配送中心:標準食品超市和增強性食品超市,以及初級經營方式適用 經營方式連鎖超市自建生鮮加工配送中心,生鮮品在加工場加工,再配送到各超市,加工區相對較節省。 優點:投資合理、資源共享和有效利用、品質監控、無物業限制、對外配送。 缺點:保鮮運輸技術;連鎖超市規模;運作管理系統復雜。 關鍵:要留住香味,營造現場氣氛;注意加工中心和現場加工的功能分配度;管理系統。 生鮮區的經營模式、項目和手法定位,需要以當地的消費環境為依據;確定方向和方案,經營項目和手法定位之后,投資量和設備配置等也隨之確定,項目的框架基本形成;這樣一個經營決策的過程,最終影響到加工區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