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靈丘縣覺山寺遼代磚塔修繕工程遼代磚塔施工方案(63頁).doc
-
資源ID:274468
資源大小:185KB
全文頁數:6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3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山西省靈丘縣覺山寺遼代磚塔修繕工程遼代磚塔施工方案(63頁).doc
1、山西省靈丘縣覺山寺山西省靈丘縣覺山寺遼代磚塔遼代磚塔修繕工程修繕工程遼遼代代磚磚塔塔施施工工方方案案目目錄錄一、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2二、編制依據二、編制依據4三、修繕原則三、修繕原則5四、修繕性質四、修繕性質6五、修繕內容五、修繕內容6(一)遼代磚塔6(二)其他建筑7(三)附屬內容的修繕13六、主要工序技術要求六、主要工序技術要求14(一)遼代磚塔14(二)木構建筑20七、施工部署七、施工部署32八、項目管理組織機構八、項目管理組織機構37九、施工總平面布置和總進度計劃九、施工總平面布置和總進度計劃40十、工程質量保證措施十、工程質量保證措施41十一、雨季、冬季施工措施十一、雨季、冬季施工措
2、施45十二、安全生產保證措施十二、安全生產保證措施46十三、文明施工保證措施十三、文明施工保證措施50十四、施工工期保證措施十四、施工工期保證措施52十五、揚塵治理措施十五、揚塵治理措施53一、一、工程概況工程概況覺山寺,位于靈丘縣城東南 15 公里的筆架山西側,又名普照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七年(公元 483 年),是孝文帝為報母恩而頒幣救建的,賜額“覺山寺”。遼大安五年(公元 1089 年)重建。經以后各朝代的不斷完善和修葺,除現存磚塔為遼代原構外,其余建筑皆為清代遺構。覺山寺依山而建。東為“筆架山”,西為“老虎尖,南為“鳳凰臺”,北為“翅兒崖”。寺東南谷底有唐河徑流,201 省道蜿蜒曲折。據
3、碑記,覺山寺建在萬山從中,道路四崎。冬有寒冰之阻,夏有雨水之隔,往來行人靡不膽顫心怯。寺周群山環抱,河水繞流。選址山坳,背山面水。規模宏大,布局緊湊。建筑形式多樣,遼塔巍峨高聳。附近還有御射臺和古棧道(靈丘道)等歷史遺跡。覺山寺整體坐北朝南, “五院相連”的古代文化遺產體現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和社會文化價值。寺院東面為村落,隔圍墻與民居相望,但部分民居建筑己經明顯侵占了覺山寺固有的歷史范圍。寺院南面是靈丘縣“紅石楞鄉人民政府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五日建”的新廣場和停車場,己經做了全面硬化和環境美化。寺院西面圍墻外是平整的耕地,北面山體與寺院的間隔距離僅一步之遙。1965 年,覺山寺被公布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 年,覺山寺塔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院布局:覺山寺建筑依山就勢,南北縱深 130 米,東西總寬 60 米,總占地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