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成本管理培訓責任成本管理變更索賠補差責任預算編制第一部分 責任成本管理主要內容一、責任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二、責任成本管理的操作模式三、責任成本管理的操作流程四、責任成本管理的重要環節一、責任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責任成本2、什么是可控成本3、什么是責任成本管理1、什么是責任成本 所謂責任成本,就是在施工過程中,按照責任者的可控程度所歸集的應由責任者負擔的成本。通俗地講就是按照“誰負責、誰承擔”的原則,把可控成本歸集到負責控制成本的責任中心的帳戶上。2、什么是可控成本 所謂可控成本,就是特定時期,特定的責任中心負責人可以計量、掌握其發生情況,并且可以加以調節的成本,通俗地講就是責任人可
2、以控制的成本。可控成本的四要素:一是責任和成本必須關聯;二是責任人能預計可能發生的成本;三是對發生的成本有計量的辦法;四是責任人有權利和辦法控制并調節其成本。2、什么是可控成本3、什么是責任成本管理 就是將直接發生成本和費用的各生產單位和業務部門,劃分成若干個責任中心,然后根據各中心的責任范圍,依據統一的編制辦法編制各中心的責任預算,并采取合同的形式逐級進行承包的管理方法。 二、責任成本管理的操作模式 一個體系、兩個掛鉤、六項機制1、一個體系 一個體系就是責任成本控制體系,包含以下四個要素: 一是明確責任主體; 二是明確責任范圍; 三是明確責任目標; 四是明確獎罰措施2、兩個掛鉤(之一) 一是
3、上交企業費用與責任預算編制情況掛鉤。其主導思想就是“先算后干”,擯棄過去那種“花不完剩下才是企業的”舊觀念,而是事先確定企業費用上交比例,從而控制項目成本總額。2、兩個掛鉤(之二) 二是職工收入同責任預算執行情況掛鉤。其主導思想就是“負什么責拿什么錢,干多少活拿多少錢”,徹底打破以往“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分配機制,利用收入杠桿充分調動職工參與成本管理的積極性。3、六個機制(之一)施工方案逐級優化機制 (1)施工方案是逐級編制責任預算的主要依據。 (2)施工方案逐級優化實行各級總工程師負責制 (3)施工方案逐級優化的成果與各級經濟利益掛鉤,形成激勵機制。3、六個機制(之二)工程數量逐級控制機制 (1)逐級核定的工程量是編制逐級責任預算的重要依據;(2)工程量的逐級核定、控制實行各級總工程師負責制;(3)工程量的逐級控制成果與各級的經濟利益掛鉤,形成激勵機制。 3、六個機制(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