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14污水管道牽引工程施工的方案第一章工程概況1.1 工程概況:泵站污管(HDPE 雙壁纏繞管,管徑 DN700)和污管(HDPE 雙壁纏繞管,管徑 DN600),采用牽引法進行施工。1.2 牽引法施工工藝的選擇重力截污管段有 1000 多米長管道是緊靠*高速公路邊。原計劃采用明開挖施工,采用密扣拉森鋼板樁支護。根據地質報告,該段地質情況較為復雜,地下水豐富。管道位置土層為人工填土及淤泥、淤泥質土,邊坡穩定性差。管道埋深在地下 6 米左右。剛好處于砂層表面,砂層含水量較為豐富,而且為強透水層,極容易產生管涌和流沙現象。即使采用鋼板樁支護一但發生管涌現象,仍會對附近造成地面下沉。這樣勢必使
2、離基坑邊不到 3 米的高速公路路面開裂,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根據現場管線探測和摸查,在 HDPE 管頂上 3 米處有一條與它同線埋設中國電信的管線,如果還在該處進行明開挖施工,必先要進行電信管遷移。增加了投資和延誤了工期。鑒于以上理由該段原明開挖施工方法不可行,固改用對周邊土體影響小,施工工期短的牽引法施工。*涌北岸段管道位于*路上,由于緊靠*涌,原計劃采用明開挖施工時,管坑寬度為 4.6 米,基本占用了*路整個路寬,要破壞兩邊大量綠化,*涌重力砌石擋墻等。為了節省投資,縮短工期也改用牽引法施工該段截污管。1.3 水文、地質情況1、地質情況根據勘察范圍的巖土的工程特征,成因和沉積層序將線路沿線
3、場地內巖土分為 16 層,人工素填土層、河湖相沉積的淤泥、淤泥質土層及砂層、河流相沖積粘性土層、沖積砂層。(1)人工填土層2 / 14人工素填土層在勘察范圍分布廣泛, 沿線都有分布。 本層厚度在 2.0 米到 8.0米,平均厚度 3.27m。(2)xx 沉積層在勘察范圍內,河相沉積層有兩個亞層,即河湖相沉積淤泥、淤泥質土層以及淤泥質砂層。河湖相沉積淤泥、淤泥質土層組成物主要為粘粒、粉粒,含少量腐植質,局部含粉細砂,飽和,呈流塑狀軟塑狀。本層頂面埋深 2.0 米3.5米,厚度 0.50 米至 3.50m,平均厚度 1.59m。淤泥質砂層零星分布,主要由淤泥質粉砂、淤泥質細砂及淤泥質中砂組成,飽和松散。頂面埋深 4.3m6.9m,層厚 0.5m1.4m,平均厚度 0.73m。(3)河流相沖積層本層分為 3 個亞層分別為沖積粘性土層、沖積粉細砂層、沖積中粗砂、砂礫層。(4)殘積土層分布局部,為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