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基坑施工工程監測方案一、工程概況二、監測依據三、監測目的四、監測項目五、監測方法六、監測點布置及埋設要求七、監測點布置示意附圖八、監測頻率及報警值九、監測點的保護措施. 十、監測儀器十一、監測數據記錄、分析及信息反饋. 十二、監測質量保證措施. 一、工程概況(一)設計概況按設計要求, * 站主體基坑圍護結構采用地連墻,安全等級為一級;控制周邊地面最大沉降量 0.1%H ,地連墻最大水平位移 0.14%H (H為基坑開挖深度) ,且不大于 30mm 。出入口及風亭基坑圍護結構采用SMW 工法樁,安全等級為二級;控制周邊地面最大沉降量0.2%H ,圍護結構最大水平位移 0.3%H (H為基坑開挖
2、深度)。本次監測的主要內容包括圍護結構的變形、受力情況及基坑周邊環境的監測。(二)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情況根據圖紙及地質報告提供的資料,站區地表普遍分布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土層( Qm1 ) ,巖性為雜填土,土質不均,結構松散,密實程度差。本車站(含折返段)主體結構基底位于(1)粉質粘土。出入口、風道結構基底位于(5)淤泥質粉質粘土。基坑開挖范圍內土體主要為填土、粘性土、粉土及淤泥質土,土質松軟,直立性差。基坑主體圍護結構采用地下連續墻,主體結構標準段及大小里程盾構井連續墻底插入 6 粉土層以下的 51 粉質粘性土中。風亭及出入口圍護結構為SMW 工法樁。本場地內表層地下水類型為第四系孔隙潛水,其
3、地下水位埋深較淺,勘測期間水位埋深 1.3m2.1m(高程 -0.3m0.4m) ,賦存于第陸相層及以下粉砂及粉土中的地下水具有微承壓性,為微承壓水??睖y期間微承壓水穩定水位埋深約為1.45m2.2m (高程約 -0.3m0.5m) 。(三)現場條件* 站(含折返線段)位于 * 市* 區* 道與* 路交口以北、 * 道東側,站址以西主要為 * 東里六層住宅(磚混結構) ,距基坑最近處約 15m ;站址東北邊為* 小區六層住宅,距基坑最近處約20m 。車站范圍內的地下管線,主要有天然氣、電訊、上水管、排水管及電力等管線。二、監測依據(一) 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工程測量規范 (GB50308 1999)(二) 建筑變形測量規程 (JGJ/T8-97)(三) 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范 (YB 9258-97)(四) 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 (GB 12898 91)(五) 天津市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