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渠市集中供熱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75頁).doc
-
資源ID:297049
資源大?。?span id="rtciyqy" class="font-tahoma">395.50KB
全文頁數:7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3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五家渠市集中供熱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75頁).doc
1、第一章第一章概概述述1 1.1.1 項目名稱:項目名稱:五家渠市 B 區集中供熱工程,其中包括:新建 1 臺 29MW(40t/h)和 2 臺 46MW(65t/h)集中供熱站(鍋爐房)1座,一次水熱網 13.015 公里,熱力站(換熱站) 11 座。1.21.2 城市及建設區概況城市及建設區概況五家渠市是農六師的師部所在地,是全師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中心,位于農六師的中部,南距烏魯木齊市 32 公里,東南距米泉市 18公里,西南距昌吉市 28 公里,處于烏魯木齊七城市經濟圈內。市域面積 710 平方公里,規劃區 25 平方公里,現轄五家渠、梧桐、蔡家湖 3個鎮、1 個開發區、3 個街道辦事
2、處。2004 年底,全市總人口為 9.15萬人,其中流動人口 1.06 萬人。五家渠有 50 多年的歷史。解放前,有楊、馮、杜等 5 戶人家,為種地從老龍河引出一條大渠、人稱“五家渠” 。1951 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六軍十七師在此地開荒;1952 年“五家渠”開始被作為地名使用;1953年 11 月, “五家渠”被作為自然鎮名稱沿用到 2002 年。2002 年 9 月,國務院批復五家渠建市,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轄的縣級市,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管理。2004 年 1 月 19 日,五家渠市正式掛牌成立。城市的發展定位是:中國西部綠色經濟文化產業城市,烏魯木齊城市圈園林化生態城市,烏魯木齊近郊
3、具有軍墾特色的現代化衛星城市。在城市圈經濟發展中,堅持農業穩市,工業強市,旅游活市,開放立市,盡快把五家渠建成特色農副產品的輸送基地、 產業轉移承接區和農副產品加工基地、旅游休閑的后花園。2005 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 15.2 億元,20022005 年均增速 16,占農六師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 45,三次產業結構比為 20:34:46,2002 年2005 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 23.57 億元城市交通便捷, 路網縱橫交錯, 南有烏五、 昌五公路與烏魯木齊市、昌吉市、烏奎高速公路、吐烏大高等級公路以及烏魯木齊火車站、國際機場相連,北有省道甘莫公路橫穿市區。經過幾代兵團職工的艱苦努力, 五家渠從過去五戶人家發展成為功能較為齊全,現已建成了以農六師師部為中心的行政辦公區,以長征路和天山路交叉口為中心的商業區和東南部沿猛進水渠以西由兵團團校、兵團政校、黨校等聚集的教育區,及在城市西北、西南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