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318線然烏至東久段水毀修復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84頁).doc
-
資源ID:315854
資源大小:284.50KB
全文頁數:84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3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國道318線然烏至東久段水毀修復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84頁).doc
1、目錄1、工程概述12、監理工作范圍43、現場監理機構設置與人員安排84、監理儀器、設備和設施的配備95、監理工作程序 11第一章 質量控制與流程 11第二章 進度控制與流程 17第三章 安全、保通保證措施25第四章 施工環境保護控制方案與措施 31第五章 工程費用監理方法與流程 38第六章 合同管理方法與流程466、監理大綱和措施 607、本工程監理工作的重點與難點分析 768、對本工程的建議 811. 工程概述一、項目說明國道 318 線然烏至東久段水毀修復工程地處西藏東部, 起點位于昌都地區八宿縣然烏溝附近,沿帕隆藏布江及波密藏布右岸順流而下,在排龍溝處沿拉月曲左岸逆流而上,由東向西經過中
2、壩村、玉普鄉、松宗、扎木、排龍等止于林芝地區波密縣的東久林場。項目起訖樁號 K3874+828K3974+577,共 11 處工點,公路線路長度 3.815 公里。按照交通部部頒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B01-2003)三級公路現行技術標準設計建設,設計速度30 公里/小時,路基寬度 7.5 米,路面寬度 6.5 米進行設計,利用舊路的個別地形困難路段可做適當調整,新建橋涵設計荷載等級采用公路-級。二、項目環境1、地理位置2、地形地貌工作區地處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前緣,藏東南的高山峽谷地段,為雅魯藏布江一級支流帕隆藏布江峽谷地段,峽谷兩側為高山山地,支溝、支流極為發育,屬典型的強切割高山深谷地貌
3、。該地區地貌單元主要為山麓斜坡堆積及河流侵蝕堆積,地勢東高西低,植被、農作、氣候立體分帶明顯。路線區海拔 20003000m,與兩岸山地相對高差可達 3000 余米。3、不良地質路段情況本項目路段病害多發生在每年的 6 月份至次年的 3 月份,病害以發生頻繁、具有一定規模為特征。本項目地質病害主要有滑坡、水毀、泥石流、崩坍與坍塌(飛石)等。4、地震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 (GB18036-2001) ,及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 2004年所作的專題報告地震安全性評價及斷層活動性鑒定報告 ,項目近場區的地震基本烈度值在 7.8 至 8.3 之間。5、氣象路線區地處雅魯藏布江大轉彎東北側的帕隆藏布河谷地帶, 屬亞熱帶一北溫帶年暖濕氣候,氣候溫和、濕潤,降水豐沛,全年溫差較小,春秋季節長,冬夏季節短且不明顯。與鄰近地區相比,氣候的冰川環境效應較為顯著。根據波密一帶多年平均氣溫是 8.6。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