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字灣區:開啟灣區經濟跨越發展新征程企鵝經濟學1內容提要1. 自地理大發現和大航海時代以來, 在工業化、 全球分工和跨國貿易的驅動下,傳統灣區經濟得到迅猛發展。傳統灣區經濟本質上是以港口交通為基礎、以創新要素為驅動、以全球分工協作為核心,以開放和創新為兩大基石的外向型經濟形態。2. 當前,以數字技術為主要內容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迎面而來,數字技術“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傳統灣區經濟憑借其高度對外開放、 頻繁的要素流動、 豐富的商業形態,正在成為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和成果轉化的天然策源地,從而必將成為新一輪全球競爭和改革開放的戰略焦點。
2、3. 未來灣區經濟的發展方向是打造面向更高水平開放和更深維度創新的數字灣區,即數字技術在灣區經濟的發展中起到基礎性和引領性作用,數字經濟成為灣區經濟的主導形態。通過打造數字灣區,可以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及五大戰略定位的實現提供強大助力。4. 數字灣區應包括如下十方面特征:數字組織高度活躍,數字技術前沿領先,數字產業生態繁榮,數據要素充分流動,數字貿易高度發達,數字創新持續涌現,數字人才層出不窮,數字素養不斷提高,數字設施全面普及,數字服務精準高效。其中,數字貿易高度發達是數字灣區區別于數字城市群或智慧城市群的重要因素。5. 粵港澳大灣區在 GDP 總量、人均 GDP、人口規模和勞動生
3、產率等方面均呈現出強勁的增長趨勢,在地理空間分布上呈現出以香港、深圳和廣州為中心的核心外圍結構。科技創新實力居于全國領先地位, 代表了中國最高的對外開放水平。26. 從與世界主要灣區的國際比較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在科技創新規模方面名列前茅,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也在逐漸縮小,但在科技創新質量、企業國際競爭力、要素流動、公共服務一體化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在產業結構、區域布局、科技創新實力、灣區協調機制等方面亟待提升。7. 發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數字技術將是關鍵,數字灣區的打造也是數字化浪潮下的必然趨勢。需要以數字技術為抓手,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立跨界協調機制以縮小內部區域差異,擴大數字貿易的對外開放。探索建立雙體系并行的“特區中的特區”模式,以此來發揮兩個體系的優勢,促進要素資源的充分流動與高效配置。數字灣區:開啟灣區經濟跨越發展新征程企鵝經濟學3目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