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7應急響應與準備1.0目的為確定公司潛在的事故、事件或緊急情況,及時做出應急響應,以便預防或減少可能引發的疾病傷害及伴隨產生的環境影響。2.0適用范圍本公司行使管理權的所有場所均適用,聯合廣場以外的其他管理處的依其實際組織架構和職能對應執行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3.0定義3.1事故:造成死亡、疾病、傷害、損壞或其他損失的意外情況。3.2事件:導致或可能導致事故的情況。4.0職責4.1管理處和機電管理部負責對應急準備和響應的組織及實施進行控制,管理處和機電管理部是應急響應的兩個主要職責部門,其具體職責依相應的應急準備和響應方案執行。4.2各相關部門依相應的應急準備和響應方案執行本職工作。5
2、.0內容5.1突發事件或緊急情況的種類突發事件或緊急情況的種類(不限于此)包括:火災、地震、臺風暴雨、爆炸或爆炸恐嚇、停水停電、治安事件(如打、砸、搶、殺人、放火、投毒等)、遇精神病人、酗酒者、急癥病人及受傷人員的處理、觸電、中暑、突發性水浸事故、電梯困人、石油氣、有毒有害氣體泄漏、高空墜物、重大設備事故等等。5.2事故(事件)或緊急情況發生的可能原因5.2.1公司管理體系尚存在某些不完善之處;5.2.2員工未掌握管理體系的要求;5.2.3員工掌握管理體系的要求,但沒有按其進行操作;5.2.4因不可抗力造成意外事件的發生,如特殊天氣,地震等等;5.2.5惡意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等情
3、況造成的;5.2.6相關方不恰當的行為;5.2.7其他原因等。5.3應急準備5.3.1公司應成立應急分隊,其成員應予以確定。5.3.2公司應針對各類事故(事件)或緊急情況制訂相應的應急準備和響應方案,方案中至少應明確事故(事件)或緊急情況的響應步驟、各相關人員的職責權限、工作規范、所需資源提供的保障、善后處理等。5.3.3公司每年應依應急準備和響應方案至少進行一次演習(如可行),以此來驗證應急計劃和措施,增加應急準備和響應的搶救能力。5.3.4各相關單位對消防器材、電氣設施、應急備用物資等應進行定期檢查,并做好巡查記錄。5.4應急方案公司針對每種突發事件或緊急情況專門制訂了應急方案,編制應急方
4、案時應考慮公司以往發生的環境和安全事故的處理經驗。應急方案的內容包括(不限于此):a、識別是否屬于應急事件;b、應急機構,包括總指揮、特殊人員(消防、急救、點數員、專家等)及一般人員的職責及權限;c、對內警報,對外通報、溝通;d、疏散流程;e、危險物料的確認(位置)及應急措施;f、與外部應急機構接洽;g、重要設備的保護;h、應急聯絡電話;i、應急方案的評審時間間隔及評審內容;j、演習時間間隔(可選擇)等。5.5應急響應各類突發事件或異常情況發生后,公司應立即響應相應的應急準備和響應方案。5.6糾正與改進5.6.1各類突發事件或異常情況應急響應完畢,公司將成立調查小組進行原因分析調查并形成報告送
5、公司備案,如需報上級主管部門或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備案(如火災、人員傷亡事故等等),應在規定時間內遞交原因調查分析報告。5.6.2品質保證部在應急工作結束后,(如有必要)應組織各相關部門針對本次應急響應措施的及時性、有效性等方面對應急準備和響應方案予以檢討,如有必要,可依文件控制對應急準備和響應方案予以修訂。6.0 相關文件應急分隊編制圖緊急疏散作業指導書火災處理作業指導書爆炸處理作業指導書臺風、暴雨、寒冷作業指導書突發性水浸事故處理作業指導書石油氣、有毒有害氣體泄漏處理作業指導書停電停水處理作業指導書執行中不聽勸阻者的處理作業指導書治安事件處理作業指導書盜竊事件處理作業指導書流行性傳染病預防與處置作業指導書7.0 記錄應急方案演習及評價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