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目錄 INDEX透視圖 PERSPECTIVES 02總平面圖 SITE PLAN 07規劃概念 PLANING CONCEPTION 08建筑功能分析 FUNCTION ANALYSIS 09交通分析 TRAFFIC ANALYSIS 11景觀設計 LANDSCAPE PLAN 12各層平面圖 FLOOR PLANS 13西立面 / 南立面圖 WEST ELEVATION / SOUTH ELEVATION 19東立面 / 北立面 EAST / SOUTH ELEVATION 20剖面圖 SECTIONS 21結構體系 STRUCTURE SYSTEM 22技術設備設計 TECHNIC
2、 AND EQUIPMENT 23經濟技術指標 TECHNICAL INDEX 30投資估算 COST ESTIMATION 31 2 透視圖 PERSPECTIVE 3 透視圖 PERSPECTIVE 4 透視圖 PERSPECTIVE 5 透視圖 PERSPECTIVE 6 透視圖 PERSPECTIVE 7 總平面圖 SITE PLAN 8 規劃概念 PLANING CONCEPTION城市規劃1.1 位置江蘇美術館新館位于文化古跡軸線長江路的南側,革命歷史軸線中山東路的北側。這兩條軸線輕微向對方傾斜,于是就出現了一個梯形的建筑基地。建筑在基地的西北角形成了一個城市廣場,延伸向原有的美術
3、館老館,并與孫中山總統府從視覺上產生聯系。1.2 城市規劃美術館新館在規劃上從歷史周邊環境的角度上給予了回應:基地南側的博物館建筑體量,延續了中山東路的方向,而在基地北側的部分則朝向長江路。兩條相互向對方旋轉并咬合在一起的U形建筑體量在它們之間形成了一個峽谷一樣的中央大廳和共享交通空間。主要入口在建筑的西北側,并朝向市民廣場。另一個建筑的次要入口位于東南側,作為“峽谷”的結束。1.3 交通機動車的交通全部從西面的道路解決:這里有地下車庫的出入口和博物館的貨運出入口。1.4 綠化這個石頭的博物館矗立在博物館廣場的中央。整齊的廣場鋪地一直延伸到建筑的基座,幾個有景觀樹木的綠島對廣場室外空間進行限定。 建筑2.1 概念-集中和遐想最基本的幾何形體給藝術提供了展覽的空間,并形成了一座建筑。清晰明確的建筑語言是按照藝術的需求產生的。峽谷一樣的兩個建筑體中間的過渡空間,是從規劃的角度產生的,它連接了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