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亟待建立工程保證擔保制度我國亟待建立工程保證擔保制度本報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質量萬里行組委會主任艾豐,全國政協委員、原建設部副部長譚慶璉和長安保證擔保公司總裁劉智近日聯合發表署名文章, 呼吁建立工程保證擔保制度,用機制辦法保證質量責任重于泰山的真正落實。署名文章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程建設和建筑業得到長足發展,工程質量一直穩中有升, 一般民用工程質量合格率平均每年提高近 4 個百分點。 為推動我國住宅建設質量水平的總體提高,建設部從 1989 年起在全國開展了住宅小區建設試點工作。經過 10 年的努力,通過粗糧細作,精工細作,全國近 400 個小區建設實現了建設部提出的三個目標:消除質量
2、通?。幌缓细癞a品;50%以上的優良品率。署名文章指出,我國工程質量現狀面臨的形勢還是十分嚴峻的。近年來塌橋、塌路、塌堤、塌房之聲不絕于耳,大量“豆腐渣”工程給國家、銀行、企業及個人造成了巨額爛帳和無法挽回的損失。據報道,1998 年全國由于劣質工程造成經濟損失達 1000 億元,正好抵消了國家當年為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而增發的 1000 億元特別國債。因此,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來根除上述頑癥已成為我國工程建設面臨的當務之急。署名文章提出,機制和體制不同。體制主要指政府對某個行業進行管理的目標、任務及組織結構的設計,包括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就加強我國工程建設質量管理而言,體制固然重要,但不一
3、定很緊迫。因為實踐證明,工程質量風險管理的關鍵在于建設市場的運行機制。建設市場運行機制包括項目各方面之間的關系, 以及政府監督管理建設活動的方式。 我國工程建設領域改革已進行多年, 但市場化程度和運行機制的改革卻大大滯后, 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和“看不見的手”沒有得到恰當有效的運用, 符合國際慣例的政府監督管理建設活動的新型方式沒有建立起來,如缺乏保證擔保的辦法。在這種情況下,市場的無序,質量的低劣,從某種意義上講,就不是一種偶然現象了。所以說,建立工程質量的保證和制約機制是當前改革的緊迫問題。署名文章認為,粗制濫造、偷工減料之所以盛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保證機制不健全、 不完善, 為自我道德約束不強者乃至某些不法之徒或見利忘義者鉆空子打開了方便之門。過去,銀行貸款沒有擔保制度,也無所謂抵押、質押,缺乏有力的經濟制約,結果發生了大量的呆帳、壞帳。同樣,工程建設出現可以不受經濟制約和懲罰的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