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cm 薄型地下連續墻工程施工方案在上海的市政基礎建設中,地下連續墻已廣泛地應用于建筑物的地下室.地下電站.地下鐵道車站.盾構工作井.頂管工作井.市政引水或排水隧道.防滲墻等工程,地下墻的厚度也由最初的60cm拓展到80cm.100cm.120cm,以適應基坑開挖的深度越來越深的要求,但對于地下一層,開挖深度為 5m 左右的基坑工程如采用 60cm 地下墻,就顯得不夠經濟,為此上海市特種基礎工程研究所自 80 年代前期就開始著手開發 45cm 薄壁地下墻的施工設備,并在工程中進行試驗,直至 1993 年才在上海首次應用于某大樓的地下室工程中。45cm 薄壁地下墻與 60cm.80cm 地下墻
2、在設計計算與施工工藝上有相同相似的方面。 從設計上看,結構計算的方法相同,墻體的插入深度都必須滿足基坑穩定性驗算與抗管涌驗算;從施工工藝上看,與常規的地下墻施工相同,但由于地下墻較薄,因而對鋼筋籠的構造布置更為嚴格,對水下混凝土的品質要求更高,以此保證墻體混凝土的澆筑及質量。某大樓位于蘇州河和四川路橋南西側,南北長26.8m,東西長 28.2m,占地面積約 756m2,大樓12層(后增至16層),南側8m范圍為8層(后增至10層),總高47.9m,地下一層基坑深4.8m,采用39m長樁基,底板厚1.52m(包括橋塔樓),場地狹小,四周被道路和房屋包圍,是本工程的特點。一一. . 方案評述方案評
3、述本工程基坑開挖深度 4.8m(實際開挖深度 5.2m),由于場地局促,又受到四周道路房屋的環境約束,并且要求有最大的地下室使用面積,本工程地下室基坑施工用 45CM 地下墻作圍護,同時45cm地下墻又是地下室外墻,替代目前常用厚60cm墻,從經濟和土地的使用上都是有利的。由于本工程的位置處于黃浦區的中心地段,四周受道路房屋的環抱,同時自身的占地面積較小(756 ),對占用施工面積較大的大開挖基坑是不可能的。如采用目前較多應用的水泥攪拌樁檔土,擋土結構自身的尺寸較大,同時還要留出地下室外墻施工的作業空間,每邊約須占用 4m 空間,地下室的占用面積有限了。下面反以 45cm 地下墻作為地下室外墻和僅用臨時擋土擋水的基坑施工圍護作比較:在占用邊界不變的條件下,如將地下墻用作地下室外墻,僅為臨時支護,地下室有效使用面積是長邊和短邊各扣除 2 倍墻厚和操作空間后的面積(墻厚和操作空間約 20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