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墻腳手架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及方案確定本工程位于南山區龍井村東側,建筑面積約 40864 平方,總高度641M,83#85#相聯。地下室一層,層高 39M,首層層高;二層以上為標準住宅層,層高 2.8M. 建筑物北側 85#樓西北角及 84#樓東北角各設有一部塔吊,上人電梯分設于 84#樓兩側,高度到 20 層,每個單元均有一臺井架。 根據本工程建筑高度不高但外部造型比較多變的特征,考慮分二階段搭設腳手架,即地下室階段和地上主體施工階段。二 施工方法本工程外腳手架采用 D48*3.5 鋼管工具卡扣。1 地下室施工階段:采用滿堂鋼管扣件腳手架。立桿間距橫向 1M,縱向 1.8M,里排離墻0.3
2、M。步距 1.8M。掃地桿離底面距離120MM,立桿落回填土部位需夯實,同時鋪設木墊板厚 50MM,寬 200MM。為防積水浸泡地基,在腳手架外側挖 150MM 深 300MM 寬排水溝排除雨水,位置及搭設方式如圖 1 所示。2.地上主體部分施工階段:考慮腳手架高度不高。本方案腳手架立桿均采用單立桿。立桿間距橫向 1M,縱向 1.7m,里排離墻 0.3M,步距為 1.7M。掃地桿離下腳間不超過 120MM,如下圖所示。架體與建筑物連接采用鋼管聯結。 具體做法是在建筑物的每層結構施工時,均預埋 D48*3.5 鋼管 500600 高(沿建筑物周邊) ,水平間距6M 再使用短鋼管扣件與架體聯接。同
3、時架體須保持超過施工操作層1.8M 高,中間再加一道防護欄桿。首層隔離層和施工操作層須滿鋪鋼筋蓖條腳手板。從轉角開始,每隔 7 根立桿間設一組高度自下而上的剪力撐,斜桿與地面夾角保持在 4560 度范圍內。最下面的斜桿連接在結點上。 同時每兩組剪力撐之間還需設置沿全長和全高通長的大剪力撐。外架用密目式安全網封閉,應緊隨架體搭設高度滿掛,并防護嚴密。為防止架子過高,荷載過大造成架子失穩要求在第二層,第十一層設吊索及斜撐桿對架子進行卸荷。每個吊環設兩個吊索,成角度對外排架子統一吊起,吊索為直徑為 15MM 吊車(或卷揚機)所用鋼絲繩,吊環為鋼筋焊接預埋而成,吊掛時既要用張拉器拉緊,又不使上下豎桿脫口,以保證架子的整體性和穩定性。如圖所示:吊索平面布置附圖一所示。計算書附后。架子搭設的順序:做好搭設的準備工作-按房屋的平面形狀放線-鋪設墊板-按立桿間距排放底座-放置縱向掃地桿-豎立立桿,隨即與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