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5外墻維修施工方案一、一、 編制總說明編制總說明泰達御海一期高層住宅外墻墻皮有局部脫落現象,為了不影響整體外觀形象,需要盡快按照原設計進行修復,特制訂本方案。二、二、 施工工藝流程施工工藝流程基層處理刷墻體界面劑一道20厚1:3水泥砂漿找平50厚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熱鍍鋅鋼絲網用膨脹螺釘與墻體固定抹 6 厚聚合物砂漿,內壓入耐堿涂塑玻纖網格布刮外墻膩子刷外墻涂料三、三、 主要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操作:清理基層,把基層清掃干凈,砼部分應鑿毛,并用鋼絲刷滿刷一遍,抹灰前一天灑水潤濕墻面。界面處理:采用甲基纖維素膠粘劑作為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其配合比為膠液:水泥 = 3.0:1(其中纖維素
2、膠液配合比為:膠粘劑:水=1:150)。其粘結強度為 1.2Mpa,界面處理劑進場時必須隨行產品合格證和檢驗報告。刮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前,應提前 12h 濕潤混凝土墻面。施工前先按甲基纖維素膠粘劑:水=1:150(重量比),充分攪拌十分鐘后制成膠液,靜置 12h 后使用。把膠液按水泥:膠液=3.0:1 的比例加入水泥中攪拌均勻以形成界面處理劑,即可用鐵板薄刮上墻,界面處理劑刮上墻的厚度控制在 3mm 以內。每次施工界面處理劑的面積不宜過大,應以能保證第一道找平層底灰在界面處理劑初凝前施工完畢為宜。抹找平層在界面處理劑刮上墻后,應立即進行第一道水泥砂漿找平層施工,抹灰厚度一次不得過厚,應控制在 6
3、mm 以內使其與基層抓牢,亦能避免射釘槍的沖擊振動把抹灰層振空。水泥砂漿中應摻加 3水泥重量的甲基纖維素膠粘劑,粉狀甲2 / 5基纖維素膠粘劑先溶解于水, 靜置 12h 后再摻入砂漿中用機械攪拌均勻后方可上墻使用。第一道找平層底灰施工時,其表面應刮成魚鱗狀或刮平后用水竹掃帚刷出條紋,以利于與下道抹灰的粘結。抹灰前適當潤濕基層,最后一道水泥砂漿(添加有 3水泥重量的甲基纖維素膠粘劑)抹上墻后,用 2.53.0m 長鋁合金尺刮平灰餅,木抹子搓平。第二遍抹灰完成后,及時進行檢查,凹凸不平處立即處理合格,底糙平整度2mm,垂直度3mm。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施工(1)基層砂漿基本干燥后即可進行保溫漿料的施工。(2)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的現場攪拌質量要嚴格控制,通過測量濕表觀密度和觀察其可操作性、抗滑墜性、膏料狀態等方法控制。(3)應分層施工保溫漿料,每層間隔為 24 小時,每次抹灰厚度應控制在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