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房地產開發經營公司建筑結構專業統一技術手冊(23頁).pdf

  • 資源ID:34435       資源大小:496.53KB        全文頁數:23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積分: 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房地產開發經營公司建筑結構專業統一技術手冊(23頁).pdf

1、建筑結構專業統一技術手冊 編制:集團技術總監室 解釋:集團技術總監室 廈門大唐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2017-06-01 實施 2 前言 前言 一、 目的 一、 目的 為確保在結構設計中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便于施工,特制 定本統一技術手冊(以下簡稱“手冊” ) 。 二、 適用范圍 二、 適用范圍 本手冊適用于 2017 年 06 月 01 日后新開發的所有項目(含未正式全面開展結 構施工圖設計的項目),其中經濟技術指標非住宅類項目參考執行。 三、 使用說明 三、 使用說明 1、 本手冊作為各城市公司/二級公司設計部/工程部在項目設計之初向設計方 提交設計任務書的重要技術文件部分。各

2、城市公司/二級公司設計部/工程部 的專業人員務必熟悉本手冊的相關條款,做好設計全過程監控,確保從設計 源頭嚴格控制項目成本及質量。 2、 經濟技術指標應同時遵守大唐地產集團住宅產品成本限額及配置標準的規 定 (2017 版) 。 3、 本手冊執行過程中將保持動態修訂完善。 版本號 執行日期 備注 V1.0 2017.06.01 3 目錄 目錄 1.總則1.總則 4 4 2.地質勘察2.地質勘察 5 5 3.材料選用3.材料選用 6 6 3.1 鋼筋3.1 鋼筋 6 3.2 型鋼、鋼板 6 3.2 型鋼、鋼板 6 3.3 混凝土 6 3.3 混凝土 7 3.4 填充砌體 7 3.4 填充砌體 7

3、 4.基坑、邊坡支護 7 4.基坑、邊坡支護 8 8 5.地基基礎5.地基基礎 1010 6.結構體系6.結構體系 1111 7.地下室7.地下室 1212 8.墻8.墻 1515 9.柱9.柱 1616 10.梁10.梁 1717 11.樓、屋面板11.樓、屋面板 1919 12.砌體結構12.砌體結構 2020 13.13.經濟技術指標經濟技術指標 2121 4 1.總則 1.1 必須嚴格執行規范中的強制性條文, 當國家規范與地方規程不一致時按項 目屬地有效期內地方規程執行。 1.2 結構方案應合理經濟,設計應兼顧質量與成本,在保證正常使用的結構安 全前提下堅持綜合成本最優原則。 1.3

4、地基基礎選型,應進行多方案比較,選擇最優方案。 1.4 基坑支護方案應滿足地下室整體進度要求,并考慮施工便利性,在滿足結 構安全可靠及周邊環境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綜合造價最低。 1.5 對墻、柱、梁、板布置應進行建筑使用功能影響性檢查,特別是對重要空 間尺寸控制的檢查;墻、柱、梁布置應取得建筑專業的確認。 1.6 主體建筑為混凝土結構存在附屬局部鋼結構, 應同時進行結構整體分析與 設計。 主體結構設計單位應對玻璃/石材/金屬幕墻廠家設計的幕墻主框受 力、材料選用、節點構造、防雷接地連接等進行復核和確認。 1.7 較大的(需補強)墻、梁、板預留孔洞及預埋套管應出定位圖。 1.8 各樓層標高應統一采

5、用結構標高。 1.9 各工程子項的技術標準及繪圖標準必須統一。 1.10 圖紙繪制應采用國家標準平法圖集16G101表示,深度滿足建筑工程 施工圖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 。 1.11 設計過程中對本措施存在異議時,應事先與我司溝通,待協調同意后確定 設計做法。 5 2.地質勘察 2.1 勘察單位的地勘報告應先報我司內審,通過后方可送審查機構審查,我 司內審主要關注以下內容: 2.1.1 巖土物理力學指標、樁基設計參數取值準確完整。 2.1.2 地下室抗浮設防水位取值合理準確。 2.1.3 地基處理建議及基礎方案達到基礎選型要求的深度。 2.1.4 場地內地下水、土腐蝕性情況。 2.2 孤石或硬夾

6、層的分布狀況、性質特征以及成樁可行性。 2.3 對地勘報告提出的結論和建議應作細致分析,判別正確后再使用。 2.4 對地基(樁基)承載力指標有重大疑義時,宜要求勘察單位補充現場載荷 試驗或單樁載荷試驗來復核承載力指標。 6 3.材料選用 3.1 鋼筋 3.1.1 梁、板、柱、墻受力筋優先采用 HRB400 級鋼、HRB500 級鋼,非受力筋根 據施工便利性及經濟性原則選用。 3.1.2 以下部位應優先采用 HRB500 級鋼筋: 1) 轉換層及以下各層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如:框支柱、框支梁、約束邊 緣構件,16mm) 。 2) 高層建筑的柱、大跨度與重荷載的梁(如:地下室頂板覆土、消防車道、

7、人防范圍的梁) 。 3) 由承載力控制截面配筋的重要構件(如:超高層建筑中受力較大的壓彎/ 受彎構件) 。 4)用于約束混凝土的間接配筋(如:高層建筑柱/墻的連續螺旋箍、封閉焊 接箍等橫向鋼筋) 。 3.1.3 吊鉤吊環鋼筋應采用 HPB300 級鋼 ( 14mm) 或 Q235B 級圓鋼 ( 14mm) 。 3.1.4 所有受力構件禁止使用冷軋帶肋鋼筋。 3.2 型鋼、鋼板 3.2.1 組合結構構件中鋼材宜采用 Q345、 Q390、 Q420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及 Q235 碳素結構鋼,質量等級不宜低于 B 級。 3.2.2 鋼材應具有屈服強度、抗拉強度、伸長率、沖擊韌性和硫、磷含量的合格

8、保證及冷彎試驗的合格保證。 3.2.3 抗震結構鋼材的屈強比應0.85,應有明顯的屈服臺階,伸長率應20% (50mm 標距試樣) ,并應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合格的沖擊韌性。 3.2.4 在組合結構的設計文件中,應注明建筑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所采用鋼材 的牌號、連接材料的型號(或鋼號)和對鋼材所要求的力學性能、化學成 分及其他附加保證項目。此外,還應注明所要求的焊縫形式、焊縫質量等 級、斷面刨平頂緊部位及對施工的要求。 7 3.3 混凝土 3.3.1 灌注樁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采用 C30C40,根據樁身承載力計算及耐久 性環境類別由低到高選用。 3.3.2 擴展基礎或承臺、 筏板混凝土強度等級采用

9、 C25C40 (高層采用 C30C40) , 根據抗沖切及耐久性環境類別要求由低到高選用;墊層混凝土強度等級 采用 C15。 3.3.3 地下室: 頂板、底板、外墻混凝土強度等級一般采用 C30; 主樓以外的柱混凝土強度等級宜C40; 主樓柱墻混凝土強度等級根據上部結構及計算需要選用。 3.3.4 上部主體: 梁、板混凝土強度等級采用 C25C30(預應力結構除外),若非計算或構 造需要,優先選用低標號混凝土; 多層、小高層(60m)的墻柱一般以 C25C40 為主,高層(60100m) 柱墻混凝土強度等級C30,其混凝土最高選用強度等級可根據計算需 要及當地供應條件來確定,宜C50,超高層

10、住宅豎向構件的最高強度 等級應C60。 3.3.5 結構轉換層梁板混凝土強度等級宜C50。 3.3.6 樓梯混凝土強度等級同樓板。 3.3.7 構造柱、圈梁(承受幕墻支座反力的除外) 、壓頂梁、過梁混凝土采用 C20(HPB300 級鋼)/C25(HRB400 級鋼) 。 3.3.8 與樓板同時澆筑的線腳混凝土強度同樓板,二次澆筑的線腳大樣混凝土 采用 C20(HPB300 級鋼)/C25(HRB400 級鋼)。 3.4 填充砌體 3.4.1 填充砌體的砂漿強度等級應M5;實心塊體的強度等級宜 MU2.5,空心 塊體的強度等級宜MU3.5。地面以下或防潮層以下的砌體、潮濕房間的 墻所用材料的最

11、低強度等級要求詳砌體結構設計規范 GB50003-2011 表 4.3.5。 8 4.基坑、邊坡支護 4.1 基坑(邊坡)設計應綜合考慮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基坑(邊坡)高度、 環境條件、各種作用、鄰近的建(構)筑物、地下市政設施、施工條件和 工期等因素,因地制宜,精心設計。 4.2 基坑支護設計施工前,應充分了解項目所在地政府部門的相關規定,應對 周圍環境進行詳細調查,查明影響范圍內已有建筑物、地下構筑物的基礎 型式、埋深;查明道路及地下管線設施的位置、現狀;并預測由于基坑開 挖和降水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提出必要的預防、控制和監測措施。 4.3 基坑(邊坡)支護設計原則 4.3.1 在滿足結構安

12、全可靠及周邊環境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綜合造價最低。 4.3.2 支護結構設計時, 應根據工程經驗分析判斷計算參數取值和計算分析結果 的合理性。 4.3.3 滿足邊坡和支護結構強度和穩定的要求,即不產生傾覆、滑移和整體或局 部失穩;基坑底部不產生隆起、管涌;錨桿系統不致抗拔失效。 4.3.4 水平位移和地基沉降不超過規范允許值。 地基沉降按鄰近建筑不同結構型 式的要求控制;當鄰近有重要管線或支護結構作為永久性結構時,其水平 位移和沉降按其特殊要求控制。 4.3.5 基坑支護結構選型 4.3.5.1 優先采用放坡+掛網防護、土釘墻、復合土釘墻。 4.3.5.2 次選支護樁:預應力管樁(開挖深度5m 的

13、基坑) ;型鋼樁/鋼管樁/鋼板 樁+(錨索);混凝土灌注樁:旋挖樁+(錨索) ,沖鉆孔樁+(錨索) ;SMW 工法樁+錨索。 4.3.5.3 當以上支護型式均不適用時可采用:支護樁+內支撐,逆作法,地下連 續墻等。 4.3.6 邊坡支護結構選型 4.3.6.1 優先采用放坡+錨噴、漿砌片石、格構。 4.3.6.2 場地受限無法放坡時:坡高6m宜采用重力式擋土墻與鋼筋混凝土擋土 墻進行對比,選擇較經濟方案;6m10m宜 采用錨桿(索)擋墻:首選格構式錨桿擋墻、板肋式錨桿擋墻,次選排 樁式錨桿擋墻、樁板式錨桿擋墻。巖質邊坡可采用錨噴支護型式。 4.4 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應根據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

14、、基坑周邊環境要 求及支護形式選用截水、降水、集水明排方法或其組合。 4.4.1 當降水會對基坑周邊建(構)筑物、地下管線、道路等造成危害或對環 境造成長期不利影響時,應采用截水方法控制地下水。 4.4.2 截水方法優劣排序為: 可回收的拉森鋼板樁、型鋼樁等; 水泥土攪拌樁帷幕、高壓旋噴或擺噴注漿帷幕; 地下連續墻或咬合式排樁。 4.4.3 基坑截水采用懸掛式帷幕時,應同時采用坑內降水,并宜根據水文地質 條件要求同時采取坑外回灌措施。 4.5 邊坡工程排水應包括排除坡面水、地下水和減少坡面水下滲等措施,并 宜統一考慮,形成相輔相成的排水、防滲體系。 10 5.地基基礎 5.1 基礎型式必須進行

15、多方案比較,充分綜合進度、成本、可實施性,確定最 優方案。 5.2 應認真研讀地勘報告,根據項目特點確定最優方案,當在樁基與筏基均 可時,應通過經濟性對比及工期要求來選擇適合的基礎型式。 5.3 根據地質情況的允許情況、場地條件及地域施工條件,樁基選型優先采用 預制樁,如:PHC 管樁、預制方樁; 其次是灌注樁,如:人工挖孔灌注樁、大直徑沉管灌注樁、旋挖樁、沖孔 樁等。灌注樁中優先選用旋挖樁、人工挖孔灌注樁,沖鉆孔灌注樁因其環 境污染、工期長等問題,僅在其它樁型均不適用時才考慮。 5.4 當 100m建筑高度120m, 且樁基承臺底以下存在 3m3 時宜采用單數,如圖一所示。 圖一 7.14

16、后澆帶設置應注明是沉降/溫度/收縮后澆帶,并交代后澆帶的混凝土澆 筑時間。 7.15 后澆帶應按地下建筑防水構造10J301 要求設置止水措施。 7.16 澆筑后澆帶的混凝土時,應先清除隔離鋼絲網、浮漿、不密實混凝土以 確保混凝土的澆筑質量,避免滲水。 15 8.墻 8.1 剪力墻應優先布置在建筑物的兩端和建筑物的周邊以及樓、電梯間位置, 宜自下到上連續布置,避免剛度突變。 8.2 為方便戶內空間的靈活改造,剪力墻宜布置在不同的功能空間之間,不應 每開間均布置剪力墻。 8.3 頂層為復式時,應盡量減少剪力墻的數量或縮短剪力墻的長度,以利客戶 空間改造實施的可能性。 8.4 剪力墻在底部加厚時應

17、注意墻厚的變化不應影響樓梯、電梯前室、消防通 道、公共通道、戶內走道等最小凈寬的要求。當墻的一側為凈寬限制空間 時,剪力墻應偏向對凈寬沒有限制的一側;當墻的兩側均為凈寬限制空間 且無富余時,此段剪力墻不能加厚。 8.5 標準層的剪力墻厚度應以 200mm 為主。 8.6 剪力墻應考慮消防箱、 電表箱嵌墻的位置以及電梯孔洞和送風口等的留設, 剪力墻上開洞的,應在結構圖上表達清楚,避免后鑿。 8.7 約束邊緣構件內箍筋或拉筋沿豎向的間距,一級不宜大于 100mm,二、三 級不宜大于 150mm(豎向間距可采用 80150mm,按步距 10mm 遞增/減以滿 足最小體積配筋率即可,如圖二所示) 。

18、8.8 剪力墻豎向及水平分布鋼筋之間的拉筋間距可取 6600 x600,無需放大。 8.9 約束邊緣構件的箍筋配箍特征值 v 應按軸壓比區分取值。 8.10 邊緣構件縱筋連接優先采用焊接或機械連接。 8.11 剪力墻邊緣構件拉筋沿水平方向的肢距最大可取 300mm,如圖三所示。 圖二 圖三 16 9.柱 9.1 柱的布置對建筑功能的影響應降到最小,柱角應盡量外突,無法外突時選 擇偏向次要功能房間。 9.2 轉角窗(含轉角凸窗)不應在轉角處設柱子,以免影響景觀視線。 9.3 19 層的框剪結構,住宅樓層的框架柱最大截面宜600 x600,沿豎向分 段減少柱截面尺寸;19 層的住宅,為避免柱截面過

19、大影響空間使用,盡 量不采用混凝土框剪結構,當必須采用框剪結構時,可采用組合框剪結構 體系。 9.4 柱配筋時應盡量加大柱角筋的配置,以達到滿足計算要求的前提下減少總 配筋量。 9.5 柱縱筋連接優先采用焊接或機械連接,不采用綁扎搭接。 9.6 上層柱縱向配筋比下層柱多時,優先采用增加鋼筋根數而不采用增大鋼筋 直徑方式配筋,G101-1 圖集顯示增大鋼筋直徑方式配筋需伸入下層的連 接長度浪費較多。 9.7 抗震等級為三、四級時,除計算要求外,非柱根處加密區箍筋間距可取 min8d,150。 9.8 當柱計算箍筋直徑 10mm 時,可采用兩種不同直徑組合配筋,外圍箍筋 用大直徑,其余箍筋用小直徑

20、,如圖四所示。 圖四 17 10.梁 10.1 主要房間(起居室和臥室)不得有梁橫穿,門頂不應見垂直梁。應特別關 注頂層、躍層的梁系布置。由于建筑在頂層設置躍層時,平面布局不同于 標準層,導致梁系布置變化,應避免上下層不一致時產生漏梁;屋面由于 架設水箱或屋頂造型要求,需要增設結構梁支撐時,應避免增設的結構梁 橫穿下方廳/臥室中部,必要時應將梁上反。 10.2 玄關處的梁應結合玄關空間布置,保證玄關凈高和玄關頂棚空間的完整, 便于玄關吊頂裝修處理。 10.3 當底部為店面時,應注意梁系的布置,盡可能滿足凈高要求。店面入口處 梁底凈高應3000mm。店面內不應布置結構懸空梁,以免影響店面銷售。

21、10.4 底層門廳和標準層電梯廳的等候區上方頂棚中部不宜有梁, 以免等候區凈 高不足,形成壓迫感。 10.5 住宅功能的梁寬在滿足計算需要時盡可能同墻寬;除非因計算及凈高需 要,上部結構梁寬宜250mm。 10.6 梁配筋應進行優化,特別是構造配筋,構造配筋對結構安全貢獻較小,但 是涉及面大,構造成本不容忽視,具體有以下幾個優化點: 10.6.1 次梁架立鋼筋采用 2 10(跨度4m) 、2 12(跨度4m) 。 10.6.2 梁縱向構造腰筋只需滿足規范即可,無需人為放大。 10.6.3 抗震等級為三、四級時,除計算要求外,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區的最大 間距可取 minh/4,8d,150。 1

22、0.6.4 截面高度800mm 的次梁,除計算要求外,箍筋可采用 6。 10.6.5 框架梁僅梁端箍筋加密區需滿足建筑抗震設計規GB50011-2010 (2016 年版)6.3 節關于箍筋肢距及最小直徑要求,如圖五所示。 圖五 18 10.6.6 框架梁頂面通長筋宜采用小直徑鋼筋( 12 16)拉通,支座附加筋的 方式配置,如圖六所示。 圖六 10.7 多跨框架梁或次梁,當梁高相同時,梁底筋盡可能多采用相同直徑,避免 各自錨固或搭接,造成浪費,如圖七所示。 圖七 10.8 結構梁的高跨比建議取 1/121/18。 10.9 連續跨梁配筋時,支座兩側的鋼筋直徑盡可能相同,以使鋼筋穿過支座, 避

23、免兩側不同的鋼筋都在支座錨固,造成節點鋼筋過密,影響節點混凝土 澆筑。 10.10 廚房、衛生間處跨度2m 的小梁可不設置,采用板底附加 2 12 加強筋。 10.11 屋面、露臺一般板中不設反梁,若設反梁,則在梁上預留過水孔,過水洞 高度應考慮建筑面層厚度的影響,過水洞應做疏水處理,保證洞口通暢。 10.12 應注意樓面梁及梯梁高度,以滿足樓梯平臺上部及下部過道處的凈高(完 成面)不應小于 2m,梯段凈高不宜小于 2.2m。 19 11.樓、屋面板 11.1 樓板厚度由計算確定,上部結構最小板厚 100mm,管線密集處可取 120mm, 局部剛度需加強處可視具體情況取 120150mm。多層

24、屋面板最小板厚取 110mm, 高層屋面板最小板厚取 120mm, 板的跨厚比應滿足 混規 第 9.1.2 條要求。 11.2 板類受彎構件(不包括懸臂板)的受拉鋼筋,當采用強度等級 400Mpa、 500Mpa 的鋼筋時, 其最小配筋百分率應允許采用 0.15 和 45ft/fy 中的較 大值。 11.3 管道井應在預留管道位置后與樓板一次性澆筑,避免后期管道井二次澆 筑,難以保證其質量及整體性。 11.4 樓板負筋不應大面積拉通,下列情形除外:小板塊如衛生間短跨方向、建 筑平面薄弱處。 11.5 為減少施工安裝及拆除模板工序、 縮短施工周期、 降低鋼筋和混凝土用量, 樓板可采用壓型鋼板/鋼

25、筋桁架樓承板等組合樓板。 11.6 組合樓板用壓型鋼板應根據腐蝕環境選擇鍍鋅量,可選擇兩面鍍鋅量為 275g/m 2 的基板。組合樓板不宜采用鋼板表面無壓痕的光面開口型鋼板, 且基板凈厚度不應小于 0.75mm。作為永久模板使用的壓型鋼板基板的凈 厚度不宜小于 0.5mm。 11.7 組合樓板總厚度 h 不應小于 90mm,壓型鋼板肋頂部以上混凝土厚度 hc 不 應小于 50mm。 11.8 組合樓板中的壓型鋼板肋頂以上混凝土厚度 hc 為 50100mm 時, 組合樓板 可沿強邊(順肋)方向按單向板計算。 11.9 花池應設置排水口。 11.10 電梯井標準層門洞結構高度應2250mm,電梯

26、機房凈高(吊鉤下端至機房 結構面應2200mm) ,同時應滿足電梯廠家技術參數要求。 20 12.砌體結構 12.1 構造柱 12.1.1 下列情況設置截面寬度與墻厚相同的鋼筋混凝土構造柱: 1) 當墻體長度超過 5 米時,應在墻體中間設置構造柱; 2) 長度超過 2.5m 的獨立墻體的端部; 3) 支承在懸臂梁或懸臂板上的墻體端部; 4) 凸窗兩側應設置構造柱并貫通樓層。 5) 不同隔墻墻體材料交接處。 12.1.2 必須先砌墻,后澆構造柱,嚴禁先澆后砌。 12.1.3 填充墻構造柱的具體平面位置應標注于建筑平面圖上。 12.2 圈梁:下列情況設置截面寬度與墻厚相同,且與柱連接、沿墻全長貫通

27、 的鋼筋混凝土圈梁: 1) 200 厚高度超過 4m、100 厚高度超過 3m 的墻體,在墻體半高處(或窗臺 頂)設置; 2) 頂部為自由端的墻體應在頂面設置; 3) 高度超過高厚比允許值的墻體根據計算需要設置。 21 13.經濟技術指標 13.1 住宅結構設計應在滿足建筑功能要求、結構安全及耐久性要求前提下,按 照經濟性最優的原則進行結構設計。 13.2 住宅結構的經濟性一般以單位面積用鋼量控制為主,單位面積混凝土折算 厚度控制為輔,地下室、裙房及塔樓應分部位控制。 13.3 塔樓的經濟性控制指標可根據項目建設地點的設防烈度、基本風壓、建筑 高度、重要性類別等條件確定,丙類建筑高層住宅塔樓單

28、位面積用鋼量和 混凝土用量指標可參考下表選用,并應根據項目的設計特點(層高、建筑 面層做法、平面規則性、體型復雜性:帶轉換層/加強層、錯層、連體、多 塔等)進行適當調整。 塔樓單位面積用鋼量控制標準(Kg/m塔樓單位面積用鋼量控制標準(Kg/m 2 2) ) 設防烈度 多層 10-19 層,60m20-26 層,80m 27-33層,100m 6 度(0.05g) 32-3635-3939-4242-46 7 度(0.10g) 34-3837-4141-4445-49 7 度(0.15g) 38-4241-4543-4646-51 8 度(0.20g) 39-4442-4746-5048-54

29、 注:1. 表中數據適用于體型為一般不規則的住宅。 2. 當采用轉換結構時, 按標準層面積均攤的用鋼量一般增加 1.5-2.0 Kg/m 2。 3. 本指標適用于場地類別為類,如為類場地應略減,、類場地可 略增。 4. 本指標適用于基本風壓0.6kPa 以下地區,0.6kPa 地區的 27-32 層住 宅可略增。 5. 本指標適用于塔樓標準層層高3m 的高層住宅,層高3m 時,每增加 0.1 米用鋼量增加 1Kg。 6. 本指標以建筑面積為基準面積,有贈送面積時應計入贈送面積。 22 塔樓單位面積混凝土用量控制標準(m塔樓單位面積混凝土用量控制標準(m 3 3/m /m 2 2) ) 設防烈度

30、 多層 10-19 層,60m20-26 層,80m 27-33層,100m 6 度(0.05g) 0.28-0.33 0.32-0.35 0.33-0.35 0.35-0.37 7 度(0.10g) 0.28-0.34 0.33-0.36 0.34-0.36 0.36-0.38 7 度(0.15g) 0.29-0.35 0.33-0.37 0.34-0.37 0.36-0.39 8 度(0.20g) 0.31-0.36 0.34-0.38 0.36-0.40 0.38-0.42 注:1. 表中數據適用于體型為一般不規則的住宅。 2. 本指標適用于場地類別為類,如為類場地應略減,、類場地可 略

31、增。 3. 本指標適用于基本風壓0.6kPa 以下地區,0.6kPa 地區的 27-32 層住 宅可略增。 4. 本指標以建筑面積為基準面積,有贈送面積時應計入贈送面積。 13.4 地下室及基礎的經濟性控制指標可根據項目建設地點的設防烈度、 地質情 況及人防等級等條件確定, 常規情況下高層住宅地下室用鋼量指標可參考 下表選用。由于地下室結構經濟指標涉及的影響因素較多,應根據項目的 設計特點(地下室深度、層高、設防水位、覆土厚度、人防區范圍、消防 車道范圍、塔樓區域范圍及設備荷載等)進行必要調整。 地下室單位面積用鋼量控制標準(Kg/m地下室單位面積用鋼量控制標準(Kg/m 2 2) ) 設防烈

32、度 塔樓高度 塔樓結構體系 塔樓以外地下室 塔樓區域地下室 人防地下室 6 度 80m 剪力墻 95-105(單樁基礎) 100-110(多樁基礎) 105-115(獨立基礎) 115-125(筏形基礎) 110-120140-150 80m剪力墻 120-130145-155 7 度 80m 剪力墻 120-130145-155 80m剪力墻 130-140150-160 注:1. 表中數據適用于頂板覆土厚度不大于 1.2 米、設防水位為室外地坪、 層數不超過兩層及埋深不超過 10 米的(核 6 級人防)多塔樓的大面 積地下室,單塔樓地下室時應作調整。 23 2. 一般情況下,單層地下室可取

33、高值,兩層地下室可取低值。 3. 計算鋼筋含量指標統一以建筑面積作為基準面積,以地下室底板(含 承臺) 、側墻及頂板包圍范圍的地下室結構鋼筋用量為計算依據,不 包括樁基礎或復合地基中剛性樁的鋼筋用量。 4. 塔樓區域地下室及人防地下室指標適用于樁基礎的情況, 當采用獨立 基礎或筏形基礎時,用鋼量一般增加 10-15Kg/m 2。 5. 當頂板覆土厚度大于 1.2 米時,覆土厚度每增加 0.5 米,用鋼量增加 約 5-10Kg/m 2。 13.5 高層地下室頂板覆土厚度 1.2 米,設防水位為室外地坪、層數不超過兩層 及埋深不超過 10 米的地下室,非人防地下室單位面積混凝土折算厚度不 宜超過 1000mm,人防地下室不宜超過 1200mm,并應根據項目的設計特點 進行合理調整。


注意事項

本文(房地產開發經營公司建筑結構專業統一技術手冊(23頁).pdf)為本站會員(大寶)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左贡县| 称多县| 北京市| 香河县| 衡阳市| 论坛| 达州市| 临潭县| 江达县| 贡山| 彭泽县| 教育| 衡山县| 沈丘县| 蓝田县| 育儿| 巢湖市| 麻城市| 遵义县| 台中县| 龙江县| 临清市| 汉寿县| 凭祥市| 白玉县| 平塘县| 芦山县| 云浮市| 衡阳市| 牡丹江市| 社旗县| 龙口市| 阳谷县| 鸡泽县| 泸州市| 贵港市| 汕尾市| 襄城县| 汤阴县| 石城县| 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