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易土墻溫室施工方案構筑墻體按寬 11 米、長 60100 米劃東西向的矩形灰線。先將灰線內的耕作層熟土挖推到灰線南側,并將離大棚后沿和東西山墻外沿 3 米寬范圍內的地基壓實。然后挖生土筑墻體(可分 5 層構筑,每層都需壓實,尤其是最上面的一層要夯實),使之成橫截面呈梯形,下底寬 5 米、上頂寬 2 米、棚外距地平面以上高2 米的墻。再在墻外沿寬 11.2 米處劃灰線,順灰線從內部將土切除填入棚內:墻里面切成下部比上部寬出 2030 厘米的斜面,墻基部距地平面以下 30 厘米處切成 50 厘米寬的平臺作為行走道,邊切土邊壓實,整平棚內地面;切完后用鐵锨鏟平墻面,再用墻板砸實。最后按棚內寬 8.
2、7 米的標準將棚的南沿切平,并將熟土推入棚內平整。埋設立柱自北向南共設 4 排立柱。 第 1 排為后立柱, 長 3.8 米, 橫截面 1042厘米;第 2 排長 3.6 米,第 3 排 2.7 米,第 4 排 1.5 米,橫截面均為 810 厘米;各排立柱均用 6 號鋼筋 4 根與混凝土預制而成(上頭呈凹形, 并在 20 厘米處留穿鐵絲的孔),下墊基石、深埋 50 厘米。第 1、4 排立柱東西間距 1.8 米,第 2、3排 3.6 米;第 1 排距后墻 0.7 米,第 12 排、23 排南北間距 2.67 米,34 排2.66 米(第 4 排因緊靠棚南墻可不用斜柱)。 設立柱時要用線繩找平、
3、找齊, 使 13 排的上頭東西對齊,第 2、3、4 排南北對齊并與第 1 排錯開 10 厘米:第 4 排的奇數根凹槽東西向對齊以便綁橫桿,偶數根的凹槽南北向對齊以便綁拱桿,奇數根比偶數根低 5 厘米、偏南 10 厘米,以便使橫桿與拱桿上面平齊。設置墜石在東西兩山墻的外側挖一道長 8 米、 寬 0.5 米、 深 1 米以上的溝槽,每道溝槽內埋入 33 塊墜石(每塊重 30 公斤左右),墜石上要栓有被接鋼(鐵)絲,并使之露出地面 50 厘米左右,以便拉前、后坡面時連接鋼絲之用。搭后坡面先上后桁條,桁條可用長 2.2 米、直徑 10 厘米以上的硬圓木(或用鋼筋混凝土特制),上頭固定在后立柱頂上,下頭埋入墻內,使之與地面成 45度角。接著拉后坡鋼絲,即用 26 號粗的鍍鋅鋼絲連接一頭墜石上的鋼(鐵)絲,在后桁條上東西拉緊(兩山墻邊用廢桁條墊好),并用鐵絲將其固定在桁條上,再連接另一頭墜石。鋼絲間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