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框架填充墻砌筑施工方案本工程0.00 以上為框架填充墻, 采用 MU3.5KM1 型非承重多孔磚, 采用M5 混合砂漿砌筑。1、材料要求:水泥選用復合硅酸鹽 32.5 水泥,水泥應按品種、標號、出廠日期分別堆放,并保持干燥,如因受潮、水泥標號不明或出廠日期超過三個月等情況,應經試驗鑒定后方可使用,水泥質量符合 GB175-P2 規定。砂采用天然中砂, 其含泥量嚴格控制在 2%范圍內, 砂中不得混有草根、樹葉、樹枝、塑料品等雜物。石灰膏熟化時間不低于 7 天,嚴禁使用脫水硬化和凍結的石灰膏。磚的外觀形狀、尺寸、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磚必須具備出廠合同證,并且到現場后抽樣復試,復試合格后方可使
2、用。2、配合比:砌筑砂漿配合比委托檢測單位試配, 須嚴格執行試驗配合比, 配制砂漿采用重量比,計量要準確,計量精度在5%以內。砂漿的流動性:砂漿拌制后,應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硬化后有一定的強度和粘結力。砂漿的保水性: 砌筑砂漿拌和好后運輸至使用地點, 應保持良好的保水性,其分層度不大于 20mm。砂漿的粘結力:砂漿與磚的粘結力,首先取決于砂漿品種、強度等級,同時與磚及基層表面的清潔度和濕潤度有很大關系,因此磚在砌筑前要提前澆水濕潤,提高砂漿與磚的粘結力。3、砂漿試塊的取樣留置:砂漿在砌筑過程中應現場隨機取樣,做好試驗試塊,按每層樓或 250m3砌體砂漿及每臺拌和機一個工作臺班應至少制作一組試件(
3、每組 6 塊) 。4、作業準備粘土磚首先提前進行澆水濕潤,澆水程度一般以水浸入磚內深度10-15mm 左右為宜,含水率達到 10%-15%,表面無明水為佳,并運輸砌筑部位堆排碼好。制作好皮數桿, 根據設計要求和磚的規格確定灰縫厚度, 在皮數桿上標明每皮磚的厚度、灰縫厚度,磚的皮數以及豎向構造的變化部位。測量彈線:經測量確定,在基礎上彈出建筑物的軸線,并明確墻身軸線的位置。建筑測量放線和復核測量必須使用同一把鋼尺進行,允許偏差符合規范要求。配合比掛牌施工,現場準備好計量器具。砌筑前,將墻身部位表面的砂漿和雜物清除干凈。5、磚砌體砌筑技術要求:組砌方法: 組砌方法應符合規范的規定, 同一道墻體嚴禁有兩種以上的砌筑形式,并不得有通縫。排磚撂底, 按設計要求經測量放出軸線位置的尺寸線, 采用干磚排磚撂底,以磚的模數按測量放線,標出位置尺寸進行排磚撂底,在保證磚砌體灰縫的前題下全盤考慮排磚撂底。選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