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安全防護管理安全防護管理除了要建立健全現場施工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廣泛進行安全意識及紀律的教育外,要針對建筑施工的特點,加強安全技術管理工作。(1)深基礎及大孔徑樁、擴底樁的安全防護:1)挖土深度超過 1.5m 時,應根據土質情況按規定放坡或加設支撐。開挖深度超過 2m 時,必須在邊沿設立兩道護身欄,夜間加設紅色燈標志。2 基坑、溝邊 1m.以內不得堆土、堆料和放置機具。槽、坑、溝邊與建(構)筑物的距離不得小于 1.5m,特殊情況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并報上級安全、技術部門審批后方可施工。3)挖土時,如發現邊坡裂縫或連續滾落土粒時,施工人員應立即撤離操作地點,井應及時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決
2、。4)已挖完或部分挖完的槽、坑,在雨后、解凍或復工前,應仔細觀察土壤情況,如發現有裂縫、鼓包、滑動等現象,應及時排除險情后方能施工。5)必須在雨期施工的深基礎,應在距坑邊 1m 遠處挖排水溝或筑擋水堤,防止雨水灌入。坑底四周應設集水坑和引水溝,以便用抽水機將積水抽出。當基坑底部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時,基坑開挖應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6)深基開挖應盡量不放坡。當采取擋土樁、地下連續墻時,應進行設計計算。當超過定深度,應根據土質情況,采取拉樁、支撐或錨桿支護等措施。7)人工挖大直徑孔樁,要防止土塊下墜及孔下窒息。可先挖至 1.5m 處安放鋼套筒,筒外緣填土夯實或做混凝土護壁。然后由上向下逐層挖土,每層
3、不超過 900mm,支鋼模,澆筑混凝土護壁。當挖到 35m 深時,孔內應放置鋼網板,并配置小型電動抽風機。在洞內操作時娶經常通風。8)大直徑鉆孔擴底樁采用人工擴孔時,為了防止孔壁塌方,在機械成孔后要及時放安全鋼筋籠。在人工下孔前,應先用氣泵向孔下輸氣或用提土桶在孔內上下提放,使孔內空氣流通,換出有害氣體。必要時可先用小動物或儀器放人孔內做試驗,如無反應,人才可下孔作業。下孔操作人員應戴安全帽、系安全繩并備有聯系信號,以防一旦發生問題立即能聯系,將人提出孔外。9)各種灌注樁在成孔后,澆筑混凝土前,必須保護好洞口,并加蓋或設護欄,防止有人墜入孔內。(2)腳手架等使用安全防護:1)使用的腳手架及搭設方案須經設計計算,并經技術負責人審批后方可搭設。般結構腳手架立桿間距不得大于 1.5m,大橫桿間距不得大于 1.2m,小橫桿間距不得大于 lm。一般裝修腳手架立桿間距不得大于 1.5m,大橫桿間距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