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時棄土場漿砌片石擋土墻施工方案臨時棄土場漿砌片石擋土墻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本合同段為張家界至花垣高速公路第 32 合同段,位于保靖縣和花垣縣交界處, 起于保靖縣清水鄉 K138+200, 終于花垣縣豐和村 K139+760, 全長 1.56KM。本合同段區間路基全長 508.6m,主要工程量為路基挖土方 1.2 萬方,挖石方 14.3 萬方,填方 2.5 萬方。由于填余土石方量較大,我合同段在 K7+800(33合同段里程樁號)線路左側 150 米處征用山谷林地作為臨時棄土場。為避免棄土場水土流失,保護環境,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設置擋土墻。二、擋土墻結構形式本合同段臨時棄土場擋土墻采用仰斜式結構
2、(詳見附圖) ,墻趾高度 0.6m,墻身高度 6m。砌體采用 M7.5 漿砌片石,勾縫采用 M10 水泥砂漿。石料、水泥砂漿等材料必須滿足規范要求。擋土墻從墻趾以上 2 米處開始,按間距 2m3m 梅花形設置泄水孔,泄水孔直徑不小于 5cm,可采用 PVC 管或毛竹成型,安放時做成 2向外的橫坡。墻后回填時泄水孔后應鋪設透水性材料。擋土墻沿豎向每 6m 設置一道 2cm 沉降縫,用瀝青麻絮進行填塞。三、施工工藝擋土墻砌筑施工工藝如下圖。1、施工準備施工前先修筑好臨時便道,做好臨時排水設施,將石料、水泥、砂等材料運輸進場存放,砂漿攪拌機、發電機等設備進場安裝調試,搭設臨時工棚,施工用水就近抽取附
3、近河流的水。2、基坑開挖開挖前,先清理地表,準確放出基坑的平面位置,并報經監理工程師檢驗認可后進行基坑的開挖,采用人工配合機械進行基坑開挖,基底留出 30cm 由人工清理整平,然后檢測地基承載力,若地基承載力小于墻趾處應力設計值,則應對基底進行換填處理,所換填的厚度應通過計算求得。受雨水浸泡的基底應重新檢測基底承載力。不合格合格施工工藝流程圖施工工藝流程圖3、基礎及墻身砌筑(1)材料要求石料應采用色澤均勻,結構密實,不易風化,無裂紋,無水銹的硬質石料。片石的最小厚度不小于 15CM, 卵形和薄片者不得使用, 石料強度不低于 60Mpa。本合同段片石可直接使用路基石方爆破段的棄方石料,節約成本。水泥、砂應選用項目部試驗室認可的廠家的水泥、砂,并應經實驗室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結塊水泥不得使用,砂使用前應過篩,篩孔直徑不大于 5mm。砂漿配合比由部中心試驗室提供配料單控制,采用機械拌和。砂漿應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