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17+730K17+830段墻背回填段墻背回填試驗路段施工組織設計試驗路段施工組織設計1、計劃開工日期:2006 年 11 月 3 日,計劃完工日期:2006年 11 月 10 日。如因優化、變更(完善)設計等客觀因素影響未動工,則工期延期。2、管理人員安排:技術負責人:潘麗梅,質檢負責人:吳曉晶,測量負責人:黃榮勝,現場負責人:段世康,試驗負責人:穆云芹,質檢員:周德保,試驗員:錢本蘭,計劃投入工人 7 人。3、機械設備安排:擬投入設備如下:機械名稱型號數量推土機T140120T 振動壓路機洛陽 LSS2201自卸汽車東風 1452裝載機夏工 ZL5014 4、 基本要求及施工工藝:基本要
2、求及施工工藝:基本要求:1) 、墻背回填應采用透水性材料或設計規定的填料,嚴禁采用膨脹土、高液限粘土、腐殖土、鹽漬土、淤泥和凍土塊等不良填料。 填料中不應含有機物、 冰塊、草皮、樹根等雜物或生活垃圾。2) 、墻背填土必須和挖方路基、填方路基有效搭接,縱向接縫必須設臺階。3) 、必須分層填筑壓實,每層表面平整,路拱合適。4) 、墻身強度達到設計強度 75%以上時方可填土。施工工藝:1) 、組織填料進場,用推土機配合人工整平;2) 、整平后,現場快速測定填料的含水量,檢查松鋪厚度。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 2%以外時,要采取措施處理(翻曬或灑水) ;3) 、對距離結構物近的地方進行回填時,用小型機動夯具夯實或小型振動壓路機壓實,其回填部分的壓實度均達到設計要求,回填時必須分層填筑壓實;4) 、含水量及松鋪厚度符合要求后,方可開始碾壓。碾壓方向沿南北方向進行,由外側向內側進行。輪跡重復 1/2 碾壓。碾壓速度控制在 2530 米/分鐘。壓路機碾壓時,在試驗區外轉向,不得在試驗區內轉向;6) 、壓路機碾壓時,先靜壓兩遍。發現平整度較差的地方用人工找填料填補。然后進行第強振。按該處試驗段的填石率檢測三處壓實度。并測定點位標高;7) 、重復上述步驟,每增加 2 次強振,進行壓實度及標高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