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下室基礎底(筏)板專項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一、編制依據1、四川省建筑設計院建施、結施圖2、相關規范、標準(1)高層建筑箱形與筏形基礎技術規范JGJ6-99(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3)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02(4)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范JGJ107-963、施工組織設計二、工程概況及工程特點二、工程概況及工程特點一一 工程概況工程概況本工程為地下二層、地上 31 層,鋼筋混凝土雙塔,剪力墻結構,地下室連為一體,塔樓外地下室擴展部分為框架結構。1、地下室底板結構分為兩大部分:(1) 、塔樓范圍內為 1800 厚鋼筋混凝土筏板(2)
2、 、塔樓范圍之外地下室底板為獨立柱基礎浮板結構,浮板厚550。2、本工程地下室底板面積較大,長 116.5 米、寬為 78.55 米,雙向超長再加上豎向荷貨載懸殊,后澆帶較多,有 3 種后澆帶。 ,(1) 、第 1 種:種沉降后澆帶,設于塔樓筏板基礎周邊外側浮薄底板上,起調節沉絳差的作用。 ,(2) 、第二種:加強型后澆帶,設于底(筏)板長向中部(3) 、第三種:收縮后澆帶,分設于長短向劃小混凝土收縮單元,以上 3 種后澆帶縱橫交錯將地下室底(筏)板分劃為大小 18 塊混凝土獨立的施工單元。33、鋼筋混凝土底筏板以下構造為:現澆混凝土防水保護混凝土、卷材防水層、混凝土墊層。 ,4、浮板厚 55
3、0 底板以下在混凝土墊層以下地基土面以上增做 100 厚水泥爐渣緩沖層,以減小地基反力對底板的作用以形成浮板結構二、二、 工程特點工程特點1、1800 厚筏板為大體積砼,為防止水化熱造成砼內外溫差過大產生溫度裂縫,需由有資質的單位作溫度監測和溫度控制。2、底(筏)板及浮板后澆帶較多,后澆帶支模、澆注如何防止脹模、漏漿是質量控制的重點和難點。3、施工場地十分狹窄,無加工場地,需利用坑內部分地塊作為加工用地,影響施工連續作業、需作好統籌安排。4、因場地限制,兩臺塔吊安設于地下室底板以內應注意作好交接部位的防水處理和留洞處理。 ,5、防水層基面坑、槽較多:有電梯基坑,獨立柱基坑、外墻基槽、內墻基槽,高低壓配電基槽、集水坑等,防水層轉折多,需作好細部加強處理(包括后澆帶防水弱部位的處理) 。三、三、施工程序(土方工程及基坑撿底完成后)施工程序(土方工程及基坑撿底完成后)1、1800 厚筏板:測量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