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概論課程教學方案課程類型:學科基礎課課程編號:xk10307課程適用專業(或專業方向) :建筑學課程總學分、總學時:1 學分、24 學時一、課程教學總體目標一、課程教學總體目標1、課程性質定位本課程是建筑學的一門基礎課。作為建筑學專業的啟蒙課程,是一個介紹什么是建筑、建筑學和建筑設計的課程,并為后續將要開設的課程做一個框架性的介紹。2、課程教學內容定位它主要講授建筑基本概念、基本屬性和基本構成要素等建筑基本知識;并簡要介紹建筑歷史和建筑材料、建筑物理等相關知識。3、培養能力定位掌握建筑的基本概念、基本屬性和基本構成要素,了解中外古代及近現代建筑的特點,初步了解建筑空間與功能的關系,掌握建筑
2、空間的處理手法。二、章節教學目標與主要教學內容二、章節教學目標與主要教學內容第一章第一章建筑的意義建筑的意義本章教學目標:使學生對建筑有一個全面概括的了解。本章主要教學內容:1、建筑的基本概念;2、人與建筑;3、建筑的基本屬性。本章重點:1、了解建筑的范圍;2、熟悉建筑技術和藝術的關系;3、熟悉建筑和社會的關系。參考教材:1清華大學田學哲主編, 建筑初步 (第二版)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2美愛德華艾倫著 建筑初步 劉曉光、王麗華、林冠興譯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20033朱德本、朱琦著 建筑初步新教程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64彭一剛, 建筑空間組合論
3、,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3第二章第二章建筑的基本構成要素建筑的基本構成要素本章教學目標:了解人體活動尺度、生理、使用過程和特點的要求,掌握常見的建筑結構類型及其特點,了解基本的建筑材料,掌握建筑形式美的原則。本章主要教學內容:1、建筑的功能;2、物質技術條件;3、建筑形象。本章重點:1、人體活動尺度、生理、使用過程和特點的要求;2、主要的建筑結構類型和特點,建筑材料的發展對結構的影響;3、建筑形式美的原則。參考教材:1清華大學田學哲主編, 建筑初步 (第二版)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2美愛德華艾倫著 建筑初步 劉曉光、王麗華、林冠興譯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20033朱德本、朱琦著 建筑初步新教程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64彭一剛, 建筑空間組合論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3第三章第三章建筑空間建筑空間本章教學目標:了解建筑空間的特